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结果1246
      国内七省市将启动碳交易试点 强制性碳减排交易即将铺开,专家称难点问题仍待解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1-23

      深圳新入围碳交易试点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副司长孙翠华曾表示,将在北京、重庆、上海、天津、湖北和广东展开碳排放交易试点,并根据各省市能源消费目标来确定碳交易规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1-11-15

      第二个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采取一些办法,研究发展新能源和低碳的技术,引起了新一轮的能源变革。...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说:当前世界能源电力发展面临许多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升级,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明显加大,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全球出现了能源发展多元化调整的趋势,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孕育着重大的变化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13

      这种限制措施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对此,中方保留在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中国工业和信息产业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12日在南昌举行的光伏产业合作推进会上表示,中国光伏企业需警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并建议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以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

      来源:中新网-中广网2011-11-11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年底即将召开,这个时候公布这一方案,表明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积极行动。...《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长苏伟介绍:苏伟:包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完善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同时全面开展低碳发展的试验试点。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0-28

      中国能源格局的演变特征当前,各国都在研究发展新能源和低碳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未来中国将以3亿千瓦的核电为基础,以5亿千瓦水电为调节,以5亿千瓦风电和1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为重要发电来源,以5亿千瓦煤电为补充。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10-24

      国际能源的消费中心正由西向东转移,同时各国都在研究发展新能源及低碳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未来能源消费增速将趋缓,但总量还将持续增加,到2040年可能消耗60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由目前的10亿千瓦发展到30亿千瓦左右。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1-09-07

      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来函上有这样一段话,说明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入选ipccar5作者,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影响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2011-09-02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既是我们服务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气象部门气象服务工作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风能预报服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激烈的挑战。...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主要负责人对分散式介入风电开发气象服务工作和近期气象部门风能预报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据悉,日前,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组织研发的中国气象局风电功率预报系统开发建设基本完成。

      来源:中华工控网报道2011-08-23

      7月1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相关人士介绍,污水和垃圾处理是未来5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1-07-25

      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张强在会议总结中说,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未来可再生能源比例将占15%,风能发展遇到的问题,未来光伏发电也会遇到。...7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主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第一次推广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

      来源:环资部2011-07-19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史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孙玉才代表主办方发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长苏伟、中联秘书长王志轩、电监会研究室主任俞燕山分别就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形势、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及能力建设

      来源:华能集团2011-07-19

      近日,功果桥电站cdm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审核,该评审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组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7-06

      “本排行榜致力于将气侯变化相关信息融入商业、政策和投资决策的核心内容之中,以加快企业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协助其制订碳管理战略,抓住低碳时代的市场先机。”唐茂松说。...“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市场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之一,完成政府承诺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降低控制温室气体的成本,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怎么做?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2011-06-27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挑战,全球发电将显著持续地向低碳技术转变,实现混合能源应用。...全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对每个国家提出了两个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应对这些挑战。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11-06-22

      他是在出席“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时,针对本报“我国停止风电补贴后的风电政策方向”的提问做上述表示的。本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中国已不再实施风电补贴项目。...对此,苏伟表示,目前的气候变化谈判首先要解决《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减排指标问题;假若没有第二承诺期,必然对cdm造成影响。新一届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11月在南非德班召开。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1-06-21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长苏伟回应,并给出了十二五规划的具体约束性要求。...(记者何京玉)据经济之声报道,由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处共同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将于22号到24号举行。

      来源:搜狐绿色2011-05-23

      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有持续增长性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也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责任与压力,而水电的碳排放方便确有优势...“所以说水电开发大的政策没有发生变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4-15

      发展可再生能源对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替代能源开发,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有重大意义。...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表示,我国海水利用能力年均增长70%,但“十一五”任务未完成,和等国外大公司ge的合作并不理想。现正开展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建立类似天津滨海和河北曹妃甸店等区域性试点工程。

      来源:新华网2011-02-25

      他说,2011年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地方盲目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有效抑制。 但他也承认,我国能源经济面临着一些困难。...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在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说,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受到调控,综合供应和消费两方面来看,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是能够满足全社会能源需求的”。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0-12-07

      对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而言,加快核电发展,是中国政府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增效,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所采取的积极有效手段之一。...不可否认,在世界各国向高效、低耗、低污染能源需求的低碳时代迈进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大命题下,核电正彰显出越来越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