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20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涉“碳”职业现已成为能源行业毕业生求职的新选择。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进一步其推高热度。“此次大典修订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求新。”...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涉碳职业现已成为能源行业毕业生求职的新选择,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将进一步推高其热度。“不好意思,事情实在是有点多!”与胡永飞约定的时间一再推迟,从上午延到晚上九点多才完成采访。
来源:电池中国2022-10-18
对于v2g何时能够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业内人士认为,延缓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提高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和充放电倍率,以及降低更换电池成本,都将是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且也是行业需要攻克的重大课题。二是,v2g充电桩设备成本较高。
来源:电池中国2022-10-17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六氟磷酸锂价格反弹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虽然规划的产能名义上过剩,但是目前国内的能评、环评的申请、审批比较严格,短期内产能释放不大,而下游需求又比较旺盛。...根据行业内的六氟磷酸产能规划和释放进程,有业内机构指出,从2023年开始,随着各大企业六氟磷酸锂产能的陆续落地及爬坡,将会出现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态势,从而压制价格。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2-10-17
有业内人士表示,迎峰度夏期间,为了保电力供应,浙江高价从外省购入了电力电量。众所周知,浙江省一次能源匮乏,属受电省份。...据浙江某业内人士介绍,浙江的损益电费计算周期有所不同,其中市场化用户、兜底用户为次月结算,而电网代理购电用户则为隔月结算。
来源:高工储能2022-10-17
在业内人士看来,储能温控是储能系统安全性保障的关键一环,其主要用途是将储能电池设备温度保持在合理区间。相较于精密温控、新能源车温控、工业温控行业,目前储能行业属于发展初期。
来源:中工汽车网2022-10-14
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固态电池还处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孵化阶段,或者是从中试到产业化的阶段,离大规模量产还很早。”(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工汽车网”id:zgqcw2018 )
来源:高工储能2022-10-14
业内人士表示,第一梯队电池企业在储能领域的火热,对整个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极带动作用。此外,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扩产步伐丝毫不懈怠。
来源:能见2022-10-13
彼时市场一片哗然,业内人士也曾激辩碳酸锂市场前景,对价格走势持不同意见。而后在这一价格高位震荡一月有余,于4月中旬,价格跌破50万元/吨。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2-10-13
初创公司vs大型厂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电池供应链的情况开始缓解,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对物流运输的影响方面。...而行业人士需要解答的一个问题是,从致力部署储能系统的初创企业到寻求支持以清洁能源为基础经济增长的政府部门能够采取什么策略和措施以克服这种挑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3
有业内人士测算,若独立储能仅参与调峰辅助服务,补偿价格约在1.5元/千瓦时才能回本。...但业内人士表示,“两个细则”对新能源功率预测的要求可能会超出大部分新能源场站的能力,新能源场站功率管理将面临巨大挑战。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10-13
而有光伏业内人士坦言,新建新能源场站按政策配建储能,只是为了拿到发电项目的并网指标,并不考虑储能电站功能和质量的好坏。这使得配建储能后的光伏电站存在很大安全风险,业主更为慎重。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二线新造车企业也在扩展产品矩阵。...此前,曾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10万元以下的电动汽车做不好智能化功能。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即使到2025年,想把一款车做成智能且有毛利,最低的售价要到15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技术路线与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重卡电动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不过,另有业内人士提醒,重卡换电的推广仍然面临一定的阻力。例如,一辆重卡使用一块电池还要加上备换电池,在目前电池价格仍在高位的情况下会增加成本。
但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都曾指出,目前我国只是初步建立了电池回收体系,还未形成成熟运作模式。...业内人士认为,满足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一方面要加强上游矿产资源开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金属材料回收。“目前无法单单靠买矿进行精炼加工来满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而回收则是突破点。”
来源:华电集团2022-10-13
当时,全国不少地区弃风弃光严重,光伏开发成本高,经济性差,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质疑,水电开发成本已经这么高,送出还没有解决,再开发配套光伏,有什么前途?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2-10-1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