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国碳排放”相关结果约11000+
      广东省2024年度<mark>碳排放</mark>损失分配方案:有补偿补贴计划发放50万元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5-03-12

      广东省环境厅2025 年 3 月 10 日2024年度广东省碳排放损失分配方案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为做好我省2024年度碳排放管理和交易损耗分配工作,制定本方案。

      《广东省2024年度<mark>碳排放</mark>配额分配方案》发布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5-03-12

      新增控排企业原则上按上一年度报告排放量发放预配额。如有纳入全国碳市场自备电厂的控排企业,预配额应扣减纳入全国碳市场自备电厂的排放量。控排企业可视需要购买有偿配额。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12

      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够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围绕电网防灾减灾、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联合科技创新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接受了本报采访。记者: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条件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力保供的重要因素。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2

      三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不健全,碳定价对绿色低碳企业的激励作用有限。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单一、碳配额管理方式较为宽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刚重启,碳市场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优先将碳排放量大、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数据质量基础好的行业纳入碳市场,根据“成熟一个、覆盖一个”的原则,稳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2

      二是出台全国性绿电抵碳政策,充分体现绿电价值。加快实现绿电绿证与碳排放、碳足迹的衔接,明确绿电绿证在碳市场中抵扣碳排放的方式,在法律或政策中明确企业碳排放核算时可通过购买绿电绿证抵扣碳排放

      来源:能源新媒2025-03-11

      又由于绿电、绿证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政藩篱,导致绿电的碳减排量无法直接抵扣企业碳排放配额,企业无法通过绿电消费降低碳成本。这种"绿色投入零实际回报"的机制缺陷,削弱了企业的绿电需求。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3-11

      另外,中国能建补充说明“全绿色电站基地”指基地全部是新能源绿电,全过程无环境污染、无二氧化碳排放。...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24年9月点亮投运,一次性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数据中心场地基础设施认证,获颁国标最高等级——增强级(gb501742017a级)证书,被确认为华为全球样板点,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

      目前已发布的<mark>全国</mark><mark>碳排放</mark>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有哪些?

      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5-03-11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政民互动常见问题中,就“已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有哪些?”...钢铁行业(cets—vg—03.01—v01—2024)》等8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1

      在黄海威看来,实现能耗下降目标,需要从加快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三重维度发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来源: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2025-03-11

      以氢能重卡为例,与传统柴油重卡相比,氢能重卡采用以氢气为动力来源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排放物只有水,真正实现了零碳排、零污染。据测算,每辆氢能重卡每年至少可减少碳排放120吨。...浙江、山西、新疆、河北……截至目前,全国多地已投用近500辆搭载鲲华科技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车辆。近500辆氢能车辆已加氢近3900吨,总运行里程累计超过3800万公里,总减碳量合计逾4万吨。

      来源:山西省国资委2025-03-11

      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零碳园区”政策带动下,部分省份和煤炭企业积极开展“零碳矿山”示范建设,以期通过清洁能源替代、设备节能降碳、瓦斯利用减碳、生态增汇固碳以及采空区碳封存等手段,实现煤矿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煤炭行业要切实贯彻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同时,社会各界要协同发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科技支撑、市场驱动的良好格局,促进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战略顺利实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5-03-11

      将区域碳市场纳入门槛从年温室气体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考虑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围进度和碳排放双控目标,研究进一步降低区域碳市场纳入门槛。6.稳步扩大覆盖范围。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5-03-11

      加快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稳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碳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扩大绿电绿证交易。...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占全国16.5%。出入境人次增长45.6%、占全国39.3%,外国人入境数跃居全国城市第二。15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到访深圳。——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突破绿证困局  刘汉元代表建议完善绿证体系及碳足迹计算规则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3-11

      正因如此,国家多部委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等多份文件,均提出了强化绿证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的应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11

      提升新能源高比例接入承载能力;试点零碳园区配电网改造,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落地;优化清洁能源服务机制,推广绿色通道服务模式,提供全周期技术咨询;构建智慧供应链平台,实现碳足迹实时监测、物流路径优化,降低全环节碳排放...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洁。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综合整理2025-03-10

      碳排放的精准计量需要统一的标准,构建全国统一的碳排放管理和核算云平台,建立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完善碳排放相关标准、计量、认证体系建设工作,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应用,逐步强化地市级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5-03-10

      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28.4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86.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7.56万吨。2、46.7gw!2025全国各地重点海上风电项目清单出炉!3、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重大签约!

      来源:中国华能2025-03-10

      2025年开春,北方公司已集中开复工建设新能源项目10个,其中光伏450万千瓦、风电270万千瓦,预计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耗用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推动建设上都、魏家峁、达电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填补了全国“风火储”打捆外送大型能源基地项目开发的空白,全国首批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项目

      县域垃圾处理新标杆:年减碳3.5万吨,衡燃科技如何让农村固废‘变废为宝’?

      来源:衡燃科技2025-03-10

      每年资源化处理秸秆、畜禽粪污等种植、养殖废弃物约6万吨,预计每年可减少约3.5万吨碳排放,配套的烟气处理、废水收集等环保系统,有效控制了二次污染。...2024年,tfb气化焚烧技术应用于县域场景,乳源县域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以下称乳源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也是全国小型垃圾焚烧示范试点项目。

      来源:中国能建国际集团2025-03-10

      7%,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60万吨,显著提升当地供电能力,优化电力结构,惠及当地百万居民。...吉瓦风电项目是中国能建在中亚地区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由巴什和赞克尔迪两个500兆瓦的风电场组成,总装机容量1吉瓦,包括158台单机容量6.5兆瓦的风机,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5.9亿千瓦时,相当于乌兹全国年发电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