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能替代”相关结果8415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3-07-04

      他们带动用户积极参与网上国网app“e起节电”活动,深化“供电+能效”服务,积极组织志愿者走企业,进社区从电能替代、电价政策解读、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普及节能降碳知识,发放讲解宣传册,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深圳南山区老旧大厦的近零碳蝶变之路

      来源:ABB电气2023-07-03

      “光储直柔”技术是在建筑能效提升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能替代与电网友好交互的新型建筑配电技术,是建筑领域支持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abb在蛇口大厦示范层创新应用直流配电技术及直流系统的能源调优技术。...通过abb zee600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基于自主迭代的光伏发电预测和负荷预测的智能算法,能源调优,柔性精准调节储能,充电桩、空调、照明等负荷,以吸收和释放电能这种“呼吸”的形式,平缓优化用能曲线。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6-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希望从需求侧加强全社会用电管理,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在用电环节实施需求响应、节约用电、电能替代

      来源:电联新媒2023-06-27

      持续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国完成电能替代用电量8263...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推广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生物质能供热在重点功能区和农村地区的应用,在城市开展风电供暖、生物制气等示范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对于未进入市场的居民用户,采取尖峰电价和响应激励相结合的引导方式;鼓励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开展需求响应之外的多种能源服务,获取经营收益;新增电能替代可以抵扣电网企业的电力电量,节约指标考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需求响应专项激励资金

      《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南(试行)》印发

      来源: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6-20

      智能微电网:围绕低碳、互联、安全发展方向,支持柔性输电、(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友好互动、区域能源综合利用、终端能效提升和电能替代等技术研究,重点突破运行调度与安全控制装备、用于继电保护器和配电监测终端的大容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6-19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途径是两端发力推进“两个替代”,即电力生产侧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实现源端减碳、终端脱碳。...在能源消费侧,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电气化率分别为26%、44%、4%,合计二氧化碳排放70亿吨,要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电气化水平,实现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6-19

      延安供电公司结合供区地域、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灌溉、电取暖等电能替代项目。年初以来,该公司累计完成54个电能替代项目,替代电量累计721万千瓦时。

      来源:贵州省工信厅2023-06-16

      方案指出,综合考虑电力供给条件,在玻璃、陶瓷等行业推广低碳能源或新能源,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注重分类施策,以排放占比最高的水泥、石灰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利用优势,加大力度实施原燃料替代,实现碳减排重大突破。(三)总体目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16

      加快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在铸造、玻璃等行业因地制宜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等电能替代设备,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

      来源:青海省工信厅2023-06-16

      加快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在铸造、玻璃等行业因地制宜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等电能替代设备,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园区依法依规开展“光伏+储能”建设,鼓励负荷侧电化学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对新建用电容量5万千伏安以上负荷项目,按照用电负荷5%-10%配套储能设施,推进钢铁、铁合金、铝冶炼、化工、水泥等既有产业清洁用能替代工程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9

      电能替代对能源碳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16~2022年,电能替代累计减少碳排放约2.7亿吨。...《蓝皮书》提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转型期内,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逐步提升;在总体形成期内,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逐渐成为主体;在巩固完善期内,电力生产和消费关系深刻变革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6-07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电能替代的发展目标,提出“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出台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扩大电能替代的深度和广度”。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3-06-06

      随着“新电气化”引领终端电能替代加速推进,终端能源绿色消费比重将持续提升,电力转型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6

      《蓝皮书》提出,推动多领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户侧消纳新能源潜力。2022年我国电动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对于新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和“先立后破”,《蓝皮书》给出了明确路径。一是以更大的技术经济性和成本优势牵引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6

      电能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直接消费,为城乡环境提升发挥作用。...“加法”:提升能源发展对生态环保的正面效应在能源领域大力实施清洁替代电能替代,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主要手段。

      来源:人民网2023-06-06

      以清洁能源为供电主体,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加强电能替代,不断提高电气化水平,能够有力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加强电能替代,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05

      以清洁能源为供电主体,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加强电能替代,不断提高电气化水平,能够有力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加强电能替代,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6-05

      越来越多的电能替代项目走进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效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能源消费侧,公司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聚焦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稳妥有序、因地制宜推动电能替代,不断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清洁化水平——在浙江舟山,全国规模最大的铁矿石中转码头

      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政策发展趋势演变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3-06-05

      ▌《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1年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广综合能源服务,着力加强能效管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实施电能替代,大力推进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