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产业链”相关结果1533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3-18

      构建内外互动、上下协同的全方位志愿服务体系,为企业赋能降碳发展,为乡村赋能绿色效益,为群众赋能双碳理念,通过本项目技术、产品的试点应用,大丰新型电力系统零碳综合示范园实现每年节约电能超40万度,减少碳排放超...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当下,我们加强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和绿色化发展工作,积极开展“碳路先锋”绿色低碳发展论坛活动,为企业赋能降碳发展,为乡村赋能绿色效益,为群众赋能双碳理念

      来源:郑州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2024-03-15

      嵩山储能立足于发挥好项目建设运营和产业孵化培育两项基本职能,通过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优化完善的能源项目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能源服务。...他表示,嵩山储能重点加强与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持续加大在储能产品落地和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投入,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5

      现阶段,我国光伏组件退役数量尚未呈现爆发性增长,光伏组件回收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回收处理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完善。...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前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环境可持续机制,可以推动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向零污染的方向迈进,使其真正成为对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作者系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项目主管)

      爱贝能科技“绿色世界”全球生态合作计划正式发布

      来源:爱贝能 AiBESS2024-03-14

      储能正独立成长为新的万亿赛道,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企业入局。近日,爱贝能科技重磅推出“绿色世界”全球生态合作计划,我们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绿色能源,共建零碳生态。

      华电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工程项目投产!

      来源: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2024-03-13

      项目每年将产绿氢7800吨,可满足约1000辆燃料电池重型卡车需求,有力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我国构建零碳、低成本、安全可靠的绿氢供给体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100%绿电制氢实现绿氢效益最大化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我国绿氢“制、储、运、加、用”等产业链稳步发展,氢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新品首发丨派能科技新一代储能产品重磅发布

      来源:派能科技PYLONTECH2024-03-13

      派能科技致力于在各个场景推动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派能智慧和力量,为零碳社会的能源自由而努力奋斗!...▲垂直整合产业链同时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能力;▲全方位全场景赋能产品和方案覆盖5v~1500v全场景;▲全球认证 实力保障截至2023年底,派能科技产能达

      来源: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24-03-13

      余村把“双碳”规划融入现代乡村建设,探索余村“两山+双碳”举措,对标建筑、交通、零碳市政、零碳能源、零碳公园、零碳景区等多项涉及公共治理、低碳生活的行动计划。...当地政府把村子变成“宝地”,把闲置农屋,依托村里景区、水库、园区质量的提升,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休闲会务、登山垂钓、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链,结合自然风景打造成文创街区,打造余村生态旅游大景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11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对此,温枢刚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体系,加快研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

      来源: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2024-03-08

      项目每年将产绿氢7800吨,可满足约1000辆燃料电池重型卡车需求,有力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我国构建零碳、低成本、安全可靠的绿氢供给体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100%绿电制氢 实现绿氢效益最大化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我国绿氢“制、储、运、加、用”等产业链稳步发展,氢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来源: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024-03-08

      鼓励行业影响大、产业链完整、在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的链主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生产和管理,使供应链运作达到绿色化低碳化,推动产品碳管理由点(链主企业)延伸到链(链上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7

      在科技方面,温枢刚认为,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体系,加快研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广...与此同时,温枢刚还建议,要全面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由政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牵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抓紧研制火电碳监测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积极主导制定碳排放国际标准,推进国内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

      来源:海博思创2024-03-07

      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海博思创正在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建设多个"智能产线、智能仓储、智能物流"三位一体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为智慧工厂、绿色工厂、零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立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溯源体系,构建储能系统产品的数字化

      光伏与储能峰会 | 传统能源大国如何进行清洁能源转型?

      来源:​正泰新能2024-03-07

      2023年,正泰新能发布年度esg报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产业链健康生态。...3月4日至6日,零碳之路-光伏与储能峰会(net zero mea 2024)在阿联酋迪拜举行,本次活动由smm(shanghai metals market)和aec(african energy council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6

      推出12个绿色低碳智能新产品;全球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陆续投运;研制的天然气压力能零碳发电机组在西气东输第一站——新疆塔里木油田投运,并成功获得国内首台、容量最大的储气库天然气压差发电项目

      爱旭10GW ABC电池及组件项目在山东济南开工

      来源:​爱旭股份2024-03-01

      起手布局 落子成势山东省资源禀赋充足、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链配套齐全、市场需求强劲。...着眼未来,爱旭将持续以颠覆式创新,重塑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为全球零碳社会的构建注入澎湃动力。

      深耕内蒙!这家风电整机商获奖了

      来源:三一重能2024-02-29

      这表示三一重能潜心深耕内蒙风电沃土,对当地经济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获得官方认可。三一重能副总经理彭旭出席会议并领奖。...2024年1月,三一重能不负众望,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2024-02-28

      (省能源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云南电网公司配合)加快全省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和绿证申请核发,加大绿证在零碳园区建设、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能耗调控等方面的应用。...以下均需各州、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产业、光伏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产业,建立完善产业链图谱并动态更新,引导资源配置、招商引资

      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02-26

      公司将联合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资源-材料-产品-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创建大湾区绿色、零碳、循环新能源材料示范产业园。...项目投建单位广东明轩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明轩实业有限公司拥有阳江、英德两大玻璃生产基地,日产玻璃3500吨,拥有两个专用码头泊位、油站、加工厂、硅砂洗选厂等,产业链齐全。

      《中国风能这一年》| 远景田庆军:2023,中国风电挺进“无人区”

      来源:《风能》2024-02-26

      单靠机组打天下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过时,包括储能、氢能、零碳产业园等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在内的立体化产业投资方兴未艾,拉动资源开发、风电场建设、绿电消纳等多元化合作主体合理分配产业链利润,共同实现合作共赢。

      又一上市环境企业成立储能公司!“十四五”下半场环企进军新能源规模“初现”!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2-26

      同年9月,公司与通辽市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在“十四五”期间共同投资600亿,打造通辽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海螺创业以锂电池回收技术为产业发展主体,快速切入到新能源正负极材料赛道,在安徽芜湖规划年产50万吨正极材料制造基地,在四川乐山规划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制造基地,并计划在每个省中心城市布局锂电池回收项目,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