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2022-01-26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1-26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同时有利于东部地区优化经济结构,从而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业内普遍认为,在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能源资源远距离输送将面临效率和能耗问题,若能实现产业转移,就地消纳西部地区清洁能源,既能解决能源长距离的输送问题,又可以实现工业体系脱碳。
来源:央视网2022-01-26
来源:新华社2022-01-25
来源:陕西发改委2022-01-25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2.8%。工业投资增长4.8%,高于投资总体增速7.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9%。...二、2021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全力稳定经济增长。按月分析经济运行情况,加强运行调度。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01-20
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经济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着力打造一批数据灯塔项目,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运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稳步推进。加快建设车路云网图深度融合的软硬件体系,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迭代升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1-19
他以宁夏为例指出,宁夏是欠发达地区,也是我国现代煤化工高地,其经济结构具有显著高碳特征,传统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比偏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电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约4倍和2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2-01-18
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高,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此外,节能潜力挖掘难度增大,成本低、见效快的节能技术和工程已普遍应用实施,一些最新技术投资大、应用少,企业节能潜力收窄。...然而也要看到,由于产业结构偏重、投资占比偏高,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下降空间仍然较大,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17
二、结构调整力度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理机制,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由2016年的11.7:48.5:39.8调整为2020年的10.5:41.9:47.6,经济结构在2018年实现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2-01-14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13
,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良好局面,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挥沈阳市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带动引领作用,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调,意义深远而重大。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1-13
我国产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窗口期,产业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途径。...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本市产业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压缩低效产能规模,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2-01-13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国务院2021年12月12日(此件公开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
来源:能研慧道2022-01-12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重要阵地,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就是这块阵地中的重要组成——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将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助力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和能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