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汽车涨价”相关结果625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6-07

      反观需求,受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影响,锂电池行业对锂产品的消耗逐年增长。招商银行研究报告预测,因为强力的电动车需求支撑,碳酸锂价格很难再出现过去一样的大幅回落。...此前有消息称,下游企业“抱团”抵制碳酸锂涨价,价格在50万元以上拒采。电池企业内部人士表示,这一态度并未发生变化。一季度以来,澳洲锂精矿供应商产量普遍低于预期,全年锂精矿供需紧张难以缓解。

      来源:中工汽车网2022-06-20

      截至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链仍处于供需关系紧张的状态,各类锂电池材料持续涨价,而锂电池的需求依然在持续增长中。...2022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锂电产业各环节需求也持续强劲,为抢占发展先机,不少新能源企业争相拓宽融资渠道,相继启动ipo,进程不断加快。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5-23

      2021年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13.13%,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124.84%;天力锂能2021年营收16.63亿元,同比增长33.76%,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48.55%.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的繁荣

      来源:电池中国2022-05-20

      但是估计三季度在汽车下乡等政策刺激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回暖。另外,我们看4月和5月汽车产销量,新能源汽车下跌并没有燃油车那么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19

      储能行业目前处在市场规模化爆发前期,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同背景的各路企业入局,做风机、光伏、汽车等起家的统统涌入,技术背景、根基等前期积累的不同导致储能产品良莠不齐。...“相比传统能源的资源属性,新能源是技术驱动型而非资源依赖型产业。风机、光伏、储能系统的定价权如果过度依赖上游原材料,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很难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19

      对此,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表示:“目前,新造车企业收缩车主权益的做法本质上是企业在承受疫情、原材料涨价、补贴退坡等压力下减少成本支出的行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指出,新造车企业之所以纷纷收缩此前给予车主的权益,主要还是为了控制成本、减少亏损。

      科大智能:2021年实现营收28.89亿元 同比增加5.50%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2-05-18

      2021年,科大智能营业收入较上年度有一定幅度增长但较预期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受芯片供应紧张、大宗材料涨价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科大智能综合毛利率水平略有下降,同时公司加大了对新能源领域内的研发和市场投入

      来源:高工锂电2022-05-18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120万辆,同比增长超1倍。4月虽受疫情、新能源汽车涨价等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环比下降超3成,为近十年同期月度最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17

      储能行业目前处在市场规模化爆发前期,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同背景的各路企业入局,做风机、光伏、汽车等起家的统统涌入,技术背景、根基等前期积累的不同导致储能产品良莠不齐。...“相比传统能源的资源属性,新能源是技术驱动型而非资源依赖型产业。风机、光伏、储能系统的定价权如果过度依赖上游原材料,不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很难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2-05-17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三次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如果以2015年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节点,按照动力电池约5年-8年的使用寿命推算,第一波动力电池退役潮将在今年和明年正式进入高峰期。

      来源:电池中国2022-05-13

      根据中信证券预测,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720gwh,2020-2027年cagr将达到44%;到2027年储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212gwh,2019年-2027年cagr 将达到

      来源:央视网2022-05-12

      这个“五一”小长假,多地4s店和商圈卖场的反馈表明,很多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涨价预期下加速了购车进程,“买涨不买跌”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规则。业界认为,这和新能源汽车主要对应换购需求有关。

      来源:高工锂电2022-05-12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2020年q4新能源车市向好,动力电池材料产能开始出现不足。2021年q2之后,动力电池材料产能才得以释放。...综合来看,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各环节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态,共同围绕既定的目标相互配合,才能适应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12

      工信部此前先后发布了三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即业内俗称的动力电池回收“正规军”,目前仅有41家。...一拥而上抢市场并不理智回收电池材料涨价促使企业纷纷涌入。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达2.44万家,同比增长63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5-11

      部分业内人士将新能源汽车涨价的矛头对准了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包括小鹏、理想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ceo都曾公开表示:动力电池涨价已“超出想象”,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幅度非常离谱。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09

      此外,今年以来,不少热销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历了两轮涨价,由于新车交付受疫情影响延期,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著提升,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都在提高,故障率在下降,新能源汽车使用越来越方便,体验越来越好,对于新能源二手车市场都是利好消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09

      新能源汽车涨价可能性小虽然短期内车企产能受限制,对上游电池的需求减少,但长期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场需求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09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近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尽快回归理性

      2022第一季度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供需追踪

      来源:高工锂电2022-05-06

      2019-2022q1中国六氟磷酸锂季度均价(万元/吨)资料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2年4月4、疫情对新能源产业链影响有限,q2市场行情有望恢复,核心材料价格持续下降受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供应紧张

      电解液及其材料的降价风波要持续多久?

      来源:鑫椤锂电2022-04-28

      2022年年初,电池材料涨价,电池厂持续承压,为获得利润空间,电池厂及下游新能源汽车纷纷开启涨价模式并向上游电解液端施压降本。溶剂市场供应充足,首当其冲承接来自下游电池厂的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