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2
位于俄阿穆尔河支流上的布列亚水电站曾是前苏联最后一个大型水电建设项目,从1976年开始建设,1985年该项目因缺乏资金而被冻结。俄统一电力系统公司于2000年重新恢复该水电站建设。
2005-09-20
虽然出现过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但是相比起化石能源利用,其伤亡率是很低的。
2005-09-12
美国“解冻”全球迎来核电建设高峰 核电站自问世以来,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曾发生过几起事故,其中,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较为严重,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2005-09-02
伊格纳利纳核电站是由原苏联设计建造的。欧盟认为这座核电站的两个反应堆都存在安全隐患,要求立陶宛将其关闭。2002年6月,立陶宛与欧盟在卢森堡就关闭该核电站一事达成协议。
2005-09-01
核电站自问世以来,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曾发生过几起事故,其中,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较为严重,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2005-08-30
从苏联时期迄今,先后在北部的泽拉夫尚河、中部的卡法尔尼冈河和瓦赫什河、南部的喷赤河等4大水系上共建有26座大、中、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近408万千瓦,年发电量170多亿千瓦时。
2005-08-24
苏联解体后,从1994年起降压运行。 意大利兴建的特高压实验工程有两座联络变电所和20公里线路,但由于用电量未见增长,未建商业运行线路。...前苏联从1980年起建设连接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乌拉尔联合电网的115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先后建成投运了1900公里,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900公里的特高压线路运行时间累计长达5年。
2005-08-16
1.09 0.00 0.00 俄罗斯 11.56 11.61 11.35 8.90 5.11 乌克兰 5.30 5.19 4.50 6.16 5.01 前苏联
2005-08-10
实际上从最开始,从我们国家一开始,一解放,从1952年跟苏联有了合作曾经经过了六上五下。1989年改革开放以后才是真正上了这个塔里木。它为什么这么困难呢?
2005-07-15
先是发生了美国三里岛核电厂事故,接着又发生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那些逸入核电站上空的放射性物质,质微而言重,它们无情地改变了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政策。
2005-05-27
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要求 尽管我国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只有世界人均资源的二分之一.目前年人均能耗约1吨左右标准煤,仅为美国的1/12,苏联和西欧的1/5,日本的
2005-05-25
在距首都赫尔辛基仅100公里处的洛维萨核电站,芬兰专家按照本国的安全技术要求对从原苏联进口设备的安全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使核电站具备了可靠的安全保护系统。
2005-03-04
俄方代表团一位成员透露,俄罗斯有意参与中国亏损电力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其中包括前苏联援助建设的企业。
2005-02-04
新闻链接 1954年前苏联政府在未进行科学论证和环境影响研究的情况下,开始实施其雄心勃勃的开发中亚地区的规划,在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一条1400公里的运河,使运河沿线成为土库曼斯坦一个以棉花为主的农业基地
2004-12-27
上个世纪发生在苏联和中国的社会实验已经证明,计划经济是一场典型的自作聪明的人间灾难。但人们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
2004-12-17
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风能专家朱瑞兆介绍的另一组数字则令人鼓舞: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已探明的中国风能理论储量为32.26亿千瓦,可利用开发为2.53亿千瓦。
2004-12-16
尤其是吴泾热电厂老厂的5台机组和7个锅炉,最早的是1958年前苏联援建的,最晚的也是1969年投产的,按照国家规定运行10万小时就应淘汰,但现在这些机组和锅炉运行了近40万小时,每天还在“超龄服役”,由于锅炉里的许多高压承压部件无法更换
2004-11-23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及核泄露事件,33人死于非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则难以计算。
2004-11-16
1992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秦山一期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了核电"零"的突破,也实现了核武器、核潜艇研制成功后我国核工业的又一历史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
2004-11-11
二战后,为遏制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后来日本也加入了该组织)于1949年11月联合成立了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