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治理”相关结果5057

      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2014-03-10

      ,建天然气炉要比建粉煤粉锅炉多花4倍的钱,而用天然气生产1吨蒸汽却比使用煤炭的成本多30%至35%,经济效益不佳,所以当前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才是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战略选择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姚 雷2014-03-07

      2013年1月4日,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其中提到,我国持续性雾霾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这一案例揭示了一个道理:治理雾霾,根本出路是能源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

      来源:中电新闻网记者 彭源长2014-03-07

      同时,实施建筑能效提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报告还明确,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石油、电力、铁路、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来源:财新《新世纪》2014-02-28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受挫,使各国重拾化石能源的信心。应当说,现在的世界能源格局与传统能源安全观形成时的格局有了很大不同,这就需要中国根据形势变化探索新的能源安全观。...中国应当树立集体安全的观念,加强与油气生产国、过境国和其他消费国的合作和政治互信,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等方式实现共同的能源安全。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2-2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高达69.4%,燃煤电站排放的超细颗粒物是我国大气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也是诱发全球气候变化、烟雾事件和臭氧层破坏等重大环境事件的重要因素。...以帮助全国雾霾天气治理

      来源:中国网2014-02-26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2月23日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起的治理大气污染能源政策路线图讨论会上,强调控制煤炭使用对治理雾霾的重要性。...2月23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起的治理大气污染能源政策路线图讨论会在京举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85%以上的大气污染由能源问题造成,煤炭消费量近十年的爆炸性增长是导致大范围雾霾的主要原因

      来源:新华国际2014-02-26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2月24日报道】题:中国污染问题持续恶化引发控煤呼声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称,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的空气污染已达到无法容忍的水平,该国应大力削减其对煤炭的依赖...随着上周以来严重雾霾再次吞没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北京派出多个督查组赴河北及其他地区,旨在检查地方当局的治理工作。钢铁业是其中的重点检查对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4-02-25

      易跃春:多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发展不可持续、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气候变化、雾霾加重等。...虽然短期内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很大变化,但一定要朝着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的方向努力,并付诸实践。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陈钊2014-02-24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我国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化石能源消费逐年增多而造成的大气污染排放物逐年增加。...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地方两会中,有26个省份涉及空气污染治理内容,其中有15个明确提到治理雾霾天气和监测pm2.5。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唐人虎2014-02-20

      美国在气候谈判初期,积极游说将其在二氧化硫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引入气候变化领域,但由于受制于国会,美国至今未批准采纳碳交易模式的京都议定书,也未能在国内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来源:光明日报2014-02-20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能源大讲堂的报告中指出,由于能源持续增长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唯有走清洁化和低碳化才能化解能源和经济脱钩的困局。...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我国持续性雾霾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影响健康,提升死亡率,恶化呼吸及心脏系统,改变肺功能及结构

      来源:文汇报2014-02-20

      目前,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已接近欧盟水平,虽仍远不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未来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力不容低估。...他说,能源问题更现实的做法是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在博弈中找到适合的治理模式。

      来源:21CN2014-02-19

      雾霾下的中国,传统能源结构备受诟病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社科院此前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中国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大气污染物逐年增加,主要源于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在2014年的地方两会上,多个省市将治理雾霾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只争朝夕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来源:前瞻网2014-02-14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2月9日发表声明称,强调中美就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问题进行合作的重要性是克里与中国政府高级官员会晤议题之一。美国国务卿克里此次访华或刺激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之《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朱成章2014-01-28

      这种观点并不适用于燃煤电厂,国际能源署(iea)1997年7月曾专门就这一话题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研讨会,并出版了电力技术步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桥梁一书,这个报告提出,关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问题,存在一种普遍的错误概念

      来源:大唐国际陡河发电厂2014-01-26

      与此同时,该厂还针对冬季气候变化特点,做好应对恶劣天气各项应急预案和机组防非停措施,加强了对危险点的分析预控,扎实抓好对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露天设备的防寒防冻工作,确保发电供热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备用设备随时可调用...结合当前生产情况,该厂制定了详细的保春节供电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加强了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和设备巡检力度,并充分发挥各基层班组的作用,突出班组、车间、部门自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1-17

      更多详情2013年风电弃风超150亿度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分析称,根据统计,2012年在风电发电量为1000亿千瓦时的时候,当年弃风电量为200亿度。...尤其是在经历了2010年的下游干旱以及2011年的湄公河惨案之后,围绕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航道安全、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渔业及农业生产等问题,湄公河水资源治理日益成为次区域开发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2014-01-14

      2013年1月以来,国家相关部委接连发布了《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年)》、《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节能减排相关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加以部署...污染治理行动提速2013年初,雾霾来势汹汹,祸及全国30个省市区,多个城市pm2.5指数爆表,有些地区pm2.5甚至飙高到近5年来最高值;

      来源:能源评论2014-01-13

      其次,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应该将化石能源对环境、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造成的成本一并计入,增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潜力和延续性。...当前,世界经济和能源结构需要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有限资源的严峻挑战。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2050年前的短短几十年间面对着多重严峻挑战。

      来源:《能源》 王高峰2014-01-09

      彼时,亦没有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压力因素,因此欧美国家由煤炭过度到油气显得相对自然。...依我个人观察,去年以来,受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和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影响,去煤化绝对算得上是年度关键词之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