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解液配方”相关结果175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6-21

      使用低成本且不易燃的水性电解质的水性可再充电电池本质上是安全的,尤其是与使用挥发性有机电解液的电池相比。但是即便是最先进的水性可再充电电池,寿命也比较短,需要经常更换,使得市场范围大幅缩小。

      来源:锂电世界2017-06-12

      为此,当前全球知名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大力投入研发,通过改进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原材料体系及优化pack结构等,希望尽可能快地提升电芯及电池系统能量密度。...2016年以来,为满足欧美高端整车技术要求以及国内整车量产配套需求,公司通过对新的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不断优化电池尺寸设计和配方设计,引入石墨烯等新型导电剂,将电池容量提升了20%。在快充电池技

      来源:徐云飞20172017-05-26

      公司成立后重金购买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却发现该项专利技术存在着反复充放电后电池鼓包的缺陷,atl团队通过修改电解液配方奇迹般地解决了鼓包问题并将技术成功产业化。

      国家高比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电动知家2017-04-07

      ,减少材料表面与电解液接触,降低材料表面残余li量,在不提高ni含量的前提下,将高镍系材料首次放电容量提高至206mah/g,首效90%,振实密度2.1g/cm3,磁性杂质含量40ppb,ph11.7,...项目研发团队在第一阶段通过基础配方实验,解决了高镍系材料放电比容量低、首效低的技术难题,结合前驱体控制结晶合成技术、富氧气氛二次固相合成技术和配方调整、包覆技术等关键技术,提高ni2+氧化成ni3+氧化程度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27

      另外,动力电池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解液也会进行回收,并采用溶解方式收集,而对于挥发的部分电解液通过废气排放系统进行光线降解,降解成正常气体后排出。至于电池壳体等材料,也可进行二次利用。...而在锂电池回收环节,沃特玛通过企业独创的定向循环模式和全球领先的逆向产品定位设计技术,以配方还原技术调节多元素成分配比,辅以对合成溶液进行热力和动力ph值调控,实现从废旧电池到电池材料的定向循环,从而将电池从制造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3-13

      公司的磷酸铁锂系统能量密度能够达到120wh/kg以上,一方面是通过提高磷酸铁锂材料的高压实和克容量,同时在负极、电解液等其它原材料方面系统性的升级改进。...目前,公司的磷酸铁锂单体电芯比能量达到了150wh/kg以上,行业平均水平在130wh/kg,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优化材料配方进一步提升电芯的比能量。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10

      开年以来,包括钴酸锂、铜箔、电解液、铝塑膜、包装材料、硅胶等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行。...降低电池成本成为当前动力电池企业面临的最大课题,另一方面,钴价飙升以及上游铜箔、电解液、铝塑膜、包装材料、硅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技术路线调整又让降低电池成本愈发举步维艰。

      解析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现在和未来——负极篇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2-14

      (1)严格控制材料及电解液中水分(2)优化电解液配方,如提高锂盐浓度(3)对lto进行表面处理,如进行表面碳包覆本人认为lto负极材料注定是一个小众化和一个过渡性的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会像炭负极一样得到非常大规模的使用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1-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拥有动力电池四大关键核心技术,即正极、负极、电解液和智能控制技术,并申报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主要产品:因波士顿电池独有的混合三元体系材料,优选的稀土配方和创新的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波士顿电池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207wh/kg,490wh/l)、长循环寿命、快速充电能力、宽泛的工作温度(-40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6-11-02

      采用水基电解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电解液本身不着火不爆炸。电池各部件中没有易燃易爆材料,并有电解液浸润,也不会着火爆炸。壳体采用不锈钢,不但不燃烧,还可承受2兆帕压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10-19

      动力电池的爆发性需求已延伸到正级、负级、隔膜与电解液等相关材料产业,以及上游锂矿资源,在工信部对准入(规范、强检等)门槛提高后,我国新动力电池产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可能由现在几千家,变成100来家。...,专家们一致认为,依托我国比较丰富的锂资源,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锂电行业关键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单体技术水平基本处于国外统一水平,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6-10-08

      配合在线外观、厚度监控技术,有效保证产品的稳定性;(2)开发出综合性能优异的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其热封性、冲压成型性、耐电解液性、绝缘性、耐久性等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行水平;(3)采用独特的处理工艺和配方解决了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的电解液和氢氟酸腐蚀不足

      来源:中国电池杂志2016-09-29

      先从技术角度分析可行性,锂电池回收工艺相较铅酸回收更为复杂,从废旧锂电池中直接回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高附加值的中间品商业化有一定难度。...加之不同厂家的锂电池材料和配方等各不相同,要完成回收有一定难度。

      来源:楚天金报2016-09-28

      整个团队根据这个思路讨论了一个下午,随即联系电解液生产企业,弄出了七个新配方,排除了低沸点的化学物质。两周后,根据两个新配方做出来的电池竟然真的不鼓气了!...经过苦苦思索,他推测问题可能出在电解液成分上。锂电池能使用的温度上限是85℃,而贝尔实验室的电解液中有些成分沸点为93℃,非常接近锂电池温度上限,这会不会有关联呢?

      来源:惠州日报2016-08-24

      在关键零部件方面,我市拥有比亚迪电子、亿纬锂能、德赛电池、贝特瑞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和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重点企业。...在整车装配方面,广东亿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拟投资上亿元在仲恺高新区建设年产1000辆新能源专用车项目。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6-08-15

      相关专业人士认为锂电池回收工艺太复杂,从废旧锂电池中直接回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高附加值的中间品商业化难度很大。加之不同厂家的锂电池材料和配方等各不相同,要完成回收更加不容易。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6-08-12

      铅蓄电池在发生碰撞时容易出现电解液泄露,在回收利用方面仍有待完善和改进。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铅蓄电池的发展将受到阻碍。...环境污染成其发展阻碍虽然铅蓄电池生产工艺比较成熟,很多公司在正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上也做出很多创新和突破,但其使用材料的基础技术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突破,铅蓄电池使用的材料仍存在一定污染的风险,在低速电动车使用的复杂工况环境下极有可能出现电解液泄露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6-08-06

      电解液方面来说,它的重要性能参数在于高安全性、高比能、长寿命和宽温程。...锂电池材料以高性能为主线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是锂电池中的四大关键材料,有助于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容量、安全性等性能。

      来源:中国电池杂志2016-08-04

      关于电解液中溶剂,孙新华认为,原料是基础,配方是关键。溶剂的纯度直接影响到其氧化电位,从而进一步影响电解液的稳定性,纯度越高,电解液的耐高压性能越好。

      来源:中泰证券2016-07-12

      瀚康化工协同效应明显,显著助推公司业绩:公司收购的瀚康化工,主营电解液添加剂,产销处于国内第二、全球前列的水平,与公司的电解液产品形成协同优势,能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电解液配方与添加剂领域的领先优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