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0-01-07
;具有高附加值的人造石墨和高端天然石墨、硅基负极材料等占总体市场规模份将逐步加大,2019年人造石墨在负极材料中占比由2018年的72提高到75%;随着行业竞争加大,国内主流负极材料企业基本上都有在扩充产能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12-06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工信部公示拟公告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第四批企业名单,负极材料企业江西紫宸科技、电解液企业湖北九邦新能源、储能电池企业山东威能环保电源、路华能源科技等9家企业在列。
来源:鑫椤资讯2019-12-02
2019年1-6月国内在统计的负极材料企业产量为13.7万吨,同比增长45%。...产量持续增长据鑫椤资讯统计,在统计的15家锂电负极材料企业产量为13.7万吨,同比增长45%。尽管自5月中下旬开始动力电池市场遇冷,但负极材料市场受影响程度与其他材料相比要小。
来源:高工锂电2019-11-14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三年,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这对二三线负极材料企业而言,经营压力无疑加大,其需要提前谋划出路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11-08
翔丰华是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先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产品应用于包括动力(电动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3c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9-05
在81家企业中,有45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锂电池企业占比26.7%,上游原材料企业占比31.1%,正极材料企业占比11.1%,负极材料企业占比4.4%,电解液企业占比2.2%,隔膜企业占比8.9%
来源:高工锂电2019-09-02
负极材料环节,杉杉股份与中科电气的负极材料产品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迹象,高工锂电注意到,为了提质降本,负极材料企业纷纷扩充产能且向上游石墨化加工产业延伸,通过产能扩充和制造工艺提升等方式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来源:高工锂电2019-08-15
受益于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拉动,2018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和产值同步提升,带动负极材料企业出货量增长。...石墨化占负极材料成本50%左右,通常以委外加工形式。而为了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升产品盈利能力,负极材料企业都将自建石墨化加工工序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布局。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8-02
分领域来看,冲刺ipo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设备和材料领域,其中设备企业有8家、正极材料企业有4家、负极材料企业有4家、锂电池企业只有1家。
来源:高工锂电2019-07-25
其中设备企业7家、正极材料企业3家、负极材料企业2家、碳纳米管企业1家、铜箔企业1家。设备企业是当前锂电企业ipo团队的主力。
来源:电池中国2019-07-15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为25.28万吨,其中前8家负极材料企业产量为18.87万吨,占中国负极材料产量的约74%;前3家产量占总产量的44.66%。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6-03
本文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 微信公众号 id:weixin-lddsj据不完全统计出负极材料企业厂商的项目投产情况,发现较多陌生企业。2019年一季度负极材料项目投资涉及金额超过了40亿元。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5-07
净利润为负的企业共有14家,其中锂电池企业有4家、上游钴锂材料企业有3家、正极材料企业有2家、负极材料企业有2家、隔膜企业有2家、设备企业有1家。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9-02-21
未来三年,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这对二三线负极材料企业而言,经营压力无疑加大,其需要提前谋划出路
来源:高工锂电2019-02-20
,较2017年提升4个百分点;2)负极材料企业布局上游石墨化和多地建厂成为趋势。...ggii认为未来三年,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这对二三线负极材料企业而言,经营压力无疑加大,其需要提前谋划出路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02-02
以下为正极材料企业名单1.0版本(注:排名不分先后)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96家负极材料企业。...以下为负极材料企业名单1.0版本(注:排名不分先后)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99家隔膜材料企业。
来源:江苏经济报2019-01-31
据初步统计,江苏省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动力电池(电芯和pack)企业35家,正极材料企业14家,负极材料企业4家,隔膜企业5家,电解液企业3家。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12-24
拥有10多家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包括国能电池、中信国安盟固利、波士顿电池、普莱德电池、当升科技、天津银隆、天津力神、天津捷威动力、天津中聚、河北银隆、神州巨电、芯驰光电、风帆等为代表的动力蓄电池及正负极材料企业
来源:高工锂电2018-12-07
尽管中科星城、璞泰来、正拓新能源、斯诺等负极材料企业都有扩产需求,但可以发现,石墨化加工产能成为这些负极材料企业今年争夺的重点。与前两年,石墨化寻求代工的局面变化非常大。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11-19
翔丰华等负极材料企业。...事实上,在参股集能新材料之前,为保障旗下子公司中科星城的负极材料石墨化产能的供应,削弱第三方石墨化代工的成本影响,中科电气已于2017年收购了石墨化加工企业格瑞特10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