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消费模式”相关结果167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14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促进节能减排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2006-04-18

      铁路将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围绕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立较为完善的节约机制,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2005-03-09

      有评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政策的灵活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使世界经济平稳地渡过了能源危机。但是如果中国经济不能成功降温,石油价格进一步攀升,世界经济发展遭到挫败将是在所难免的。   ...不久前,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0年以来,世界原油需求增长的40%来自中国。目前中国市场上三分之一的石油需要进口。

      2006-12-15

      中国将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推进节能节水节约用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以节能降耗为目的的技术改造,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她说,中国主张加强能源资源消费国之间的合作,加强能源资源产出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稳定,通过深化分工和互利贸易实现共赢。 吴仪指出,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

      来源:新华网2007-12-12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必须深化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它们的价格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国内外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最灵敏的手段,运用价格杠杆,能最有效地迫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节约使用生产要素和资源,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来源:云电新闻网2007-12-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如何正确地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呢?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06

      四是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好国家节能减排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电力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三是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协调处理好电网与电厂、电力行业与关联行业、电力生产者与消费者、电力工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电力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12-03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到2010年末,实现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科学素质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成效,能耗和污染排放明显降低,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能力得到增强;社会公众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更加科学文明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1-12

      相关链接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1-0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1-0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网站2007-10-2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大大鼓舞了华能大连电厂的广大干部职工。

      来源:青岛市经贸委2007-08-22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市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切实有效途径,电力行业相关企业今后还将作出不懈努力。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5-21

      通过技术改造 跳出黑名单   要节能减排,宁夏经济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资产损失严重、人员安置压力巨大将成为大问题,而只考虑当地的经济效益,则永远无法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来源:新华社2007-04-28

      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置于战略地位,逐步建立节能环保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他表示,中国愿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同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的贸易投资合作,扩大能源技术、管理、人才交流,积极开展能源政策对话和协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