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炭低碳化”相关结果1371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0

      刘吉臻说,“这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90%,年捕集量50万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为支撑火电厂低碳化转型积累经验,具有普遍示范作用。”...这就意味着在找到新的路径之前,不能动摇对煤炭主体地位的重视。在这个进程中,要注意煤炭自身的转型,同时将煤炭和新能源进行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0

      武强认为,煤电的清洁低碳化利用包含三个思路:一是通过高效的方式,削减煤炭用量实现减排;二是以系统化的思路,通过采取ccs或者ccus技术在末端进行减碳;三是通过灵活性方式,推进储能技术、调节调峰技术等来增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量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4-06

      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电力系统将逐渐呈现深度低碳化特征。因此,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是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依托,逐步形成以清洁低碳的非化石能源供给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可见我国目前能源体系的高碳特征明显,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4-06

      3、2023年1月14日,刘国跃会见陕西省主要领导刘国跃:近年来,集团公司聚焦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优化布局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全部完成“央企入陕”签约项目任务。...希望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支持集团公司在陕煤化工产业发展和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进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共同为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崇左市人民政府2023-04-04

      持续推动用煤行业以工业余热、电厂余热、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供热,持续推动散煤综合治理和燃煤小锅炉整治。...主动适应国家能源低碳化转型,推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优先消纳新增可再生能源,加快市域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幅提高。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03

      可为支撑火电厂低碳化转型积累经验,具有普遍示范作用。”对于如何彻底实现能源转型,刘吉臻认为有三个着力点。一是实现产业结构革命性变革,二是实现科技颠覆性突破,三是全社会能源消费文化与生态的革命性变革。...这就意味着在找到新的路径之前,不能动摇对煤炭主体地位的重视。在这个进程中,要注意煤炭自身的转型,同时将煤炭和新能源进行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3-31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李劲松 王文进一步明晰煤电转型的方向和任务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供应和消费中占比65%,自给率高达93%,表明我国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确保能源的基本安全。...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要义,就是要深刻领会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的抓手就是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22

      煤炭利用的另一种革命性技术,是低碳化煤制气。目前通过地面气化,可将煤转化成氢气,我们得到的是‘灰氢’。”...即使将来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70%~80%,低碳化煤电也应当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根基,起到能源安全保底作用。”葛世荣说。

      近25份利好政策相继印发!“源网荷储”热度狂飙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3-03-16

      文件中提出:推动用能结构低碳化。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

      来源:中国环境2023-03-15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通信司,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的有关负责人,生态环境、城建、交通、冶金、石化、煤炭、纺织、食品、信息通信等领域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组成单位领导专家出席联合实验室成立大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汇聚国家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生态,研究数字赋能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开展协同攻关与创新示范,制定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化融合发展

      “十四五”新增光伏装机3GW!广东河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03-10

      8.38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占比下降7.8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上升1.22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占比上升14.9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低碳化转变。...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由2015年的48.31%、25.81%、0.68%、25.21%调整为2020年的39.93%、18.01%、1.90%、40.16%,煤炭消费占比下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10

      在此背景下,煤炭产业的绿色低碳化转型受到关注和热议。马晓燕从煤炭智能化开采的发展、政策支持,以及煤炭的清洁高效低碳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09

      在积极建设智能矿山、以智能化促低碳化方面,要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广煤矿智能化系统升级改造和技术装备应用,分类施策推动智能矿山建设,协同推进“减人增安、提效降碳”。...在实施煤炭与新能源融合、优化用能结构方面,要在提高煤炭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及其它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条件,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煤炭生产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能源替代

      广东河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建立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市场体系

      来源:河源市人民政府2023-03-07

      8.38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占比下降7.8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上升1.22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占比上升14.9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低碳化转变。...煤炭消费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214.02万吨,较2015年减少9.11%。图2 2015—2020年河源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可再

      来源:浙江省经信厅2023-03-06

      《方案》提到,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多元替代,引导企业实施煤改电、煤改气、油改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七大重点行业达峰为突破,以节能降碳技改项目为主要抓手,以重点用能企业为重要载体,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低碳化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2-24

      煤电在能源转型中的使命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按照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要求,鼓励煤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开展实质性联营。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02-22

      加强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加快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能源逐步退出。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一批氢能产业枢纽和基地。...大力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实现再生资源产业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发展。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全民节能降碳意识。加强绿色产品采购引导,促进绿色消费。

      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2-21

      加强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加快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能源逐步退出。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一批氢能产业枢纽和基地。...大力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实现再生资源产业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发展。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全民节能降碳意识。加强绿色产品采购引导,促进绿色消费。

      来源:中国石化2023-02-17

      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可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就近用于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降碳减碳。...中国石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内蒙古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增强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低碳化,为促进内蒙古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发展、打造我国未来西北部清洁能源大基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效彰显了央企社会责任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对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的三点认识和体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2-17

      一是会同科技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持续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有序推进电力、煤炭、油气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示范。...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向低碳化、智能化,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逐步向非化石能源主导的崭新阶段转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