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捉技术”相关结果122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力求生产最低价“蓝氢”作为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阿联酋希望通过碳捕捉、封存和应用(ccus)技术扩大“蓝氢”生产规模。...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部长兼adnoc首席执行官sultanaljaber表示,“凭借我们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碳捕捉能力,我们能够跻身全球成本最低、产量最大的‘蓝氢’生产商之列。”

      来源:cnbeta2021-01-22

      当地时间周四晚些时候,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通过twitter宣布,为了鼓励大家努力研发碳捕捉技术,自己将“捐赠1亿美元,用于奖励最佳的碳捕获技术”。

      2021年氢电行业10大预测

      来源:势银氢电产业聚焦2021-01-19

      ▲ 发改委普通光伏电站上网标杆电价图片来源:势银(trendbank)十四五规划、“碳中和”目标又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铺垫了道路,传统煤化工、石油炼化行业要想减排,除了大力发展碳捕捉技术和应用外,在工艺原料源头采用可再生能源氢气代替传统煤造气或煤气化工艺未来可能是个趋势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1-01-05

      一是提能效降能耗,尤其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二是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比例;三是增加碳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主要是森林碳汇,并努力研发碳捕捉技术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1-01-05

      一是提能效降能耗,尤其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二是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比例;三是增加碳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主要是森林碳汇,并努力研发碳捕捉技术

      四院士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0-12-22

      第一要提能效降能耗,尤其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第二是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第三是增加碳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主要是森林碳汇,并努力研发碳捕捉技术

      1200GW不是天花板 3000GW风光装机保有量完全可能实现!

      来源:SOLARZOOM光储亿家2020-12-15

      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看来,2060碳中和的最终实现方法不仅仅是风光储和植树造林,还包括节能减排、限制能源消费、碳捕捉技术。...这其中包括了发展hjt电池技术(从而在同等w数下,可以提升5-12%的发电量),发展双面组件、跟踪支架,也包括了电站运维的精细化。

      来源:无机盐工业2020-12-11

      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目前,发达国家主要以co2的捕获与地质埋存作为co2减排的手段。...本文概述了近十几年国内外的ccus技术,尤其是二氧化碳的矿化技术以及利用海水中矿物离子——钙镁离子进行碳酸化固碳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0-12-07

      carbon2chem碳捕捉技术。...四是辅助工艺方向,包括soec/高温蒸汽电解(hte)、氢气和固体碳的天然气热解转化(焦炭床反应器)等制氢技术和利用固体吸附剂的碳捕捉技术

      2060碳中和=风光储电力100%替代化石能源发电么?

      来源:SOLARZOOM光储亿家2020-09-25

      (5)利用高技术含量的“碳捕捉技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的地下场所。...(2)碳中和好像不是化石能源用量为0,而是用碳捕捉平衡排放,最原始的捕捉是植树造林。(3)100%不可能的,必须得上核电。储能改变不了低密度能源的本质。(4)碳中和=所有发电能源都是新能源吗?

      来源:高工氢电2020-09-18

      彭苏萍说,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两方面考虑,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十分高,生物制氢则不但成本高,而且环境污染一点也不比煤制氢小。如果碳捕捉技术普及,其实煤制氢、化工副产氢可能是中国发展氢能的一个依靠。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0-09-09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e small dat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新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不需要大型设备,可以在室温和压力下工作。...这样的“电振荡吸附”技术,不需要泵送流体,也不需要提高或降低温度或压力,二氧化碳最终会在固体醌电极上形成一个易于分离的附着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但化石能源面临着碳排放问题,未来碳捕捉技术有望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也会增加制氢成本。“低成本制氢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指出。现实是多数制氢成本方式还不具备竞争力。...“技术瓶颈是导致氢能产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特别是氢储运、燃料电池及电解技术均亟待突破。”彭苏萍说。总体上看,国内氢能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氢能<mark>技术</mark>发展趋势

      来源:汽车文摘2020-02-03

      在未来10~20年内,煤气化制氢仍会是是制氢的主要方式,并通过ccs(通过碳捕捉技术,将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ccus(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12-03

      如果将煤制氢技术碳捕捉技术配套使用,减少碳排放,那么综合成本将与天然气制氢成本相当,大约11 ~ 17元/kgh2。...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经理何广利对《中国科学报》说,“按照现有的储运技术,把氢气装好运出300到400公里,花费就已经赶上了制氢的成本。”

      来源:能源舆情2019-09-17

      其副总经理米树华先生表示,“这些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可以降低发电机组的碳浓度,指引着我国未来战略规划的新兴发展方向。”...借助碳捕捉和储存技术(ccs),我国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亿余吨,不到37美元/tco2成本随之减少。对于一些燃煤电厂来说,这一数字可低至25美元/tco2。css技术重获全球关注。

      全球19个地区的氢气来源途径与氢能应用领域

      来源:能链2019-08-12

      上表中,国内主要依靠工业副产品和焦炉煤气产氢,甚至成本极高的水电解制氢,而在全球范围内,天然气重整制氢和水电解制氢是未来的主要制氢方式,中国想摆脱能源掣肘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就得大力发展水电解制氢和碳捕捉技术

      <mark>碳捕捉</mark><mark>技术</mark>纲要2018

      来源:ERR能研微讯2019-07-01

      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正在实施碳捕捉研发计划,以开发下一代先进的二氧化碳捕捉概念。...下表列出了本简编中概述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这些技术是在doe/netl外部研发项目下开发的。

      刘坚、钟财富:氢能供应链经济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19-04-19

      虽然未来碳捕捉技术有望解决co2排放问题,但也会增加制氢成本。此外,化石燃料制氢技术生产的气体杂质成分多,如果要应用于燃料电池还需要进一步的提纯,增加纯化成本。...在各类制氢技术路线中,化石燃料制氢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等优点,但也面临碳排放量高、气体杂质含量高等问题。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18-12-19

      脱硫脱硝,以及碳捕捉技术、清洁煤技术等的应用,也让传统煤电实现了从低效到高效,从高污染排放到低污染排放的跨越,传统的黑老大,也在悄悄地改姓易名,变“绿”变“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