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态锂金属电池”相关结果229
      2022年<mark>电池</mark>初创企业:主要趋势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2022-05-13

      这些进展涵盖了硅和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液、制造工艺优化和先进的软件。将新技术从实验室扩大到大规模生产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为加快商业化进程,初创企业正竞相筹集资金。...自2020年以来,许多电池初创企业选择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上市,总计筹资了33亿美元,因为与ipo相比,这种方式可以更快、更廉价地获得资本。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整理2022-05-05

      崔屹教授致力于提高锂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开发高性能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和大规模储能技术,并进一步开拓了冷冻电镜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开发了一系列能源转化电催化技术。...积极探索了锂硫电池,锂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电池技术,发展了一系列新型电解质,sei,正极材料。并因此创建了amprius公司,研发出目前世界上能量密度最高的可充电电池。

      来源:高工锂电2022-03-30

      新能源汽车更高续航和更安全的诉求,正在为半固态/固态锂金属等新型电池产业化开辟通道。...ses正在上海建设产能为1 gwh的锂金属电池工厂,同时计划在韩国新建第二座锂金属电池生产基地。

      来源:盖世汽车资讯2022-03-28

      据研究和咨询集团wood mackenzie称,三星sdi也开始建设一条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lg也将在2030年前公布其固态电池产品,这表明有更多的顶级生产商正在积极开发新一代电池。...咨询公司researcher & research的电动汽车分析师jane hsu表示,“辉能科技很有可能已经突破了使用锂金属负极带来的技术难题,并有望实现量产。”

      来源:盖世汽车资讯2022-03-22

      但随着寻找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更好解决方案,科学家们不断转向固态锂金属电池锂金属电池比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因此被视为电池、车辆和大规模电网供电的未来。

      青岛能源所在高比能锂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科院青岛能源所2022-03-17

      固态能源系统中心科研人员系统地研究了li-s软包中电解质/电极的热兼容性、多硫化物穿梭对电池热安全的影响以及电解质的分解路线,揭示了li-s电池的放热链式反应最初是由硫正极衍生物与电解液溶剂反应引发,然后由锂金属负极与电解液以及熔融硫的反应加速

      来源:电池联盟cbcu2022-03-16

      兴业证券一份报告指出,若全固态电池成功量产,电解液和隔膜环节将迎来变革。同时,其适配高能量密度体系材料,届时将带动对高镍正极,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材料的需求。...业界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需要5-10年才有望实现规模量产。期间尤其要解决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偏低、锂枝晶折断导致“死锂”情况、固-固界面接触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

      来源:盖世汽车资讯2022-03-11

      固态电池采用锂金属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通常能量密度较高,可以避免起火风险。但是,固态电解质和两侧电极之间的界面具有不稳定性,大大影响了此类电池的寿命。

      来源:盖世汽车资讯2022-03-08

      固态电池可能发生的第三种故障是固态电解质可能会发生破裂。torres-castro表示,如果电池在运行过程中被压碎或刺破,或者压力升高,电池一侧的氧气就会和另一侧的锂金属发生反应,从而会引起电池破裂。

      来源:高工锂电2022-01-29

      第一代是把传统电解液、隔膜等用固态电解质替换;第二代是把负极材料用锂金属替代,提升能量密度,目前宁德时代在该领域进行研发突破。...二是,电动电池在电动船舶和交通领域的应用,中国取得30%左右的减排采用都是电池的应用,那么宁德时代会持续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去助力动力电池的推进。

      来源:商务部2022-01-18

      1月13日,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表示,已经研发成功了目前全球最高性能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利用合成树脂“elastomer”形态的高分子电解质,将二次电池正负极间的液体电解质改为固体,有效降低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1-12

      锂金属电池也被称为金属锂电池,将锂金属作为负极的一种电池技术路线,而锂金属的容量约为石墨的10倍,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轻松达到400wh/kg以上。

      2021年锂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132美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6%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2021-12-03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包括硅和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以及新型正极材料和电池制造工艺等在内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将在推动电池成本降低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021年,lfp电池平均价格比镍锰钴三元(nmc)电池低30%。然而,即使是像lfp这样的低成本材料体系,也正在受到碳酸锂价格上涨的影响,导致正极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11-17

      重点引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积极布局固态锂金属电池、功率芯片、高精度定位等前沿产品,完善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储运氢设备等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以及柴油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燃油商用车核心零部件配套

      来源:汽车头条2021-11-05

      此外,ses方面表示,公司正与通用汽车和现代汽车合作,计划明年推出车用级锂金属电池a样品,并在2025年正式开启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量产。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1-08-26

      quantumscape公司的固态电池术工业化试点工厂计划在2024年前生产1000兆瓦时的电池,用于大众汽车集团的乘用汽车和suv。...quantumscape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是改用锂金属阳极,这种阳极不是在制造过程中安装的,而是在电池充电时在集电器周围“自然”形成的。

      来源:微锂电2021-08-25

      近日,sakuu公司宣布开始建设锂金属固态电池生产试验线,将于2021年底前完成,投产后每年将能生产高达2.5兆瓦时的固态电池。...近日,sakuu公司宣布开始建设锂金属固态电池生产试验线,将于2021年底前完成,投产后每年将能生产高达2.5兆瓦时的固态电池。未来,该试验线将作为试点生产基地和客户学习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8

      麻省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启朝此前透露,在成立之初曾研究固态锂金属电池,但目前为止,全球各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均认为固态锂金属电池很难成型,因此在尝试研究一段时间后,于2015年改变路线,将混合锂金属电池作为新的突破口

      液态、固态电池全覆盖 赣锋锂业会影响电池供应格局吗?

      来源:NE时代2021-08-10

      赣锋锂业目前在宁波有固态电解质粉体、隔膜的研发与生产,在新余有固态电池生产基地,第一代采用固液混合的方式,新余2gwh的产能计划今年投产,第二代固态电池使用的是锂金属负极,目前还是样品阶段,2021年一季度可能会达到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07-05

      尽管目前固态锂金属电池展示优异的前景,但距离固态锂金属电池真正实用化仍还有许多科学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