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电池”相关结果144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9-11

      辉能科技创始人、ceo杨思枏认为,此前新能源汽车频繁起火,已经让很多车企意识到液态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据悉,蔚来经过两年多的测试最终选择与辉能科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并开始探索以更安全、可靠的固态电池,替代主流的三元液态电池的可能性。

      拨开迷雾看国内固态<mark>电池</mark>

      来源:NE时代2019-09-11

      目前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或混合固液电解质来代替液态电解质,同时沿着液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路线做改进,寻找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平衡点。...它对自身固态电池的产品规划是,2018年至2023年,第一代类固态电池沿用液态电池正负极,同时正极从ncm622升级到ncm811,负极从石墨转向高siox含量(14%以上)的石墨复合物。

      来源:上海有色网2019-08-21

      安全性方面,由于采用了低闪点电解液,安全隐患是液态电池固有的问题。 目前,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而目前这项技术最大的挑战也就在于,由于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总体低于液态电解液,这导致了目前固态电池的倍率性能整体偏低,内阻较大,所以固态电池暂时无法满足快充要求。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2019-03-01

      半固态锂电池的高密度性、高安全性等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的优势让它成为电池行业的另一颗新星。...半固态电池是指电池中任一侧电极不含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含有液态电解质。或者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中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的一半。

      来源:材料人2019-02-15

      (d, h) lco正极;(i) 金属锂在液态电解质与固态电解质中的生长机制示意图; 循环完后锂金属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图 (j)li| cpl-il| lfp电池;(k)li| eddl| lco液态电池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1-28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工程师田桂丽表示,固态电解质作为固态电池区别于传统液态电池的核心部件,是固态电池发展的技术重点。...在界面修饰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合金层界面、柔性高分子修饰层和液态电解质润湿层等。

      来源:汽车之家2018-12-20

      全固态锂电池结构里没有气体和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高密度性、高安全性等性能使其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也更具优势。...半固态电池是指电池中任一侧电极不含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含有液态电解质。或者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中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的一半。

      深度报告|不燃烧、高容量 固态<mark>电池</mark>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华创电新研究2018-09-20

      同时,随着电动车销量的增长,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频次也明显增加,这背后传统锂电采用的可燃性液态电解质难辞其咎。在能量与安全性能上,当前锂电池技术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传统的液态电池绝不会是技术的终点。

      来源:粉体网2018-08-28

      隔膜的微孔关闭功能也是改进动力电池安全性的另一方法;凝胶类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好的保液性,采用这种电解质的电池比常规液态电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除此,陶瓷隔膜也可以改进电池的安全性。

      来源:电科技2018-08-23

      全固态锂电池的高密度性,高安全性以及高输出功率等性能和液态电池相比更具优势,有望成为替代当前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电池。但是目前固态电池技术还很不完善,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来源:新华社2018-06-19

      全固态锂电池结构里没有气体和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高密度性、高安全性等性能使其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更具优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约合5.8亿元人民币),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5-16

      固态电池已经能取代液态电池了吗?...,在生产技术上与一般液态电池完全不同,不论是生产工艺制程、或是生产线的周遭环境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严格参数控制,所以对后进的新创公司而言,要从实验室走到量产线的路很

      新型钙离子<mark>电池</mark>室温下性能稳定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4-27

      因此,钙离子电池具有成为高效低成本储能电池的潜力。2016年,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钙离子液态电池,其工作电压虽然不高(1v),但在高温下(550~700℃)但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盘点全球最领先的固态<mark>电池</mark>进展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4-23

      固态电池在生产流程、工艺方式皆与锂离子电池不同,其成本会比液态电池高很多。目前,海内外各大企业都在相继加大投资,研发成本低且能量密度高的固态电池技术。

      储能要找到商业化应用切入口与政策密不可分

      来源:新浪广东2018-04-09

      中科院物理所俞会根表示,储能型固态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尚有技术瓶颈需突破,只有在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显著提高,成本及工艺特性接近于甚至优于液态电池的时候,全固态电池的技术才有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俞会根:储能型固态锂<mark>电池</mark>商业化需突破的技术瓶颈分析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04-02

      如果我们把液态电池单纯用固态电解质进行替代的话,液态电池有非常好的界面接触的情况,固态电池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从其他的几个方面来说固态电池有一定的优势。

      浇筑-退火法制备钠硫全固态<mark>电池</mark>正极材料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29

      但即便如此,室温全固态钠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充放电可逆容量依然远低于液态电池。...与液态电解液相比,全固态电池完全消除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故其可逆库伦效率接近100%。图3.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8-01-15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新能源材料与研究所所长梅涛接受新材料在线采访时也表示,即便是液态电池都比较难实现快充,固态电池目前来说还没办法做到。...但如今热络了许久的固态电池为何还未见实质性应用?上述人士表示,固态电池主要是解决高能量密度、安全性等问题,安全是大家公认的,但性能方面,目前相比液态锂离子电池还差很远。

      困扰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 将被这个黑科技终结!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8-01-09

      固态电池专利方面分析宁波大学、中科大、华为、中国电科十八所、中科院物理所占据了固态电池相关专利排行榜前十中的五个席位,这也反应在锂液态电池大行其道的当下,我国对后锂电时代产品出路的思考。

      来源:高工锂电2017-11-30

      不过,业内人士告诉高工锂电,固态电池电池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也存在着很多需要克服的难点,能否成为主流技术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即使固态电池批量生产了,也不意味着液态电池会消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