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相关结果406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3-26

      以综合性前瞻的视角,统筹做好新能源汽车与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系统评估不同汽车技术路线的减碳潜力、能源供给路径和能源需求。明确面向双碳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系统协同的主要方式、重点目标和任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23

      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等没有完全成型,尤其是智能汽车刚起步,对新入场者而言,行业仍有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入场者均能分一杯羹。...在各种利好驱动下,业界对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计一路上涨,从500万辆、550万辆上涨到600万辆。与此同时,关于“新能源汽车高市值是否存在泡沫”“新能源汽车是否过热”等讨论也此起彼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2-16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我国加氢站在2025年和2035年的建设目标分别为至少1000座和5000座,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在城燃企业谋划新赛道,向氢能、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同时,相关部门再次发布利好政策“护航”。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01

      前景明朗但仍需等待时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25年,液氢在能源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业内认为,对我国液氢产业而言,需持续进行技术攻坚、项目部署,静待产业化条件成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11-08

      大力支持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比亚迪发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品牌领先、市场领先优势,支持企业dm-i超级混动和纯电动并行发展,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车型,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碳中和固然重要 但首先我们要实现碳达峰

      来源: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09-17

      9月9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京组织召开2021年第11期高端研讨会,主题为“动力多元化时代下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建议”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受邀出席活动,并发表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看法,以下为演讲内容

      来源:御氢科技2021-09-16

      最近,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提出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去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正式发布,确定了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08

      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导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峰,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因此,长城不会选择这条技术路线,避免后续绿色壁垒可能带来的麻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08

      究其原因,曹广平认为:“一是目前国内行业政策以双积分、新能源汽车补贴为主,并已起到降碳效果,且正在实施和优化过程中。...汽车碳减排不等于电动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乘用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4%的碳排放来自汽车使用环节

      来源:电池中国2021-09-06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00万辆,并产生了一批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链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31

      交通领域,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形成公路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建筑领域,在建筑表面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在建筑中采用分布式蓄电,通过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连接;在建筑内部直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07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将是趋势,而且,随着产业链拉长,“网状生态”格局将持续加深,多元、协同、互补、融合等发展特点将更加凸显。...近日,在“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表示,如果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充电问题难以得到完美解决,燃料电池汽车将应势而起,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互补;换电迎来风口

      来源:科创板日报2021-06-08

      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显示,到2025年我国加氢站的建设目标为至少1000座,到2035年加氢站的建设目标为至少5000座。...型瓶是全钢制,主要缺点是重,用于车载不太合适,放在加氢站作为固定式储氢可以;ⅱ型瓶和ⅲ型瓶是金属内胆碳纤维缠绕,也相对较重,但比ⅰ型瓶要轻;ⅳ型瓶是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质量最轻,适合于车载,是国外的主流技术路线

      来源:氢智会2021-06-01

      为了能让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赶上国际步伐,余卓平曾与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等共同参与了早期燃料电池项目的研发,并带头申请了多项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专项。...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明确“以奖代补”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来源:电池中国2021-05-13

      2020年11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下称“节能路线图2.0”)对外发布。...另外,从技术路线上来看,近几年随着这一市场的崛起,以及锂电池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多家锂电池企业也开始切入这一市场,且采用性能更为优异的锂电池,与传统日系的镍氢电池技术路线有所区别。

      来源:新华网2021-05-13

      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很快,新兴电动汽车公司、传统汽车巨头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开发。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已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电池成本10年来下降了近90%,其整体竞争力已逼近传统燃油车。

      来源:电池中国2021-04-29

      从国内来看,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5年混动新车要占到传统能源乘用车的50%以上;2030年混动新车要占到传统能源乘用车的75%以上;2035年混动新车要占到传统能源乘用车的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4-19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形成公路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同时,建筑领域要发展“光储直柔”配电系统相关技术,助力实现用能电气化。...要加强产业技术集成耦合创新以及注重颠覆性技术创新,碳中和技术路线发展应考虑资源约束问题。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来源:中国企业报2021-03-25

      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中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提升、成本逐步下降,氢燃料电池在推广应用方面进展迅速。...在《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中提出了2020—2030年加氢站建设的规划。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液氢在能源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的目标,科技部也连续两年在“氢能与可再生能源”专项中...魏蔚强调,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路线,我国大规模绿氢生产仍待实现规模化,因此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液氢的经济性仍需一定时间的发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