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消费计量”相关结果641

      来源:电联新媒2023-08-04

      推动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与国内绿证衔接,推动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进一步提升国内绿证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二是核算可再生能源消费。落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双控”相关要求,《通知》明确由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能源局核定全国和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数据。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7-26

      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建成且首次并网计量的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企业中国大唐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25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汕头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汕头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更加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升

      来源:新会区人民政府2023-07-25

      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阶梯电价适用范围,计入地方政府和用户节能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五、加强光伏并网管理和服务。...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建成且首次并网计量的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

      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工商业光伏补贴30元/千瓦

      来源:新会区人民政府2023-07-20

      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阶梯电价适用范围,计入地方政府和用户节能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五、加强光伏并网管理和服务。...补贴的光伏项目期限范围为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建成且首次并网计量的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7-20

      双碳管理是将传统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的目标管控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目标管控转变过程。发电企业建立以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双碳管理体系是将能源管理体系融入到双碳管理中去。...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双碳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碳排放监测、碳资产审计、碳排放强度对标、内部审核、计量与测试

      来源:柳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7-20

      《方案》指出,健全计量、统计、监测、预警体系。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采集和能源计量审查,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能源消费情况。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监督和审查,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能源计量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13

      及时细化能源消费和产品计量计量仪器仪表校准维护、记录台账档案等专项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及时细化明确燃料“采、制、存、送、检”操作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关键参数检测的采样、制样方案

      来源:包头林草2023-06-27

      包头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在致辞中说,当前,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要求和对包头“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把包头打造成为能源生产变革的领军者、能源消费变革的先行者...内蒙古自治区计量院党委书记孙磐孙磐在致辞中说,希望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在林草碳汇碳计量研究监测方面开拓创新、大力实践,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引领、打造样本,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来源:包头林草2023-06-25

      自治区计量院党委书记孙磐、副市长刘永祥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揭牌。...张锐在致辞中说,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要求和对包头“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把包头打造成为能源生产变革的领军者、能源消费变革的先行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3-06-19

      记者了解到,一些银行搭建对接生活缴费、电子账单、线上转账等金融场景的“碳账户”,让用户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还可以兑换商品、优惠券,让个人碳减排量资产化、价值化,受到市场欢迎。...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关于加强个人碳排放行为规范法制建设的提案》表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至50%。如何成为一名“卖碳翁”每个人减碳潜力这么大,如何刺激人们的减碳积极性呢?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3-06-05

      落实好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总量及强度控制的政策,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统筹区域能源供需,探索用能预算管理。坚决杜绝以节能、“双碳”为名搞“拉闸限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严格大型公建、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耗,减少公共机构能源浪费。三要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开展重点企业和设备能效普查。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3-06-01

      落实好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总量及强度控制的政策,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统筹区域能源供需,探索用能预算管理。坚决杜绝以节能、“双碳”为名搞“拉闸限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严格大型公建、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耗,减少公共机构能源浪费。三要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开展重点企业和设备能效普查。

      来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2023-05-29

      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加快存量数据中心绿色技术应用和改造,鼓励采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等先进节能技术,开展中型及以上数据中心能耗计量监控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来源:国家能源科技资源中心2023-04-25

      加快能源消费环节节能提效。便捷高效满足用户多样化用电需求,降低全社会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减少全社会综合用能成本,已成为能源行业关注热点。...为增强数字化智能化对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若干意见》提出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电网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推动电网智能化运维体系建设,加快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高新型电力负荷智能管理水平,发展电碳计量与核算监测体系

      来源:庆阳市人民政府2023-04-07

      推进建设运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能源消费调整优化能耗结构,降低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到2025年,全市计量基础研究进一步夯实,现代测量体系基本建立,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和计量监管水平显著提升,计量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的作用充分发挥。——计量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湖北黄冈市:增加农田碳汇 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

      来源:黄冈市生态环境局2023-04-06

      参照测土配方施肥固碳减排计量方法指南,探索开发测土配方碳汇交易项目。探索“碳汇+”项目开发试点。...2015年以来,全市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2019年煤炭消费占比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3-28

      其中,在线实测法通过计量设施直接测量排放源的碳排放浓度、流速、流量等数据,从而得到连续实时的碳排放量。...电力是能源消费的重要构成,也是工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电力消费与能源活动具有高度耦合性,为碳排放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电力大数据具有采集范围广、准确性高、实时性强、价值密度大等特点。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3-28

      加大重点用能领域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推进智慧能源、余热回收等节能改造工程示范建设,推进宏源热力智慧能源管理建设工程,探索推进新建居民小区、大型公建供热分户计量,促进城市综合能效提升。...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全市下达任务目标。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3-28

      加大重点用能领域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推进智慧能源、余热回收等节能改造工程示范建设,推进宏源热力智慧能源管理建设工程,探索推进新建居民小区、大型公建供热分户计量,促进城市综合能效提升。...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全市下达任务目标。

      数字中国按下“加速键” 能源央企怎么做?

      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2023-03-28

      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技术赋能业务,提升业务效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提升财务工作效率80%以上,计量物资集约化管理降低库存52%。以数字实现精益管理。...试点基于分布式可控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运营,促进能源消费从单一、被动、通用化的利用模式向融合多种需求、主动参与、定制化的高效利用模式转变。创新基于区块链的点对点能源交易机制,探索能源交易新模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