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结果444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3-07-12

      3.气候友好型区域试点2023年优先在社区/乡村层面,选取一批在低碳规划设计、区域运行管理、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基础较好的小尺度区域,培育气候友好型区域建设试点。...7.城市废弃物循环资源化利用。8.其他先进低碳技术应用。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7-11

      “碳普惠”应用;构建适应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建立了满足绿电交易需求的全国统一绿证核发机制,全年南方区域绿电交易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0%。...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打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与澳门大学共建碳中和智慧能源电力联合实验室;深入挖掘“电—碳”数据服务潜力,与海南省政府共同打造上线“海南应对气候变化智慧管理平台”,在深圳上线国内首个居民低碳用电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07-06

      到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合理、功能先进、保障有力、高效安全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开展智能观测、智慧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应对、气象行业关键技术等科研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开展气象深度融入城市内涝、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治理的应用研究。

      《辽宁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发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30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开展辽东山区森林、辽西北沙化草地、辽河口滨海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机制研究和保护修复技术攻关,有力支撑辽河口国家公园建设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26

      壮大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团队,深化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和社会推广工作,动员组织社会与公众自觉投身适应、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是我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当务之急。...2022年11月,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厦门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继深圳之后,全国第二个全域及其各区均为示范区的副省级城市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15

      不断提高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有效维护国家发展权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2月,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全国统一的ccer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已开发完成。今年2月,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

      颇尔:专注过滤超75年 加码赋能水处理和清洁能源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6-13

      septra压力罐式微滤系统:可以和纳滤配合,其操作维护简便,系统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专用于市政饮用水深度处理,适应水厂现有工艺,特别是针对城市已运行需要改造的水厂。...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不断上升,能源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以满足新变化下对能源的需求。全球能源变革正在兴起,并正在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来源:国家标准委2023-04-23

      3.低碳管理及评价标准重点制修订城市、设施、企业、供应链、园区、技术等绿色低碳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低碳产业统计核算相关标准,碳中和评价通则标准,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碳...三、标准重点建设内容(一)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1.术语、分类和碳信息披露标准重点制修订温室气体与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相关术语及定义、碳排放数据分类与编码技术规范、碳排放信息采集方法及要求、碳信息披露等标准。

      来源:自然资源部2023-04-23

      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巩固和提升,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方案》提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包括四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23

      “面对不同的系统结构和调控模式,需根据现实状况重新设计政策机制,采用电力动态碳排放责任因子的方法或成为适应电源结构变化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增长,能源安全、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以低碳为目标的能源革命将给人类带来巨大变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7

      从国家、地方、城市、园区、企业不同层面和供给侧、电网侧、消费侧不同维度,开展气候变化对电力系统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建模量化和诊断分析,分类评估风险等级水平,绘制电力系统气候变化风险地图。

      来源:新华社2023-04-10

      两国加强合作,推进建筑节能降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方将出席2023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融资契约峰会。法方将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法两国支持促进和发展有助于生态转型的融资,鼓励各自金融部门(包括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人和所有人)统筹业务和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循环经济、管控和减少污染或发展蓝色金融等方面的目标

      来源:城建水业2023-03-28

      16)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将会强制使用推动城市和社区水敏感发展的新设施和结构。...3)需要与气候变化相适应。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要求排水系统既要适用于旱季,也适用于局部强降雨。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3-03-16

      6月7日,生态环境部等17部委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适应战略2035》明确了新形势和新阶段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为下一步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07

      ●建立适应新能源电力、新型储能、需求侧响应规模快速增加的智能高效调度体系。●建设多能融合科技创新试验田、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供应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应用城市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来源:河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3-01

      把减污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控制二氧化碳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等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碳达峰行动实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货运车辆、内河航运船舶、铁路运输电气化清洁化改造,新增公交车、市政环卫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全省新增或更新的城市物流配送、邮政用车、出租车、网约车、公务用车、渣土车、水泥罐车等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2-17

      开展湖北省控制甲烷排放行动方案研究,组织编制《湖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牵头单位:气候处;责任单位: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其中,国控断面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全省国考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1%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1-30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严格落实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兵团石河子、五家渠两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49微克/立方米以下,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9.0%以下。

      武汉市印发应对<mark>气候变化</mark> “十四五”规划 推动“武清所”落地 开发碳排放权衍生金融产品和服务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1-29

      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展望2035年,全市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全文 | 武汉市应对<mark>气候变化</mark> “十四五”规划

      来源:武汉市生态环境局2023-01-29

      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展望2035年,全市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