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电灾难”相关结果70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3-12

      铁路、公路、电网、能源供应、水源供应、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医疗卫生等行业,要按照各自的特征进行详细的灾难风险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建立各自的服务持续计划和灾后恢复计划,而且要定期测试,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加以充实

      来源:国家电网报2008-03-06

      灾难也是一种给予,我看到电网员工整个春节都没休息,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复电网,他们非常辛苦,老百姓对供电企业评价很高,国家电网公司经受住了这次考验。”   ...我们必须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希望电力企业运用科学创新手段,提供新的能源,比如核电和风电等等。在开发利用新能源方面加大投资,符合绿色经济的要求,也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3-04

      电网的灾难是最大的灾难,只有电网可靠运行,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反思此次冰灾,至少带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要高度重视电网建设与发展。...二是新增中冰区设计技术条件,坚持可靠性和经济性兼顾,合理提高电网大范围抗冰能力;三是通过差异化规划设计,在发生超过一般线路设防标准的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能够保持特高压电网、各电压等级核心网架,大型水电、煤电、核电送出线路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3-04

      “电力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时代,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统筹规划,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可以采取输煤、输电并举的措施,同时补充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电源点。   第四,要协调好煤电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理顺电力价格。

      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08-02-27

      因此,核电对交通造成的压力远远小于火电。二是应急响应快。核电站有一套完整的应急机制。在这次灾难面前,中核集团积极启动了应急预案,确保了各核电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三是输电线路抗压能力强。

      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08-02-21

      自1月中旬我国南方十多个地区遭受五十年难遇冰灾以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迅速启动了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充分发挥核电机组运行效率高、燃料对交通依赖小、输电线路抗压能力强以及经济环保等优势,近一个月来...在灾难面前,中核集团积极做出救灾抗灾部署,各核电企业积极响应,加强对电站易受影响的区域和设备进行重点检查,采取预防措施,特别是对仪表设备采取了相应的防冻措施;加强厂房管理,保证温度控制;及时开始迎峰度冬大检查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01-24

      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之后,意大利进行了一次全民公决,关闭了该国最后一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自那以来,意大利一直禁止利用核能发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意大利第二大公用事业公司edison的首席执行官乌姆贝托·夸德里诺(umbertoquadrino)日前警告称,欧洲需要大幅增加其核电容量,以减轻其对天然气的依赖。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01-16

      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之后,意大利进行了一次全民公决,关闭了该国最后一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自那以来,意大利一直禁止利用核能发电。...中新网1月2日电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意大利第二大公用事业公司edison的首席执行官乌姆贝托夸德里诺(umbertoquadrino)日前警告称,欧洲需要大幅增加其核电容量,以减轻其对天然气的依赖

      来源:新华网 2008-01-15

      对目前的核复兴持怀疑态度者,至今未忘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及苏联企图隐瞒灾难程度的行为。...拥有核电站的国家必须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所有事故。但是,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政府向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报告的工业事故都远远低于实际数目。

      2006-10-17

      世界核能协会理事长约翰·里奇16日说,为避免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环境灾难,世界需要兴建更多的核电站,其数量相当于现有核电站的20倍。...里奇当天在悉尼举行的一次核能源研讨会上说:“科学家们越来越肯定地预言,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按照目前的规模持续下去,将会产生巨大灾难性的后果。”

      2006-05-30

      何况,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周年,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让人重温了那次酿成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最惨重灾难,关于核安全的警钟时刻在人的心头敲响。   ...正如一位环保志愿者所说:发展核电本身没有问题,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能否做到协调呢?

      2006-04-20

      乌克兰:别无选择发展核能   编辑:经历过灾难的乌克兰现在如何看待核电?   谭武军:虽然20年过去了,但核事故带给乌民众的心理创伤远没有抚平,与核有关的任何话题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按照俄政府的核电发展计划,2010年前将再建3个核电机组,到2030年核电在国家电力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6%提高到23%。

      2005-08-18

      这种冷战时期发展起来的技术,曾许诺提供无穷无尽的廉价能源,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后,核能就失宠了。而且,由于当时石油价格低廉,使用核能仅剩的一点理由也丧失了。   ...中国2020年之前,用在兴建核电站上的投资可能会超过400亿美元。由于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完全自主建设核电站的能力,这为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商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2005-07-21

      尽管没有处罚机制,但在每位员工的意识中都树立起一个观念,就是如果出了事故,公司将会蒙受重大损失,国家将面临灾难...在开始设计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力量突破一个核电站,再把这个核电站的经验用于同一系列的15个、20个或更多核电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更便于管理。   

      2005-07-15

      这可怕的灾难,也惊醒了蛰伏人们心底的对核能的恐惧。欧洲大陆上不少国家都公开声明退出了核电阵营,而在法国,悲剧却没有造成人们对本国核电机组的普遍性怀疑。原因在哪里呢?  ...在短短几十年内,法国从引进许可证开始起步,实现了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全方位的核电自主化。

      2005-07-05

      清洁和相对低廉的成本是核能发电的长处,然而一旦发生泄露引起的灾难又让人对它望而却步。在北欧国家瑞典,人们的心态一度从大力发展核电转变为坚决反对核电。...这一灾难进一步加深了瑞典人对核电站的排斥心理。   上一代人反对 新一代人赞成   人的想法难免会变。

      2005-06-29

      据外电报道,“9·11”事件后,欧美核工业发达国家从自身核安全的角度考虑,都曾担心过核设施一旦遭到恐怖袭击可能带来的灾难。...从武器的作战性能看,拥有高技术兵器之敌均具备摧毁核电站的能力。

      2004-10-21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国家尚缺乏修建核电站的经验,往往借助于发达国家的技术、设备。但是,发达国家有关核电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某些发达国家甚至将灾难转移,把大量有毒废料运往穷国。在利用深部岩石洞室做为永久储存库方面,虽然科学家为之奋斗了几十年,迄今未获圆满解决。核泄漏不能完全避免问题已引起全球关注。

      2002-10-29

      这不能不让曾经深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之苦的乌克兰人吓出了一身冷汗!   据悉,乌克兰西部城市格洛的原子能发电站是该国技术最为先进、功率最大的核电站。...这些年来,这些“冒牌专家”在该核电站的领导岗位上担任要职,工作倒也“充满热情”,与同事们相处得也十分融洽。他们的人均周薪达200美元,大大高于乌克兰人的平均水平。

      来源:联合早报2007-08-01

      人们相信,过去20年来研发的更新和更安全技术,能够更好的预防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尔(chernobyl)核电站的惨祸,也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核能源。   ...然而,一连串与核能源有关的灾难,却已经引起人们对核能源的可靠性的关注。   亚细安与核能源   最近,发生在日本北部新泻的地震,不但使县内的刈羽核电厂失火,而且也出现了核泄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