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态电解质”相关结果686

      来源:深圳搜芯网络2019-09-05

      其次,固态电解质和电极的界面处理也是固态电池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固体电解质中锂离子传输阻抗很大,与电极接触的刚性界面接触面积小,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质体积的变化容易破坏界面的稳定。

      来源:盖世汽车2019-09-04

      这一发现挑战传统观点,即锂金属电池失效是因为锂负极和电解质之间形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技术,测量负极上非活性锂的数量,并研究其微纳米结构,从而得出这一结论。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9-03

      三、固态电池发展路线固态电池采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替换可燃性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将会大幅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更好适配高能量正负极并减轻系统重量,实现能量密度同步提升。

      打破锂电池<mark>固态</mark><mark>电解质</mark>的瓶颈 中国科大提出原子级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08-29

      由于两种固态物质之间的接触几乎不可能像固-液接触那样充分,目前使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难以实现良好的电极-电解质接触,电池整体性能也并不令人满意。“固态电池的电极-电解质接触问题就像木桶的短板。”

      无机<mark>固态</mark><mark>电解质</mark>的基础科学问题

      来源:能源学人2019-08-26

      其中固态电池因为较高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固态电池概念的核心是固体电解质,针对无机固体电解质的核心基础问题。

      来源:车云网2019-08-23

      电解质材料从电解质技术路线来看,固态电池电解质可分为聚合物型、氧化物型、硫化物型和卤化物型,不过各自均有不同的优缺点。...反观氧化物型固态电解质,其室温电导率为10-6-10-3s/cm,该类型中较为可观的是钙钛矿型晶态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相关文

      来源:高工锂电2019-08-23

      还有行业人士指出,尽管固态电池的安全性显著改善,但仍然难以做到本质安全,热失控风险仍然存在,对相关问题要高度重视,比如聚合物电解质和还原态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可以燃烧,硫化物电解质易被氧化,高倍率析锂不可避免等

      来源:上海有色网2019-08-21

      事实上,固态电池由于不需要液体的浸润,仅需要固态电解质将正负极片隔开,那么金属物质材料的选择就变得非常关键。...而目前这项技术最大的挑战也就在于,由于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总体低于液态电解液,这导致了目前固态电池的倍率性能整体偏低,内阻较大,所以固态电池暂时无法满足快充要求。

      <mark>固态</mark>电池量产技术迎重大突破!

      来源:连线新能源2019-08-14

      固态电解质从成分上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1)氧化物电解质,例如常见的llzo类电解质;2)硫化物电解质,例如li2s–p2s5电解质;3)有机聚合物电解质,例如常见的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等。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8-14

      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要研发方向,采用正极包覆解决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反应问题,采用热压的方式增强了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的接触,降低了界面电阻,通过对硫化物进行改性,增强了其热稳定性。

      储能大牛关注:锂生长进展怎样了

      来源:材料人2019-08-13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者们从物理保护、液态电解液优化、固态电解质改善、隔膜改进、集流体修饰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下面小编对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当粘附力很强时,紧密的电接触可以保证下一个锂镀在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下面的预先的锂核表面,呈现出表面生长模式,使得锂颗粒越来越高。3)锂沉积/剥离的低库伦效率。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9-08-13

      其中核心的信息显示,此前很多研究对于下一阶段的锂金属电池不看好,认为电池中使用的传统液态电解质必须由固态电解质代替,以保持长期稳定循环所需的寿命和高能量密度。...报告显示,实现锂金属负极的另一个潜在途径是使用固态电解质,这被许多研究认为是未来最可行的技术手段。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8-12

      此外,利用固态电解质构建全固态微型储能器件,有助于自供能集成系统的实现,将会不断促进民用柔性化、微型化电子器件的智能化和未来军用装备的高度集成化。...此外,他还提出要重视高离子电导率、高安全和高电压电解液的研制,尤其是水系高盐电解液和全固态电解质的研发;二维和三维器件构型和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更短离子传输路径、更大的比表面积、拥有丰富孔道的电极构型,

      储能悄然生长 能源变革中担当重任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9-08-09

      技术方面,我们将看到多条技术路线的不断突破,包括:固态电解质技术带动的锂电全面升级、各类钠系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流电池的新体系突破及与锂电的交叉融合、各类物理储能的项目落地以及储氢技术的快速进步等。

      来源:车东西2019-08-09

      到目前为止,原型电池的实验都很成功,该团队认为这项实验的成功会使锂金属电池研究的重点从固态电解质转到全液态电解质方面。...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对于锂金属电池而言,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典型液体电解质必须被固态电解质所取代,以维持长期稳定循环所必需的平坦、无枝晶的锂形态。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7-15

      能否找到一种新的电解质材料?为此,科学家不断扩大视野,创新性地将固态电解质作为空穴传输层。...然而,由于仍然采用液态电解质,导致材料不稳定,几分钟后效率便削减了80%。“液态电解质的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液态电解质会溶解或者分解钙钛矿材料,可使电池在几分钟内失效。”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9-07-08

      电解质方面,作为影响锂离子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解质在向固态化方向发展,目前还达不到全固态,北理工团队研制出新型仿生蚁穴结构的新型离子凝胶电解质,在锂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来源:盖世汽车2019-07-01

      但是,此类固态电解质在与溶剂接触时会失去其功能性特征。无溶剂的涂层工艺明显更适合生产此类储能介质,在处理固态电池电解质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粘合剂含量极低的干膜技术,达到了重要的里程碑。

      上海硅酸盐所在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改性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来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9-06-13

      然而,负极端锂枝晶的生长蔓延容易导致锂金属电池循环稳定性变差,且具有电池短路的安全风险;挤压出来的锂枝晶也有可能破坏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层或形成“死锂”,随着锂金属负极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增加,电解液的消耗加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5-20

      当锂电池充电时,电解质会膨胀,放电时则收缩。如果是固态电解质,它与负极之间的接点就会断开,这样电池就失效。当锂电池充电时,正极材料也收缩,接点断开。...所以在固态电解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之间保持接点链接,是一个难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