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硬碳负极”相关结果87
      钠离子电池<mark>硬</mark><mark>碳负极</mark>材料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21

      随后,在深入了解硬碳材料储钠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比表面积、孔隙、缺陷、层间距和官能团等对碳负极材料倍率性能和首次库仑效率的影响。...根据碳负极储钠充放电曲线可知,存在一个小于0.1 v(na/na+)低电位平台区和大于0.1 v(na/na+)斜坡区。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1-16

      硅基材料第三代已逐步实现量产,第四代处于开发中;布局钠电碳负极,已具备产业化能力,正在建设硬碳量产线。...10月份,贝特瑞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在深耕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同时,贝特瑞加快石墨负极传统技术路线及工艺革新,加快推进对硅基负极、钠电硬碳等新型负极材料的前瞻性布局。

      8月储能融投资:全钒液流/钠离子/锂电池三家储能电池企业!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9-02

      其主要产品包括,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生物质碳负极材料。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8-12

      其中,生物质碳负极材料根据不同原料和制备工艺可分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低成本生物质碳负极材料,比容量为280mah/g左右;经过除杂的第二代碳负极材料,比容量在330mah/g左右;第三代高端定制碳负极材料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8-11

      其主要产品包括,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生物质碳负极材料。

      7月储能融投资事件盘点:两家从事储能系统!6起金额超亿元!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整理2022-08-04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索理德硅碳负极产品产能升级、产品体系的完善及业务拓展。...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商,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投资建设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主要产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复合石墨及软炭、硬炭、

      来源:电池中国2022-06-13

      锂电负极材料企业翔丰华,针对钠离子电池开发的高性能碳负极材料,目前已在相关客户测试中。...据了解,鹏辉能源已做出钠离子电池样品(采用磷酸盐类钠正极与硬碳体系负极),正处于中试阶段;派能科技开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也已完成小试。各家企业电池试制以及规模化量产推进有序。

      来源:高工储能2022-05-17

      直到2000年碳负极材料的发现,其发展才迎来转机。钠离子作为未被开发的“璞玉”,随着宁德时代、华为等头部企业入局加码,产业化进程将大大提速。...复盘钠离子电池发展史,其与锂离子电池同时起源于1979 年法国科学家armand 提出的“摇椅式电池”概念,但由于钠离子电池受制于负极材料,其商业化应用远落后于锂离子电池。

      新钠离子电池发布!已有十余家企业布局钠离子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4-19

      翔丰华针对钠离子电池开发了高性能碳负极材料,在相关客户测试中。2022年3月4日,钠离子电池公司众钠能源宣布完成由碧桂园创投独家领投的新一轮融资。...鹏辉能源公司已经做出钠离子电池样品(采用磷酸盐类钠正极与硬碳体系负极),6月份进行中试,预计年底前批量生产。

      <mark>负极</mark>材料深度研报:抓住新能源浪潮

      来源:东莞证券2020-11-02

      摘要:负极是锂电池核心组成部分。负极一般占电池成本比重约10%。根据一般分类,可以分为碳系负极和非碳系负极。碳系负极可以分为石墨、硬碳、软碳负极等。石墨又可以分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

      科学家提出新型预锂化策略用于提升锂离子电池在宽工作温区下性能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9-10-21

      该工作中,科研人员选用具有良好低温性能的锂化磷酸钒锂与碳负极组成全电池,巧妙地利用锂化磷酸钒锂在低电压区的容量补偿碳负极不可逆容量损失,有效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

      中科院电工所孙现众:2025年底超级电容器可达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8-08

      采用复合导电剂以后阻抗最小的,即使加入碳负极中对首效的影响也不大。比较了常规的两种商品化的负极活性材料。硬炭和软炭。从形貌上看,硬炭是规则的球形,软炭是不规则的颗粒。

      一部简史 读懂锂电春秋!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9-07-23

      经过索尼公司的不懈努力,首款商业锂离子电池在1991年成功的推向市场,索尼的第一代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为200wh/l,重量能量密度为80wh/l(4.1v),在第二代锂离子电池采用碳负极材料后,电池的能量密度升高到了

      锂电储能市场蓄势待发 锂电池<mark>负极</mark>材料需求高速增长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02-27

      碳材料负极进一步分类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炭(如焦炭)负极、硬炭负极、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硅基及其复合材料、氮化物负极、锡基材料、钛酸锂

      武理麦立强&李琪Adv. Energy Mater. : 富含缺陷的软碳多孔纳米片用于快速、高容量储

      来源:材料人2018-12-25

      与石墨相比,非石墨化硬碳和可石墨化非石墨软碳由于其可作为高容量sib负极引起了极大关注。然而,具有高容量和快速充电的高能软碳负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na+储存机理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科院物理所:高容量<mark>碳负极</mark>材料可大幅提高NIBs能量密度

      来源:新材料科技在线2018-09-26

      开发高容量碳负极材料可进一步提高钠离子电池(nibs)的能量密度。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iop-cas)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nibs的高容量碳阳极(~400mah g-1)。...其总容量的85% ( 330 mah g-1) 来源于低于~0.1v的长低电位平台,这与典型的nibs硬碳材料的曲线不同。

      来源:武汉物流协会2018-09-03

      会场上,包括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负极材料等在内的十个项目进行了精彩路演,三个项目当场签约。(本文来源:武汉物流协会 微信号)随着绿色生产与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新能源受到了广大的关注。

      锂电池各种<mark>负极</mark>材料特性介绍以及研究进展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07-26

      碳材料负极进一步分类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炭(如焦炭)负极、硬炭负极、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硅基及其复合材料、氮化物负极、锡基材料、钛酸锂

      来源:武汉工程大学2018-07-25

      合作双方目前对碳负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自然资源丰富的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简易而绿色的方法,构筑出异质元素掺杂的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中,以进一步降低碳材料的制备成本和提高碳负极的储钠性能

      2018年我国<mark>负极</mark>材料行业市场份额及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06-25

      目前特斯拉已率先采用硅碳负极的动力电池,中国锂电池产业也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由于综合性能优势,成为行业下一阶段应用趋势。...优异的负极材料需同时具备低的脱嵌锂电压、高的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倍率特征和循环性能。负极材料种类较多,可分类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大类。前者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石墨类碳材料以及软碳、硬碳等无定型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