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东部电荒西部窝电 结构价格供需三矛盾叠加

2011-06-20 17:58来源:《半月谈》关键词:电荒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个发电装机容量和电网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却正在遭遇多年来最严重的“电荒”。

一边是东中部地区存在3000万~4000万千瓦电力缺口,另一边却是东北、西北地区“有电送不出去”,富余电力约2700万千瓦;一边是煤价持续攀升,煤炭企业赚得“钵满盆满”,另一边却是火电企业连年巨亏,以致有的企业被迫停机不发电;一边是国家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另一边却是诸多高耗能企业依然我行我素……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爆这一轮让人猝不及防的“电荒”?夏季用电高峰逼近,是否意味着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短期如何缓解用电紧张形势?长期又该怎样破解“电荒”困局?半月谈记者历时一月调研采访,试图揭开“电荒”真相。

看现象:东部电荒、西部窝电,不是硬缺电

从3月份开始,浙江许多地方就实施了“开三天停一天”的限电措施,不单是工业用电,连居民生活也开始受到波及。一条线路限电,整条线上的企业、居民、单位用电一起停。浙江电力公司数据显示,目前该省统调最大电力缺口占到最大用电负荷的7%左右,处于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缺电状态。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预测,仅国家电网负责的26个省份经营范围内的电力缺口就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其中,京津唐、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重庆10个省级电网将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

正当东中部地区为这个夏天“电不够用”焦急时,西北、东北地区却在为“电多得送不出去”而挠头。

“内蒙古能源的突出问题就是有电送不出去。”内蒙古经信委能源处处长张德告诉记者,内蒙古西部电网目前部分火电装机富余,风电出力受阻,截至4月底电网富余发电装机约640万千瓦;内蒙古东部电网电力以外送东北为主,但东北电网自身电力有富余,使得内蒙古东部的电力外送通道能力只发挥了不足60%。

“东北和西北地区分别富余电力1300万千瓦和1400万千瓦左右,由于受限于当前跨区跨省线路的输送容量,无法将这些富余电力输送到东部缺电地区,造成窝电和缺电情况同时存在而无法调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指出,这种现象凸显今年“电荒”不是全国性的真荒,而是典型的结构性缺电,说明经济发展方式和电力发展方式都亟待转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强也认为,这轮“电荒”不同于2005年以前全国大面积、持久性的因发电装机容量不足造成的“硬缺电”,而是在电力装机充裕情况下的“软缺电”。

探原因:结构、价格、供需三矛盾叠加

“缺口出现更早、范围有所扩大、强度有所增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这么概括今夏“电荒”的新特点。她认为,电力结构性矛盾、煤电价格矛盾、供需矛盾等多重原因叠加,才导致今年“电荒”特别严重。

帅军庆也认为,这次缺电的原因由以往的“电煤供应不足”单一因素逐渐向“电煤供应不足和局部地区发电装机不足、跨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转变。

薛静说,造成“电荒”的第一大原因是电力本身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能源资源集中在西部,而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呈现逆向分布的特点。近期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用电需求大的东中部地区新增发电装机较少,而电网建设滞后使得西部的电不能充分送到东中部,另外火电新增规模下降,使得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有效发电能力增长不足。

帅军庆说,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北煤南运占用全国大部分运力。电力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跨区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西部“窝电”与东部缺电并存。

引发电荒的第二大原因是“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我国煤电价格机制长期得不到理顺,由于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远高于受政府调控管制的电价的调整幅度,造成火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发电意愿不断下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荒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