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
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和年会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如何促进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对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北极星电力网将进行全程直播。更多直播请联系:13693626116
以下为演讲摘录: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向低碳化、智能化,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逐步向非化石能源主导的崭新阶段转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对新时代我国能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次大会和年会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如何促进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对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分享三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主旋律,我国非化石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能源行业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年来,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升约0.8个百分点,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超过40%,居全球首位。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3%,全年新增非化石能源消费实现碳减排约1.9亿吨。十年来,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合计增长了10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十年来,我国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显著成绩,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速,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累计降低20克标准煤,有效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
第二,科技创新支撑绿色低碳发展,技术进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能源、非常规油气、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能源产业高度融合,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提出更高要求。在“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和“六稳”“六保”等总体要求下,我国能源产业面临保安全、稳供应、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等综合性挑战,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为迫切。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按照集中攻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三个一批”的路径,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有力支撑了重大能源工程建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能源产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和示范工作。一是会同科技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持续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有序推进电力、煤炭、油气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示范。支持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二是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完成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有效促进能源产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和落地实施。三是深入贯彻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同中央网信办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并作为能源领域牵头单位,推进“区块链+能源”创新应用试点工作落地实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实施经验,推动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能源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领域,创新是引领能源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在进行能源革命,进行革命性变革,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低碳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为目标的能源转型发展将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完整、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希望南方电网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续发挥各自业务和专业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努力推进我国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希望各位专家和嘉宾利用本次大会中充分交流思想、探讨思路、凝聚共识,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国家电投集团在总部召开全寿期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推进会。会议系统总结全寿期基建项目管理系统一年来应用实施的情况,部署推进系统建设“提速扩能”,保障集团“增量做优”,推动集团“均衡增长战略”落实落地。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参加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
日前,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风光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约束,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兼顾生态修复、造林绿化与相关产业发展,统筹优化风电光伏布局和支撑调节电源,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积极推进老旧光伏电站、风电机组技改升级,提升存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产业链企业准备好了吗?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何为储能后市场时代,业界普遍认为,以新能源全面入市的“136号文”为重要节点,以储能运营、运维等为特征的后市场加速到来。从运营角度看,136号文之后,储能项目的收益从依赖“容量租赁费+行政补贴”转向市场化交易,包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光伏行业深陷泥沼,多数企业严重亏损之下,依然有企业高歌猛进,业绩甚至成倍增长。近日,光伏企业陆续公布2024年业绩年报、快报。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在凛冽寒冬中划出一道强势增长曲线。营收榜单中,捷佳伟创一马当先,以116.26%同比增幅领跑;拉普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2017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4月28日,在国家能源局2025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宣布,“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这是2023年以来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方不懈努力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高度关注。RE100是国际上倡导绿色电力消费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领域有
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多元等突出优势,正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赛道。但是,储氢技术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近日,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提出利用原子团簇促进以甲酸为载体的液态储氢新方案,为制氢、储氢等关键技术的
是中国最早自主通商口岸,是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更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海又被赋予了新意义,共计1.8GW海上光伏项目相继落户秦皇岛昌黎县,在燕赵大地实现了该项目类型零的突破。近日,由晶澳科技供货的海上光伏组件“耀蓝”完成首批交付,以切实保供行动,助力华电昌黎海
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从煤炭到石油,从天然气到可再生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时至今日,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如何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端好我们的能源饭碗”,应对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3月20日,以“创变时代
2024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等电力央企以及国家能源局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事调整,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如下:国家能源局章建华卸任,王宏志履新11月29日,中央宣布王宏志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免去章建华的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职务。12月13日,人社部宣布王宏志任国家能源局局长。至此,王宏
据悉,国家能源局官网“局领导”一栏更新:向海平已不在局领导行列,目前尚未公布向海平的继任者。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向海平由贵州进京,任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2019年起,向海平任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2024年12月24日,2024年“电力圆桌”年终会议暨能源政策研究年会在京举办。活动公开稿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局领导”一栏更新:向海平已不在局领导行列。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起,向海平任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2024年12月24日,2024年“电力圆桌”年终会议暨能源政策研究年会在京举办。活动公开稿件中,向海平职务为:国家能源局原总工程师。早些时候,2024年11月1日消息,
近日,国家能源局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组织召开“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现场推进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主持。会议强调,“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有利于能源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拓展风电应用、促进产
大力推进交能融合共驱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十年来,我们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转
10月1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4年10月8日-10月12日)。政策篇重磅!新版《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来了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共七章,对分布式光伏行业管理、备案管理、建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1-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听取了上次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及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进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1—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听取了上次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及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进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1—8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听取了上次调度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及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进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
近日,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2024年度能源行业消费帮扶合作行动交流会”,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核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
2023年2月17日,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382家能源企业、194家科研机构、73家IT企业、59家金融机构的800余位代表莅临大会现场,17万观众在线观看直播。新华财经、中国日报社等18家新闻媒体对大会进行了报道。本届国家能源互联网大
为积极应对能源互联网在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2023年2月1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盛大召开“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大会现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授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2022年度
为积极应对能源互联网在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盛大召开“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大会现场《openEuler在电力行业应用和生态白皮书》正式发布。《openEuler在电力行业应用和生态白皮书》是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
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做出的“30·60碳达峰与碳中和”郑重承诺,以及习总书记在第九次中
2023年2月17日下午,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以“能源转型驱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交通”为主题,邀请了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专家、学者进行了综合探讨。北极星
2020年-2025年锂电是主流,同时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也在降本,也在逐步提高市场渗透率。随着新能源占比的进一步提高,液流、压空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当新能源发电达到更高占比的时候,氢能应用市场又会进一步打开。——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科技及经营管理中心主任李玉全2
随着新能源比例的不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电力系统新型主体数量激增、电力供应保障不确定性增加、电系统运行方式多样化、电力网络潮流双向化、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稀缺华、多能源系统耦合复杂化等特点。——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启鑫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
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行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承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十四五”乃至中长期我国电力行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核心抓手之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世宇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
新型能源体系呈现出多能互补、多态融合、多元互动这“三多”的典型特征。随着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积极应用能源互联网技术,推动解决这“三多”问题。多维度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和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基于此,依托数
江亿院士认为,终端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江亿院士《调动用电终端的调蓄潜力,助力风电光电有效消纳》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和年会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零碳持续发展”为
标准是技术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国家技术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应该说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标准一方面要发挥基础性保障的兜底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能源转型所带来的标准引领性作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电联标准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2023年2月17日,2022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暨2022中国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