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高镍正极材料”相关结果142
      欧阳明高院士:未来5—10年电动汽车实现15分钟充电75%

      来源:电力头条APP2018-01-22

      基于国产正极材料,尤其ncm622材料,2017年底方壳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200瓦时/公斤,全部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在23020瓦时/公斤。

      来源:高工锂电2018-01-16

      在其看来,中、产品应该适应不同应用平台以及不同电压,而不是所有产品一味追求。在国家政策倾向高能量密度电池背景下,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毋庸置疑。

      2018年硅碳负极用量将翻一倍 配套<mark>正极</mark>/电解液/粘结剂趋向成熟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08

      同样在2017年上半年,国轩高科牵头承担的重点专项高比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集成应用进展显示,在该项目中,采用正极材料匹配硅基负极材料实现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281wh/kg,1c倍率充放室温循环

      干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机理和发展趋势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1-08

      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高电压、正极材料,以及硅碳负极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添加剂将会被使用。...选择电解液的一般原则如下:(1)电化学稳定性好,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集流体、粘结剂等不发生反应;(2)离子电导新好,介电常数,粘度低,离子迁移的阻力小;(3)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液态,一般温度范围为

      来源:中国国际电池展2018-01-04

      正极材料材料首次放电容量提高至206mah/g在正极材料方面,依托国家重点专项高比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发与产业化技术攻关在正极材料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材料放电比容量低、首效低的技术难题

      是否又是一场媒体炒作?解读三星“石墨烯电池”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7-11-30

      题目中提到的“石墨烯球”实际上是一种利用真空分解技术在siox颗粒的表面生长石墨烯而制成的小球,这种“石墨烯球”即可以涂布在正极材料表面,抑制副反应发生,也可以作为负极材料单独使用。

      钴是除锂之外新能源汽车中最重要的金属

      来源:阿尔法工场2017-10-12

      对于像钴这样的稀缺资源价值永久看也是不理性的,因为人类智慧不断创新的能力比以前任何时代发展的都要快。相关阅读:成本压力高企 正极成燎原之势“钴”牛难以拉回 正极材料呈燎原之势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7-10-11

      相较于低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上优势更大。从目前情况来看,正极材料无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当前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正极材料的价值,纷纷投入巨资研究。

      三星/SKI/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巨头能量密度竞技赛升级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9-20

      目前,采用正极材料匹配硅基负极材料实现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281wh/kg,1c倍率充放室温循环350次容量保持80%;采用富锂正极材料匹配硅基负极材料实现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302wh/kg,0.5c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7-09-01

      由此可见,正极材料自然也会成为受益最为明显的细分领域,未来在正极材料领域烧成燎原之势也是指日可待。相关阅读:风暴到来!...此外,包括比克动力等电池企业,也选择了正极材料的路线。不管是从经济性的角度,还是从能量密度的角度,从目前情况来看正极材料无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高镍材料的价值,纷纷投入巨研究。

      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2017-08-30

      对于正极材料企业,产能规模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规模可以保证企业具有原材料采购议价能力以及生产的规模效应;正极材料的量产能力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二,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实现622/811的量产,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将拥有市场定价权

      【干货】动力电池深度报告

      来源:兴业电新2017-08-25

      三重途径全面降成本:改进工艺,降低材料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与提升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他:梯次利用与模块化设计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双重途径提升比能量:物理方法:采用大容量电芯&提升pack成组效率化学方法:应用正极材料与硅碳负极回顾过去十年

      NCA<mark>材料</mark>产业化及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来源:锂电派2017-08-15

      2.生产设备要求特殊由于nca需要纯氧气气氛,对生产设备的密封性要求较高,同时窑炉设备内部元件的抗氧化性要求很高,生产普通多元材料的窑炉未能满足要求,而国内设备厂商适合正极材料的专业窑炉的设计和制造经验不足

      来源:科技部2017-05-19

      目前,采用正极材料匹配硅基负极材料实现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281wh/kg,1c倍率充放室温循环350次容量保持80%;采用富锂正极材料匹配硅基负极材料实现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302wh/kg,0.5c

      来源:科技部2017-04-13

      项目团队围绕提高动力电池重量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循环寿命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包括研制新型正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以及新型电解液等。

      国家高比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mark>高</mark><mark>镍</mark><mark>正极材料</mark>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电动知家2017-04-07

      近日,电动知家从国家科技部网站了解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16年度立项项目“高比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发与产业化技术攻关”在正极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21

      3、当升科技5亿新建正极材料产线当升科技(300073)3月2日公告,公司拟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11.6亿元投资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三期工程,9000万元投向锂电材料技术研究中心,2.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来源:高工锂电2017-03-10

      当升科技5亿新建正极材料产线当升科技(300073)3月2日公告,公司拟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11.6亿元投资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三期工程,9000万元投向锂电材料技术研究中心,2.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3-03

      公告显示,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三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18000吨/年的多元材料生产线,生产线将按照ncm811/nca的标准设计,同时具备生产不同类型的多元材料(ncm523、ncm622、

      来源:腾讯汽车2017-01-16

      正极材料,应该说日本企业遥遥领先,韩国是成熟的,中国刚刚导入。我觉得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上,中国的企业在三年之内能够实现赶上,三年以后可能会出现赶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