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石油工业”相关结果338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27

      以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为代表,我国石油工业上游领域在理论技术、装备研发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取得重大成果。...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石油储备体系,特别是加快储备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设施建设,确保能源供应保持合理的弹性裕度等。

      辉煌成就 | 海洋油气行业奋力谱写新篇章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25

      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顺利投产,这是我国海洋油气领域一次重大跨越,宣告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进入超深水时代。...海洋油气在我国石油工业领域尽管起步较晚,但依靠巨大的储量潜力和不断进步的开采技术,已成为我国油气产量稳定增长的支柱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10-24

      以渤海油田为代表的新阵地加快上产,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由陆地加快向海洋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海上油气已成重要的能源增长极,2021年我国海洋原油生产增量占全国总增量的8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cg steer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等先进技术的成功研制,实现了我国非常规油气“卡脖子”技术装备国产化和工业化应用的突破,该系统已应用于川渝、长庆等地区的页岩油气和致密油气井作业。

      来源:hydrogenfuelcellinfo2022-10-09

      现代石油的根源可追溯至1847年,和氢气相比起来,石油工业还很“年轻”呐!...迷思——用氢为燃料是新鲜事物辟谣 – 氢气在石油之前就已经是燃料了氢气于1789年首次通过电解产生,1792年作为煤气的成分被生产出来。

      来源:石油Link2022-10-09

      我国首个深水大气田——荔湾3-1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深海一号”大气田与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另一座国之重器——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有着不解之缘。...十年来,中国海油已在南海北部深水海域共计勘探开发荔湾3-1、流花16-2等油气田11个,特别是2021年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

      来源:能源新媒2022-09-28

      part2潜心攻关深层、超深层油气领域自主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陆相油气理论支撑了我国近半个世纪石油工业,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气田。...以塔里木盆地为例,仅埋深在6000至10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分别占其总量的83.2%和63.9%。勘探开发盆地的深层油气资源,对老油气区(田)扩大储量、稳定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油田还有多少<mark>石油</mark>?

      来源:石油Link2022-09-22

      回顾来看,从2018年至2020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到9.59亿吨、11.2亿吨和13.22亿吨,在中国石油工业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的背景下,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实现了连年增长。...贵州黔水地1井在南方石炭系获得日产1.1万立方米工业页岩气流,实现新区、新层系、新类型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青海柴达木盆地青德参1井石炭系直井压裂试气获得日产2172立方米天然气流,确立石炭系为柴达木盆地第四套含油气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8-04

      据了解,目前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增产。未来是油气发展的关键期,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赵文智表示,“同时,以工业采煤门限以外‘弃置’资源为重点,开展煤地下气化利用,‘十四五’力争突破工业生产关,2040年形成规模产量。”

      产业研究|基于双碳目标的<mark>石油</mark>炼化产业分析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2-07-21

      石油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化石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金钥匙”。世界石油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来源:能源杂志2022-06-13

      加拿大的石油硬汉麦克加维的钻井技术让加里西亚的石油工业一派繁荣,1904年仅保瑞斯莱夫这一个地区就产出了加里西亚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超过了奥匈帝国的全部需求量。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2-06-09

      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开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相关课程和专家讲座,推出《石油工业与碳中和概论》《新能源技术与低碳生活》《低碳清洁能源与未来》《认识新能源》等8门通识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绿色低碳意识...积极推动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如石油工程专业针对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成立“智能油气工程”实验班;机电工程学院与相关企业加强校企合作,推出“智能制造卓越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向低碳特色鲜明

      来源:中国海油2022-06-08

      iso3421旨在为全球海洋石油工业提供海洋隔水导管入泥深度精确预测、稳定性校核与施工控制等技术,适用于浅水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月6日,由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研究总院)牵头起草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3421《石油与天然气工业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5-31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科学研判世界能源科技发展趋势,从国家油气安全战略需求和石油工业绿色持续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出发,聚焦最紧急、最急迫的石油科技问题,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十四五”重点突破的技术方向和发展目标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05-17

      攻克深水难题离不开科技支撑,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深海一号”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一个缩影,表明我国已具备自主勘探深水油气资源的能力。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再获突破。

      来源:石油Link2022-05-05

      甘肃,注定会在中国石油工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02 石油之都正在崛起在中国近现代石油工业史,有不少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石油城,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营、大庆、克拉玛依等等,它们承载了几代石油人的记忆。如今,石油人心中又多了一个坐标——庆阳。

      来源:人民日报2022-04-28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自1982年成立以来,始终高扬“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投产,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攻克13项关键设备国产化难题,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向1500米超深水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4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石油公司上百年的发展道路,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在世界挺起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蓝色脊梁。...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装备”,落后世界海洋工业百年,控制海洋的能力也大打折扣。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4-18

      co2-eor即使用二氧化碳驱油以提高采收率(co2-eor, or co2 enhanced oil recovery)是一项石油工业已经应用了几十年的成熟技术,特别是近年来,应用eor技术在非常规和高难度的油藏中的开发逐渐变得经济可行

      来源:国资小新2022-04-15

      ,发现并推动我国海上最大高温高压整装气田东方13-2气田和我国首个1500米级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相继投产,成功打破国外石油公司关于南海有关区域地质条件无法成藏的所谓权威论断,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向更深更远延伸奠定了基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4-15

      在油气开发方面,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进、加快非常规资源接替,抓住老油田硬稳定、新阵地快建产两条主线,大庆、胜利等东部油田产量总体稳定,继续创造老油田开发新纪录;以渤海油田为代表的新阵地加快上产,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由陆地加快向海洋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