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结果1736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8-23

      车网互动(v2g)是指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电网进行能源与信息互动,可将新能源汽车电池作为电网中的灵活性资源,通过资源聚合,既作为可控负荷,同时又作为分布式储能,发挥“电力海绵”作用。

      吉林白城:在能源领域参与筹建1—2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联盟

      来源:白城市人民政府2023-08-11

      开展汽车尾气排放监测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应用。...开展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在贸易结算、乡村振兴、新能源、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新建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尽快填补我市量值传递空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09

      任志刚坦言,我国新能源汽车已推广多年,近年汽车电池将迎来一波退役高峰。“中国铁塔作为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的主要企业之一,未来还会布局分布式风光储能,利用微电网同新型能源体系配合。”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8-09

      拟投资10亿元,用地120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汽车换热器系统类产品,年产值达12亿元,年税收4800万元。

      来源:能源新媒2023-08-04

      一方面,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本土企业正在积极建设超大规模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能力。...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强大基因,中国新能源汽车大多在智能网联和车载软件方面相较欧洲新能源车型具有、领先优势。

      大众汽车联合小鹏汽车 哪些电池企业将受益?

      来源:电池中国2023-08-01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电池供应商共有4家企业。...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的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35.1%,而这中间尤以电动汽车为主。与此同时,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合众、奇瑞、上汽、长城等众多中国车企电动汽车出口飙升,在全球市场表现抢眼。

      欧洲《新电池法》明年7月大考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怎么办?

      来源:能链研究院2023-07-28

      这意味着,在明年7月全产业链碳足迹强制要求“公示”前,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还有很多门课要补上,甚至出口欧洲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可能成为成本转嫁的对象。...而且针对电动汽车电池所涉材料规定了强制性最低回收含量水平,钴的含量最初设定为16%,铅的含量为85%,锂的含量为6%,镍的含量为6%。二是提供电池碳足迹声明和标签。

      来源:滨州市科学技术局2023-07-25

      面向建筑、交通、材料、农业等关键领域,开展绿色低碳科技攻关,重点推动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技术创新,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

      欧盟《电池法》对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立法启示

      来源:能源新媒2023-07-18

      2020年3月更新的新《循环经济行动计划》,还将新能源汽车电池列入循环经济七条价值链之一,提出将制定电池回收的有关法规,确保有价值材料的回收、推动电池生产信息透明化及延伸生产者责任等内容。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7-0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外媒报道,丰田汽车考虑开始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车辆及动力电池产能双双扩大,这可能意味着丰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新的动作。

      6GWh!时代广汽动力电池二期扩能建设项目落地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7-07

      项目设计年产新能源汽车电池6gwh。本次扩建完毕后,时代广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和 ctp 电池包产品产能由原来12gwh/年增至 18gwh/年。

      来源:电池中国2023-07-06

      国际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到133 gwh,同比增长38.6%。...碳中和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狂奔。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007.33万辆,较2021年同比增长56.37%。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06

      同时,各国还应该制定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标准和要求,提供资金支持和简化审批程序有助于增加电池原材料供给。...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最新报告指出,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迅速增长,到202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到2040年,将突破7亿辆。

      特来电推“充电型微电网”产品——特微网 已在全国投运近300座

      来源:特来电2023-07-06

      据了解,针对企事业园区等场景,特来电在2022年发布了“充电型微电网”产品——特微网,该产品由微网箱变、光伏雨棚、充电终端等多个部分组成,能够100%消纳光伏发出的新能源电,同时也能借助电动汽车电池的移动储能和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储能资源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7-04

      它既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又能实现汽车电池反向为电网供电。能够解决不同车型、不同功率等级间兼容性差,全负载范围内充放电效率低的问题,实现宽负载范围内功率高效传输。...日前,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投入应用。据介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放电系统成套技术及设备的额定功率为11千瓦,充电用时与同功率有线充电技术基本没有差距。

      BMS企业力高新能IPO获受理!冲刺深交所创业板!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29

      招股书显示,力高能源本次发行不超过13775087股,拟募资73478.63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控制系统研发及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升级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前十大新能源物流车厂商中的 7 家,主要应用在包括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奇瑞新能源、合众汽车等知名汽车厂商新能源车型中。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28

      电动汽车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一)对电力供应和投资带来的影响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按平均每辆车电池功率60千瓦计,则全国电动汽车电池功率近8亿千瓦。...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不断更新,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在持续增高,由于充电价格极低,激发了民众和企业购买电动汽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现行充电电价政策对电力行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来源:国务院2023-06-27

      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中国是全球动力电池强国,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打破新能源汽车是否绿色环保的质疑,引领全球动力电池产业转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巩固产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法规要求电动汽车电池与可充电工业电池计算产品生产周期的碳足迹,未满足相关碳足迹要求的,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核心技术、产业规模、成本价格方面取得先发优势。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3-06-25

      组织新能源汽车“进商场”、“进乡村”,便利市民选车购车。建立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评估平台,建设新能源二手汽车检测中心。完善充换电、加氢等配套设施,搭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