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荷”相关结果1778
      德国应化发表“锂电之父”又一力作 开钾离子电池新篇章

      来源:电化学前沿2018-04-10

      以电解液中钾盐采用kpf6为例,充电时,电子从正极材料进入外电路,为保证电荷守恒,电解液中的-离子嵌入正极与聚苯胺大分子链结合,同时在负极是电子迁入,电解液中的钾离子沉积在负极保持电荷守恒,放电时相反。

      锂离子电池负极表面固体电解质膜的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进展

      来源:材料牛2018-04-09

      图4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及经典分子动力学(ereaxff反应力场)预测ec还原反应路径的比较,能够准确描述电荷转移是经典md反应力场模拟方法在时间尺度上的精细化。

      锂空气电池可能是动力电池领域的未来挑战者 但非现在!

      来源:刘冠伟2018-04-09

      对于保护层的厚度选择,该文作者认为:太薄的保护层会导致电解液分解,厚的保护层又会导致大的电荷转移电势以及副反应,因此需要优化。经实验,发现10次循环制备的保护层厚度最为合适。

      产业化锂离子电池80℃高温存储研究

      来源:清新电源2018-04-08

      如图6和7测试了在80c温度下循环后并在室温下进行了额外循环的电池阳极表面和截面的sem图像,eis测试分析了电荷转移电阻,xps测试分析了电极表面的产物。...开始在80℃温度下观察循环过程中的电池参数,如图1,填充有标准电解质和1%vc电解质电池的电压分布不同,且具有不同的初始电压;在高初始电压下,电荷转移电阻会增大。

      来源:发酵环保化工知识圈2018-04-08

      82.7% ; 在0.1mpa下对0.5% 的料液超滤浓缩,浓度提高了4.9倍.纳滤膜浓缩纳滤,是操作压力和分离效果处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分离原理主要近似机械筛分,同时纳滤膜本身带有电荷也起到了截留的作用

      高容量 价格低 锂硫电池技术研究风头正盛?

      来源:科学网2018-04-08

      由此获得的带正电荷的锂离子移动到电解液中。在为从手机到特斯拉汽车的诸多设备提供动力后,电子最终回到通常由不同金属氧化物混合而成的阴极。

      如何解决全固态电池中界面问题?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4-08

      固体电解质/电极界面存在难以充分接触、组分相互扩散甚至反应及形成空间电荷层等现象,造成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内阻急剧增大、电池循环性能变差。

      人造活性物SEI膜高效抑制金属枝晶生成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8

      通过在碱金属表面沉积活性层不仅可以保护金属表面,同时还可促进电极的电荷快速转移。修饰活性sn层后,金属锂和钠负极仅仅界面电阻都急剧减低,而且与电解液的交换电流变得更高。

      厦门大学合成具优异性能负极材料——石墨烯包覆ZnO-Mn-C纳米片组装空心微球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4

      图4.氧空位引起电荷转移现象的理论计算及其对循环过程中电子和离子迁移扩散的加速作用。...如图4所示,作者通过dft模拟计算了样品内部氧空位引起的电荷转移现象,并指出氧空位引起的面内局域电场有利于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扩散迁移,能够提高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和高倍率循环性能。

      技术文摘|烟气除尘技术评述

      来源:中国炼铁网2018-04-02

      粉尘的荷电性质:由于天然辐射、离子或电子附着,尘粒之间或粉尘与物体之间的摩擦,使尘粒带有电荷。粒子的电荷性对纤维层过滤及静电除尘是很重要的。

      物尽其用:(002)晶面侧边富集MoS2纳米带作为高效锂离子负极材料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2

      最后,作者也通过机理分析发现,基于这种结构的赝电容行为可以提高锂离子和钠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电荷转移速率,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和高-低温循环性能。...纳米带的综合性能优于非定向排列的m-mos2纳米片;2) 转化温度升高可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例如700 ℃硫化的mos2纳米带拥有最高的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500mah/g),更好的倍率性能,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

      新的设计原则为锂离子电池提供更优质的电解质

      来源:材料科技在线2018-03-30

      研究人员发现,声波能够穿过固体材料,通过声音振动可以揭示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如何通过晶格移动 ,以及它们如何在电池中实际的工作原理。...当带有负电荷的电子从电池的一极流向另一极(从而为装置提供电力)时,正离子以另一种方式流过电解质或夹在这些极之间,以完成流动。

      颠覆锂离子电池?新型“质子”电池解读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3-30

      h元素的原子核中仅有一个质子,原子核的外有一个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当h原子失去电子后就成为一个带有一个正电荷的裸露质子,其重量仅为li+的1/7,可以说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化学电池的载流子。

      Energ. Environ. Sci.:用于Li-CO2电池中高性能CO2电极的锰金属-有机框架

      来源:新能源前线2018-03-29

      然而,大多数现有的电极难以有效(高放电容量)和高效(低电荷电位)地转换co2。...其中,mn2(dobdc)在50 ma g-1下达到18022 ma hg-1的显著放电容量,而mn(hcoo)2即使在超过50次循环200 ma g-1下也能保持4.0 v的低电荷电位。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8-03-28

      简单来说,bms的工作包括:防止电动汽车过度充电、过度放电、控制动力电池组温度、控制动力电池组电荷平衡、监测电池组异常、评估动力电池组剩余电量等。其中主要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因素在于电池的温度。

      机械压力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3-28

      对循环后正极(下图a)和负极(下图b)进行eis分析可以看到发现循环导致的锂离子电池内阻的增加主要来自正极和负极的欧姆阻抗和电荷交换阻抗的增加,以及负极的li+扩散阻抗的增加。

      来源:盖世汽车2018-03-27

      该款锂空气电池的关键之处在于其阴极,带负电荷的电极允电子进入电池内,将氧气从空气中抽离出来。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22

      最后,作者通过拉曼与微分电化学质谱(dems)进一步确认了反应路径,也通过表征极片形貌和阻抗变化发现mofs材料对于放电产物li2co3沉积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且能有效提升其界面电荷传导,有助于提高电池的高效性和可逆性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方法及VOCs分析仪检测仪器解析

      来源:新泽分析技术2018-03-19

      检测器捕捉到离子化了的气体的正负电荷幵将其转化为电流信号实现气体浓度的测量。气体离子在检测器的电极上被检测后,很快会电子结合重新组成原来的气体和蒸汽分子。

      来源:可再生能源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2018-03-19

      ,形成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内可以产生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并积累,从而在其两端闭合时便产生电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光伏电池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它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是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单元,光伏电池特有的电特性是借助与在晶体硅中掺入某些元素(例如磷或硼等),从而在材料的分子电荷里造成永久的不平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