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自主知识产权”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中核集团2022-08-10

      华龙一号压力容器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反应堆核心设备,代表着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关键设备研发制造最高水平,与二代改进型机组相比,制造标准更新,对设计、材料研制、焊接、机械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压力容器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设计,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制。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2-08-10

      加快发展先进输电技术,在特高压、大电网运行控制、新型直流输电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原创成果,建成了一系列世界级创新工程。累计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拥有国际专利数量均居国际同行首位。

      以模式创新为抓手 朗坤环境全力蓄势储能

      来源:朗坤环境2022-08-09

      朗坤环境建立了专业的设计研发团队,拥有lhp超高压分离技术、lcj厌氧发酵技术、lbd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等有机固废处理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中国海上风电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2-08-08

      2022年初,由我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mw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顺利下线,这是当前我国下线的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风电机组,可以抵御17级以上的超强台风

      海泰新能敲响上市钟 开启能源时代新征程

      来源:海泰新能2022-08-08

      从产品研发到基地建设,从产品制造到产品智造,从产品供应到民族品牌,海泰新能成为民族品牌崛起的缩影,拥抱时代变革,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品牌标签。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8-08

      从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到如今批量化工程建设的如火如荼,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已展翅腾飞,推动我国核工业发展走向新纪元。...“‘华龙一号’是国内核电批量化建设的首选机型之一,批量化建设不仅能够降低造价,更能够推动核电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的塑造和成熟,鼓

      海泰新能成功登陆北交所

      来源:海泰新能2022-08-08

      海泰新能自2006年创办以来,十六年砥砺前行,成长为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型能源企业,紧跟国潮崛起,彰显中国品牌的力量。作为光伏能源的践行者,海泰新能数十年来坚守匠心,专注新能源领域。...海泰新能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高度重视企业自主研发工作,重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实验室。

      来源:辽宁省工信厅2022-08-05

      (二)知识产权明晰,申报单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代理、授权)。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8-05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石嘴山供电公司、万马(浙江)高压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联合攻关,采用国产110千伏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基料与组装系统优化方法,研发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110

      来源: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022-08-03

      该项目采用了西南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煤气甲烷化技术和富氢尾气纯化制氢技术。...该项目除采用甲烷化技术和富氢尾气纯化制氢技术外,还配套了多项西南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气净化、深冷液化、催化剂、吸附剂、程控阀等专有、专利技术和产品,装置能耗低、原料消耗低、产品产量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来源:国家电网报社2022-08-03

      目前,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91项、中国工业大奖5项、中国专利金奖12项,专利申请量和累计拥有量连续11年排名央企第一,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原创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电力科技自主创新之路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2022-08-03

      zh-65型蒸汽发生器作为一回路承压边界主要组成部分,是华龙一号机组最核心的设备之一,是国内首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其设计和制造的高技术含量代表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前沿水平。...8月2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工程——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第3台蒸汽发生器吊装就位,至此,漳州核电2号机组三台蒸发器5天内全部吊装就位。

      全民进入齿轮箱风机时代:大兆瓦风机的低成本之路且行且远

      来源:球哥看风2022-08-02

      7月22日,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dew-g5500-183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天津主机制造基地下线,这是东方风电自2021年3.6-4mw机型直驱转型双馈后的第二代大兆瓦双馈机型。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8-01

      河钢股份表示,公司经多年研发,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钒电解液用高纯氧化钒、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技术,并建成1000吨/年高纯钒产线、1000吨/年钒电解液产线。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7-29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数字电网、大规模储能、新型电工材料、新型直流输电技术、电力自主可控化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专利微导航,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保障能源供应链自主可控。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22-07-29

      支持提升现有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创新能力,推进仪器仪表相关产业强链补链,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仪器仪表品牌,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强化仪器仪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仪器仪表企业与计量技术机构加强合作,促进仪器仪表产业快速发展。(四)加快标准物质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8

      郭尊礼表示,除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整套装置也要国产化。“比如气化装置是乙醇项目的工艺龙头,采用国际领先的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2017年1月11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全球首套工业示范项目打通全流程。一次投产成功,无水乙醇产品纯度达到99.71%,我国率先拥有了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大型煤基乙醇工厂的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8

      此外,中国华能还成功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全国产dcs系统、风电plc系统等一批“中国第一、国际领先”的标志性重大成果;全国首套700兆瓦水电机组国产计算机监控系统成功投运,实现了我国主力发电领域核心控制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8

      以天津lng接收站为例,中国石化对lng接收站整体工艺进行再优化,提升了站场工艺整体效率,并创新了bog再冷凝回收系统,形成了中国石化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收站工艺包,实现设计技术工艺的国产化。...中国海油则以降低成本、提升自主竞争力为出发点,依托国内工业产业体系,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展关键核心设备自主攻关,着力解决限制产业发展的设备国产化问题,目前已实现绝大多数lng接收站关键设备及材料自主化供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8

      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