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蓝藻”相关结果534

      来源:绍兴晚报2014-08-01

      白鲢是水体中的过滤器,以浮游生物为食,又称食藻鱼,是蓝藻的天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数据表示:白鲢体重每增长一斤就吞食30斤藻类。

      来源:广东水协网2014-07-31

      自从2007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导致城区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事件后,饮用水中的嗅和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近期,饮用水异味问题不断出现,仅今年前4个月,全国有报道的就有10起。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4-07-20

      马荣表示,为支持环保产业的改革进展,国家将加快环保技术的研发,推动污水和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物的治理,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产业的发展,并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湖泊蓝藻治理等。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4

      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急剧暴发,令水源水质迅速恶化。进入6月,巢湖、滇池也出现蓝藻。...2007年太湖、巢湖、滇池暴发蓝藻危机从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

      来源:法制日报2014-07-04

      为及时掌握蓝藻水华发生发展情况,应采取水质采样监测、卫星遥感监测、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密切关注蓝藻发生、聚集与水质变化,及时发布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信息。环保部要求,强化应急,提高蓝藻打捞处置能力。

      来源:新华日报2014-06-24

      在水平层次上,部门之间由于管辖权限和利益的博弈,造成多头管理、职责不清以及责任回避的现象,特别是在解决流域(如太湖蓝藻治理)和区域环境问题(如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时更加明显。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6-23

      这种新型的膜技术就相当于人工模拟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不仅耗能少,运营维护成本低,而且不受天气、温度等外界环境影响,至少可保证7年内河水不再出现蓝藻、绿藻。

      来源:中国水网2014-06-19

      这样的污染不仅危害严重,而且显性客观,容易引发市民高度关注,甚至要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市政河湖黑臭、蓝藻爆发、市民不敢接触水体。但实际上,市民支付的自来水费中,包含了污水处理费用。

      来源: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06-19

      这样的污染不仅危害严重,而且显性客观,容易引发市民高度关注,甚至要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市政河湖黑臭、蓝藻爆发、市民不敢接触水体。但实际上,市民支付的自来水费中,包含了污水处理费用。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4-06-18

      裴晓菲告诉记者,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后,国务院在研究治理太湖时遇到一个问题:太湖流域有许多小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其中绝大多数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治理太湖污染却必须从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出发,将这些重污染行业从太湖流域搬出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5-29

      太湖蓝藻危机、镉大米事件、雾霾围城、靖江水污染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生态环境的恶化,在给人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环境服务产业带来巨大的机会。

      来源:扬州日报2014-05-14

      水池表面加上光伏盖,不但实现了土地二次利用,池内水体还不容易产生蓝藻。规模一年发电近1000万度这样的光伏发电技术,一年能发电近千万度。

      来源:安徽省环保厅2014-05-08

      5.认真落实巢湖蓝藻监测工作方案,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切实做好巢湖蓝藻应急防控。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4-04-24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发生后的次年,江苏在全省发起了首轮化工整治行动,2年内先后关闭了4000多家污染严重的中小化工企业。此后,随着该省不间断地推行化工企业出城进园,各地均退出大量化工遗址。

      来源:科技日报2014-04-23

      其实,这样的先例在国内并非罕见,比如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后,太湖流域率先制定并实施了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与当时全国实施的一级b标准、二级标准相比,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指标要求仅为后者的1/2或1/3。

      来源:瑞银证券2014-04-15

      此前14年2月崇明发生自来水异味,13年杭州自来水四度出现异味,12年镇江自来水异味,再往前是07年无锡太湖蓝藻事件,饮用水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4-01

      经过多年发展,节能环保创业园在水处理相关技术的研发方面,有一批企业走在业界前面,包括蓝藻处理、重金属回收等,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人才和产业支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2-12

      虽然我们国家也有《污染防治法》,但是长江的排污控制和水质保护还有相当距离,太湖蓝藻、水华都与排污和富营养化有关。第四,美国对大坝建设也是有严格控制的。有些河流早期开发完了,回头看时发现不对。

      来源:云南网2014-01-16

      公司董事长周之瑜说,在蓝藻的回收方面,该技术已有成功应用,此项技术可以过滤及回收水中的蓝藻。在滇池治理上有没有用了?记者问。准备用。

      来源:中新社2014-01-15

      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的水危机引发中国各方高度关注。此后,中国官方斥巨资改善太湖水环境质量。据介绍,截至2012年底,各方已实际完成投资960亿元。持续的投入收到了回报。...官方指出,由于太湖湖体藻型生境已经形成,只要外部水文、气象等条件具备,不断积累的氮、磷等营养盐就有可能引起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与此同时,目前太湖流域污染物现状入河(湖)总量仍超过限制排放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