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纳米硅”相关结果114

      来源:cnBeta2019-10-29

      rahman 指出:“据推测,所获得的纳米硅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可能不太均匀,因为通过各种步骤回收纳米时,会发生形态和结构缺陷”。不过这种类型的纳米,可以提供比商业纳米更多的好处。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9-04-08

      mgx的降本方法是使用低成本低冶金替代纳米,或合成纳米硅材料,如果能够成功则有积极意义。...据悉,mgx/ubc研究联盟正在合作开发下一代锂电池,研究计划为期两年,旨在:1)使用低成本冶金作为原料制造纳米结构,2)用商业石墨合成纳米结构以开发高性能硅负极。

      来源:粉体网2019-02-21

      研究方向主要是将进行二维纳米化、一维纳米化、零维纳米化。...例如在碳材料中掺杂纳米状态的原子,嵌入锂时形成的li4.4si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

      <mark>硅</mark>和磷烯复合物阳极大幅提升锂电池充电速率及容量

      来源:盖世汽车2018-11-26

      若仅将用作电池的阳极材料,会导致其循环稳定性较弱。作为实验的一环,iiser研发人员利用磷烯,在纯型的二维材料,其利用纳米颗粒物及少量黑磷烯层或纯磷烯来制作电池阳极。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11-13

      一维纳米化主要是纳米线及纳米管,纳米线能减少循环过程中径向体积膨胀,并为轴向锂离子的快速传输提供大量的空间和通道从而能够贡献出极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但是其成本太高限制了一维纳米在电池上的应用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11-09

      三、/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所有的一维碳质材料中,碳纳米管作为添加剂用于改善硅基材料的电化学...本文主要总结了碳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石墨复合材料、/无定型碳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石墨烯复合材料4个方面。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6-06

      纳米在 20 世纪 90 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掺少量纳米硅材料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至今仍是研发热点,可逆容量达到 450(mah)/g 的添加少量纳米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

      来源:南京日报2018-05-15

      比如,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创立的江苏力源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纳米技术运用于负极材料,研发生产的纳米与石墨融合材料具备极高的比容量,能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续航能力、有效破解锂电池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堪称智力资源转化为专业优势的成功典范

      打破关键材料国外垄断 产业链日趋完善 南京锂电池产业“动力强劲”

      来源:南京日报2018-05-14

      比如,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创立的江苏力源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纳米技术运用于负极材料,研发生产的纳米与石墨融合材料具备极高的比容量,能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续航能力、有效破解锂电池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堪称智力资源转化为专业优势的成功典范

      多项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围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05-10

      高比能高比功率锂电池正极材料氟化石墨烯的公斤级制备及工艺研发等石墨烯研发类7项、新能源汽车用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抗静电电池箱体的开发与产业化等石墨烯产业化类5项入选,2017年石墨烯专项项目中期评估有漳州巨铭石墨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4000吨石墨烯/纳米复合电池材料开发及产业化生产项目和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

      浙江衢州锂电产值破百亿 将向下游新能源延伸

      来源:上海有色网2018-04-18

      衢州市在发展锂电池产业方面已经具备了极好的产业基础,其中正极基础材料四氧化三钴、三元材料前躯体、负极材料纳米粉、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电子级氢 氟 酸等锂电池产业链中的相关配套产品一应俱全。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3-13

      比亚迪目标是2018年电池比能量达到240wh/kg,负极采用氧化亚纳米。...2016年,韩国一家研究所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有效解决了体积膨胀的问题,推动碳-纳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大规模生产。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mark>硅</mark>/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02-05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主活性体 - 多孔颗粒中的纳米孔隙很好地抑制了嵌锂过程中自身的体积膨胀, 而且亚微米石墨颗粒和碳的复合也减轻了电极材料的体积效应并改善了其导电性。

      看看中国与日韩动力电池的差距有多大

      来源:NE时代2017-12-21

      正极采用高镍三元材料,负极采用氧化亚纳米。...宁德时代:2016年可以做到200-250wh/kg,“2017年1月,宁德时代启动了“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以高镍三元材料为正极、碳复合物为负极,将比能量从目前的150~180wh

      里程碑 珈伟股份快充类固态耐低温长寿命锂电池量产发布会圆满举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12-21

      石墨烯具有薄层结构、柔性好等特性,作为纳米的基底或包覆材料,可以提高导电性、并有效缓冲的膨胀。固态锂电池作为珈伟股份主要的战略方向,现已率先实现类固态的产业化。相信随着技术与市场的不断发展。

      【干货】关于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你不得不知的事儿

      来源:材料人2017-10-20

      图4600mah/g纳米硅碳材料的形貌(a)和电化学性能(b)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制备/碳复合材料时,以sih4、纳米粉、sba-15和硅藻土等单质和含硅化合物为

      工信部公布重大消息!锂电池材料行业巨变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9-20

      据锂电大数据了解,目前比克、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均已加入高镍三元研发行列,并纷纷制定了目标:比亚迪:正极材料采用高镍三元材料,负极材料采用氧化亚纳米,计划2018年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达

      来源:材料人2017-08-30

      纳米在20世纪90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少量纳米掺杂来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是目前研发的热点,添加少量纳米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可逆容量达到450mah/g。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8-28

      如比亚迪,正极材料采用高镍三元材料,负极材料采用氧化亚纳米,计划2018年三元电池能量密度达240wh/kg,2020年达300wh/kg。

      来源:光伏新视野2017-08-22

      通过将纳米圆柱阵列密集地嵌入太阳能组件上,荷兰研究人员使绿色能源呈现出绿的颜色。左图:纳米图案组件从任何角度看都呈现出绿色。右图:蓝色盖玻片纳米散射阵列原理图,与普通太阳能电池板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