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聚变”相关结果1115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4-04-16

      大力推进核能科技创新和综合利用,本质安全度更高的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已在国内外规模化建设部署,“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有望于 2024年内建成投运,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已率先投入商运,小型模块化堆、快堆建设稳步推进,核聚变技术创新研发不断取得突破

      来源:国资小新2024-04-15

      作为清洁、稳定的能源,核能在过去半个世纪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低碳电力,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核能也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4-10

      热堆和快堆同属核裂变能,而聚变堆属于核聚变能。热堆和快堆本质上使用的都是天然铀。通过热堆和快堆的组合发展,让核燃料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有限铀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而支撑核裂变能千年尺度的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10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的70%被海水覆盖,所以核聚变的原料就相当于是取之不尽的。”这是2018年《中国能源报》记者在某次北京科技活动周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项目展区所听到的信息。

      来源:中核集团2024-04-10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快堆技术通过分阶段推进,掌握了原理性技术、建成了试验装置、培养了技术人才、拓展了研究平台,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我国自参加iter计划以来,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4-03-28

      主要核能大国重燃核能发展热情美国政府强调,核能在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小堆发展,正在建造多个先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示范项目,并推动在2030年初全球范围内部署;支持发展核聚变聚变融资已超过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3-28

      2023年10月,英国率先就核聚变立法,在新《能源法》中明确核聚变设施监管规则。...不过,氢弹属于不可控核聚变,不能用来发电。可控核聚变之所以被称为“人造太阳”,是因为核聚变的原理和太阳内部的反应极为相似,都是在高温之下,通过氘和氚反应产生氦和中子,再释放出大量能量。

      来源:环球零碳2024-03-22

      我们需要核聚变,或者更便宜的太阳能+大规模存储(能源)的东西。ai大佬们的本意更强调ai需要的庞大算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为预计到2030年,计算机将会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电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20

      展会现场,《中国能源报》记者看到,作为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全面提升的标志性工程,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示范工程、可控核聚变技术“中国环流三号”模型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展区讲解员熟练地介绍堆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参数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5

      核聚变:跟踪前沿技术,坚持国际合作2023年12月29日,由中核集团牵头,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3-12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 欧阳泽华中国可控核聚变领域发展正加速前行建议设立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领导小组,协同推进国内可控核聚变前沿技术研究,加快解决技术短板问题;整合国际国内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细分路线

      来源:中核集团2024-03-12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快堆技术通过分阶段推进,掌握了原理性技术、建成了试验装置、培养了技术人才、拓展了研究平台,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我国自参加iter计划以来,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3-11

      2021年,在向奥特曼主持的核聚变初创公司helion energy投资3.75亿美元后,他表示:“从根本上讲,在当今世界,最常见的两种稀缺商品是智能和能源。”...此前一年,谷歌参加了聚变初创公司tae technologies的2.5亿美元融资活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就表示,目前核聚变能开发正进入宝贵战略机遇期,世界核大国均已开始加快推进聚变能源的研发部署,社会资本也在加速涌入,核聚变能开发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段旭如我今年重点关注我国核聚变能技术的发展。随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不断深入推进,核聚变研究屡获突破,核聚变能开发正进入宝贵战略机遇期。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年首次参与了iter组织的tac1项目,这是中国核能企业首次以工程总承包形式参与国际大型科技设施建设;在2024年2月,中核工程再次牵头中标iter组织的托卡马克核心安装标段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为促进我国核聚变领域产业链发展再创新征程

      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2024-03-08

      全市共有新型储能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在磁约束核聚变、超导储能、固态电解质等研究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开启“聚变电站”工程示范进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7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深入开展深地智能钻机技术、光伏纳米银粉、可控核聚变装备研制等重大攻关,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3-07

      对此,欧阳泽华建议设立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领导小组,协同推进国内可控核聚变前沿技术研究,加快解决技术短板问题;整合国际国内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细分路线,成立专家智库综合研判各技术路线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统筹布局国内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路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7

      近年来,核聚变研究屡获突破,核聚变能开发正进入宝贵战略机遇期。多个国际组织及国家越来越认识到,核聚变作为气候和能源安全解决方案的重要性,正加快核聚变能的研发、示范和商业部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