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计划电”相关结果782

      来源:新华网2011-07-13

      计划、市场煤"的体制问题严重制约电煤供应,由于贵州价格等因素,不少的火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购煤意愿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发电生产的积极性。...年度或者考核期内完成电煤供应计划的电煤供应企业、完成电煤采购储备和发电计划的火电企业,成绩突出的,由省人民政府给予奖励、补助。未完成计划的企业,将被处于不同等级的罚款。

      来源:新华08网2011-07-12

      “市场煤、计划”,火电企业越发电越亏损,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一些地方出现火电企业缺煤停机或以检修为名停机的现象,多数火电大省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国各地的电网正式步入迎峰度夏紧急备战状态,多省市频传用电负荷最高值连续刷新的消息,数以万计的企业列入了避峰限电计划,以充足保证居民用电。这种情况正倒逼大批企业技改降耗求生存。

      来源: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2011-07-06

      近年来,随着“市场煤”与“计划”的吃紧战愈演愈烈,加之该厂设计煤种为烟煤,对热值的要求过高,地理位置处于省会城市不具备坑口电厂的诸多优势,地处高寒地区冬季大量冻煤时常造成机组棚煤,投油低负荷运行成无奈之举

      来源:火力发电网2011-06-30

      从表象上看,“市场煤、计划”导致的火电企业亏损、东部装机硬缺口、水电出力不足等都是原因,不可否认,的确存在一些区域性和结构性因素。比如,江苏、浙江、广东在火电装机上的缺口。...这种“市场煤”与“计划”之间矛盾的不断加剧,最终使得发电企业不得不纷纷闲置产能,减少亏损;于是,便有了一边大规模“电荒”,一边火电机组容量纷纷关闭闲置的奇怪现象。

      来源:法治周末(北京)2011-06-29

      为了缓解“市场煤”、“计划”之间的矛盾,发改委曾于2004年出台了煤电联动机制,即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在电力企业消化30%煤价上涨因素的基础上

      来源:亮报2011-06-27

      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煤计划”,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电价调整却并不到位,造成煤电价格倒挂,电力企业亏损严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荒”目前,15省(直辖市)中约一半的地区,火电亏损面达90%,严重的甚至达到发1千瓦时亏5分钱。

      来源:半月谈2011-06-21

      电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跨区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西部“窝”与东部缺电并存。 引发电荒的第二大原因是“市场煤计划”的体制性矛盾。...正当东中部地区为这个夏天“不够用”焦急时,西北、东北地区却在为“多得送不出去”而挠头。 “内蒙古能源的突出问题就是有送不出去。”

      来源:《半月谈》2011-06-20

      电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跨区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西部“窝”与东部缺电并存。引发电荒的第二大原因是“市场煤计划”的体制性矛盾。...正当东中部地区为这个夏天“不够用”焦急时,西北、东北地区却在为“多得送不出去”而挠头。“内蒙古能源的突出问题就是有送不出去。”

      来源:半月谈2011-06-20

      电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跨区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西部“窝”与东部缺电并存。引发电荒的第二大原因是“市场煤计划”的体制性矛盾。...正当东中部地区为这个夏天“不够用”焦急时,西北、东北地区却在为“多得送不出去”而挠头。“内蒙古能源的突出问题就是有送不出去。”

      来源:中国网2011-06-17

      实际上,真正对电荒负有重要责任的是“市场煤、计划”这一体制痼疾。...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煤、计划”这一体制痼疾。这一体制痼疾导致行政管制的电价调整跟不上煤价上涨的幅度,火电厂亏损严重,火电厂发电积极性大大下降。一批电厂消极发电。

      来源:机电商情网2011-06-17

      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一语中的:“从全国来说,电力供需是平衡的,而且发电装机还略高于正常需求,市场煤计划使发电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因此,与其说“电荒”源自发电装机容量闲置,不如说是市场与计划相互冲突的煤电价格体制已经不能反映真实需求。长期以来,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比高达80%以上,是绝对的供电“主力军”。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11-06-09

      据了解,中国神华(601088,sh)的发电业务使用的煤炭,约有95%来自自身供给,通过集团内部协议煤价,使企业获得的煤炭价格低廉,并有充足的煤资源供给,这无疑使得“市场煤”和“计划”的矛盾得以在集团内部化解

      来源:《金融时报》2011-06-01

      近几年,“市场煤、计划”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事实上,在“市场煤”与“计划”的矛盾中,有一个巨大的症结在于,已经市场放开的煤价当中,电煤价格仍为政府所管控。

      来源:亮报2011-06-01

      但是由于体制机制障碍,煤电价格脱节,在“市场煤、计划”的体制下,今年第一季度,部分电厂甚至因煤价过高、亏损严重而安排减产或停机检修,导致火电出力不足,加剧了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笔者认为,目前,政府有计划地对高耗能产业拉闸限电只是缓解“电荒”的举措之一。

      来源:新华网2011-06-01

      由于“市场煤,计划”的体制长期得不到理顺,在煤价一路上涨的背景下,发电企业“越发电越亏”,此前上调的十几个省份上网电价也挤占了电网利润空间。

      来源:新华社2011-05-31

      按照计划,该省共有6.8万家企业面临错峰让。 “供电局的电话一打过来,厂里就要马上决定把哪些机器关掉,以减轻电力负荷。”陈永林说。 可是即使错峰让,电力供应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来源:中国网2011-05-24

      由于“市场煤计划”的体制一直没有理顺,“火电企业发得越多亏得越多”在业内不是秘密。...目前跨区电网建设滞后,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东北、西北电网富余电力难以支援“三华”(华北、华东、华中)电网,造成西部“窝”与东部缺电并存。 用电需求增速快也是一大因素。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2011-05-24

      而这种"诡异"的状况,实则源于畸形的价格机制,即"市场煤,计划"。 我国目前的电力77% 左右来源于用煤发电。煤价随市场供需波动持续攀升,而电价则受政府管制。...当然,煤电受限,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可以"乘虚而入",可"计划"偏偏又堵住了这条路。据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所说,本来很多地区和企业都有条件自己发电,却因为电网垄断而难以做到。

      来源:能源观察网2011-05-17

      老黄说:“没有,工厂不得不停产,不仅使生产计划受影响、订单违约、客户流失,停产也导致了人事的不稳定和成本的增加。”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经受缺电带来的考验。...“市场煤、计划”的价格体制,使煤炭价格增长远远高于电力价格调整,陷入了煤价上涨、电价被迫跟随、煤价再度上涨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煤电基地卖煤收益高于发电的现象。

      来源:新浪网2011-05-17

      “市场煤、计划”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电力投资建设和运营 回顾历年来的“电荒”,电煤都是制约电厂出力的“紧箍咒”,此次“电荒”也不例外。...“市场煤、计划”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电力投资建设和运营。2010年全国电源投资3641亿元,比上年下降4.3%;其中火电投资1311亿元,比上年下降15.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