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能产业十三五”相关结果549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30

      站在2020年年尾,回首我国储能产业十三五”发展历程,“中国速度”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好注脚。...最后,储能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固然有产业发展初期基数较小、增长速度易于爬坡的客观原因,但从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同样功不可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12-29

      12月22日举行的202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能源供给革命,供给能力和质量大幅提升,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终保持在80%以上。...我国将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加快推进储能示范项目建设,通过降成本、建机制、强技术、扩规模等举措,切实走出储能商业化应用的新路子;按照灵活调节机组标准建设煤电项目,加快推进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12-23

      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要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按期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福清核电5、6号机组等重大项目。...其中提出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加快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12-23

      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加快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要深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煤矿绿色生产开采和智能化建设。...“十三五”能源发展成绩单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12-23

      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要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按期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福清核电5、6号机组等重大项目。...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加快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要深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煤矿绿色生产开采和智能化建设。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12-22

      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要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按期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福清核电5、6号机组等重大项目。...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加快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要深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煤矿绿色生产开采和智能化建设。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12-22

      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要稳步推进水电核电建设,按期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福清核电5、6号机组等重大项目。...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储能产业,加快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要深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煤矿绿色生产开采和智能化建设。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0-11-16

      part 1主持人裴哲义:苏处长,您参加了“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起草了三年行动计划大纲,包括源网荷储一体化指导意见。请您结合“十四五”规划,谈一谈“风光水火”与“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情况。...会议最后进行了以“风光水火储”与“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建设”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专家们围绕“十四五”时期全面实现储能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面临的关键难题,从储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本体、应用实践研究、政策机制、市场前景展望等多维度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0-11-13

      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进行了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的革命。...本次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承办,会议主题聚焦“储能创新应用促进多源融合发展”。

      解读|国家能源局首批储能示范项目公示

      来源: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0-11-12

      相关阅读:八个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评选过程及未来工作重点(附项目详情)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示范项目名单发布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示范项目名单十三五时期,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不完全统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10-20

      从2016年6月开始,平高集团以国家电网公司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十三五”电网发展合作框架战略协议为基础,积极培育储能项目发展,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的创新发展道路。...近年来,平高集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电工行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储能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开拓储能市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索英电气欧阳超:在新能源富集区建规模化储能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9-28

      十三五”末到“十四五”,2025年以后新能源装机将有4-8亿,达到46%。这是一个新消息,9月22日习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达到峰值,2060年碳中和,这个目标对我国来说很有挑战。...——索英电气欧阳超9月28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在青海西宁举办“2020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会议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发展路径探讨”,围绕国内重点区域特别是青海支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现有机制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雷祥:专门成立能效与储能处助推<mark>储能产业</mark>更高水平发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9-28

      二是完善储能产业标准体系。...总体上来看,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商业化初期,储能对于能源体系转型的关键作用初步显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正在由纸面走向现实。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9-22

      2019年,中国的储能产业在调整中前行,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2.4吉瓦(含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储热),同比增长3.6%。...孟祥峰:储能产业经过了十年的探索发展,技术上已具备规模推广的条件,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模型和商业模式的问题。同时,在电化学储能的应用推广上,还存在体制机制上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9-21

      十三五”期间,已经完成立项的包括新型储能器件、100兆瓦时新型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兆瓦级飞轮及动力电池规模化梯次利用等9个项目重点研发计划。...(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井然)标准体系建设是储能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一环2018年以来,国内外频发的起火事故给正在起步的储能产业浇了一盆盆冷水,也让储能的安全问题成为舆论焦点

      原国网山西电力调度中心赵俊屹:“新能源+储能”融合技术在大电网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8-30

      ——原国网山西电力调度中心赵俊屹2020年8月26-28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已经超常规,史无前例,中外罕见,截止到目前我们新能源发展已经到了4.5个亿,在全国的20个亿的总装有4.5亿已经超过20%,在我们消耗的电力能源中占比已经提前实现十三五的目标达到15,今年年底能超过

      低碳院缪平:大容量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侧的应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8-27

      “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聚焦于储能设备的开发, “十二五”期间聚焦储能系统的集成,“十三五”期间,人们开始聚焦储能业务模式的研究,储能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低碳院缪平2020年8月26-28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储能发展历程(中)

      来源:大同日报2020-08-20

      本文通过对储能产业、储能政策、储能产品、储能企业、储能应用等方面梳理,再现了储能发展历程。2020年政府推动储能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2017年10月,《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目;研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主要储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8-14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尽管我国电力系统中灵活性资源匮乏,但可再生能源当前的规模和体量尚且能够通过灵活性的火电机组、抽水蓄能等进行调节。...2019年,储能产业入冬。市场的寒潮固然令人失落,但储能产业仍然在寻求商业化的突破口。2019下半年,储能项目逐渐向电源侧转移。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8-14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尽管我国电力系统中灵活性资源匮乏,但可再生能源当前的规模和体量尚且能够通过灵活性的火电机组、抽水蓄能等进行调节。...2019年,储能产业入冬。市场的寒潮固然令人失落,但储能产业仍然在寻求商业化的突破口。2019下半年,储能项目逐渐向电源侧转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