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浓度”相关结果1609
      我国碳卫星实现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来源:新华网2022-10-27

      “仅凭二氧化碳要素的观测,难以区分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源于人为排放还是自然过程。”...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东旭说,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而这一过程会同步排放二氧化氮,因此,通过对二者的同步监测,就可以有效计算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0-26

      森林碳汇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ccer林业碳汇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经营、灾害防治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徐州市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26

      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pm2.5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90.9%,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到5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10-26

      在与本溪热电厂合作开展的固定污染源碳排放在线监测试点建设工作中,辽宁电科院采用矩阵原理和流量浓度时间差异算法,提出尾部烟道二氧化碳直接采样方案,同时规划构建燃煤电厂二氧化碳监测模拟试验台,实现对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的在线精准监测

      非凡十年·能源发展成就报告——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25

      目前,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清洁取暖面积达到了15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73.6%,累计替代散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超过1.5亿吨,对降低pm2.5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7.53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近9%提高到2021年的超过14%,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20.7亿吨、40万吨、45

      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非凡十年·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2-10-25

      目前,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清洁取暖面积达到了15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73.6%,累计替代散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超过1.5亿吨,对降低pm2.5的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到7.53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近9%提高到2021年的超过14%,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达20.7亿吨、40万吨、45

      来源:董战峰2022-10-25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协同减排了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co2)。碧水保卫战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全国水质优良水质(ⅰ-ⅲ类)水体比例为84.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5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87%,改善速度在世界大气污染治理进程中也史无前例。长三角已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臭氧浓度上升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双碳背景下煤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0-24

      煤炭行业甲烷回收利用水平不高,浓度高于8%的瓦斯已经获得广泛应用,而浓度低于8%以及乏风的利用则成为实现矿井瓦斯综合利用的关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其最大人为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来源:新华网2022-10-21

      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到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率达到了87.5%;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示范项目在中国建材集团投运

      来源:凯盛集团2022-10-18

      该项目集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能力为年产5万吨液态二氧化碳,首次采用变压吸附耦合吸附精馏的创新工艺,以玻璃熔窑烟气中35%浓度二氧化碳为原料,经烟气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精馏和液化,制成纯度为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2022-10-18

      这与能在大气中留存300到1000年的二氧化碳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也正是巨大的机遇所在——现在采取行动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并因此减缓大气总体变暖的速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称unep)指出,大气中甲烷的浓度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已经翻了一番还多,并且目前的增长速度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的。

      来源:中国石化2022-10-13

      多年来,中国石化持续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推进二氧化碳源汇匹配工程实...2014年,广州石化率先应用锅炉“超洁净排放”技术实现脱硫脱硝除尘等,让过去运行忙碌的高耸烟囱不再冒烟;上海石化实施精益管理,提前3年达到上海市对化工园区vocs浓度的最严环保标准,打造化工企业保卫蓝天样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13

      稳步推进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和评价;配合做好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推动碳排放交易企业按时完成清缴履约。...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9%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不超过29.8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近岸海域水质优良

      来源:厦门生态环境2022-10-11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优于98.9%,细颗粒物(pm2.5)浓度低于18.4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保持前列。...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能力。(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耗项目,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03

      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建设。(四)聚集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幅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控制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9-30

      加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管控,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积极推进低碳和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州政府负责落实。...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目标;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6.3%,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1微克/立方米。

      中国气象局发布《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9-30

      2020年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为414.3±0.2 ppm、1944±0.7 ppb、333.8±0.1 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二氧化碳浓度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2-09-28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和监管制度。 (二)促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到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地级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33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8%,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7.3%,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2-09-28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和监管制度。(二)促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到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地级城市细颗粒物(pm_2.5)浓度下降至33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8%,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7.3%,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2-09-27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和监管制度。(二)促进区域绿色协调发展。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区域绿色协调发展。...到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地级城市细颗粒物(pm_2.5)浓度下降至33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8%,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7.3%,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