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风电制造商”相关结果267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3-02-20

      2012年,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风电制造行业进入了全面低迷期,特别是整机制造商的业绩可谓跌至谷底。行业集体陷入亏损,风机质量问题频发,企业裁员、降薪风波不止。...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风电弃风比例超过12%,而风电企业因为限电弃风损失达50亿元以上,约占风电行业盈利水平的50%。到了2012年,风电限电率不降反升。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2013-02-18

      国内最大的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集团总经理谢长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场经济大浪淘沙,中国风电制造业将在竞争中面临整合。...因为看好中国电风市场发展前景,风电制造商才一拥而上。秦海岩忧心忡忡地预计,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为800万千瓦,仅金风科技、大连华锐、东汽集团和上气集团等国内4家企业的产能就达到1200万千瓦。

      来源:《机电商报》 记者:杨歌2013-02-04

      所以我们期待风电制造商,能够在部件供应商的支持下,在投资商的引导和共同标准核算体系的支撑下,将降低度电成本的工作落实下去。...《机电商报》:在您看来,2013年,中国风电产业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高虎:现在,围绕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问题已经从最开始的设备制造转移到到风电并网的矛盾上。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2013-01-31

      风电差钱!有着朝阳产业、清洁能源美誉的风电业内,近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桥段:某风电制造商领导为催收货款,在东北豪饮醉倒后躺了两天才勉强恢复体力,最后客户却没让其拿走一分钱货款。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3-01-16

      中国风电制造业走向全球将是一个趋势,我们尽管目前面临困难,但是我们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信心,承认差距,促进技术创新和提升管理。...金风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武钢在致词中说:金风科技在中国风电行业最早提出风电长跑理论和中国风电谁打质量牌、谁就有未来的经营理念,得到了广大供应商的理解、响应和支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12-28

      首当其冲的是上游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市场不景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订单减少。...我国风电行业这几年蓬勃发展,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也让更多企业进入风电市场,就在中国风电企业一路高歌挺近国际市场的时候,风电行业的顽疾也日益凸显。风电行业的消纳和并网问题一直是风电企业不愿提起的伤。

      来源:济南时报 记者苏冉2012-12-28

      《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但同期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763万千瓦,较2010年下降6.85%,这是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10

      来源:新华能源 和佳2012-12-25

      风电大鳄的一系列裁员动作再次折射出风电企业的经营困境。遭殃的不仅是中国风电制造商,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也不幸中枪,遭受严重亏损。...首当其冲的是上游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市场不景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订单减少。

      来源:中国能源报 薛辰 李少彦2012-12-19

      但是,从这些制造商的销售份额看,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一直是中国风电制造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我们一直在寻求风电整机出口,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就是得不到国外市场的认可。

      来源:中国设备网2012-11-27

      此外,拥有先进设计理念和大量技术人才的荷兰风机设计企业也有望和中国风电制造商进行更多合作。...目前在这一方面两国已经有一些合作,未来这样的机会应该会更多,因为中国风电制造商需要更加成熟、先进的技术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王仲颖说。

      来源:新华网 雷蕾 和佳2012-11-20

      要加强电力系统建设,扩大配置风能资源的范围,建立更大区域的电力市场,推动风电在更大的电力市场中消纳,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一个长期、全面的电网消纳规划,需要电网公司和风电制造商的共同协作。

      来源:国际商报2012-11-01

      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和制造能力均达到世界第一位。然而,中国风电制造商的生存现状却并不乐观。由于产能过剩,机组市场价格连续下滑,整机制造商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2-10-29

      近年来,中国风电市场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6月,中国并网风电5258万千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然而,中国风电制造商的生存现状却并不乐观。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编辑整理2012-10-18

      段嘉宣分析认为,售后服务响应速度慢以及产品不能适应中国本土国情、不能跟上中国风电市场迅速变化的步伐,促使外资风机制造商纷纷撤离中国市场。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李瞧2012-10-12

      尽管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市场,但自去年以来,中国风电市场持续不景气,风机需求大幅降低,风机价格也不断下跌,整个风电制造行业都比较低迷,恩德亦是如此。...这家一路走来都不紧不慢的风机制造商,终于有些着急了。事实上,为扩大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西门子、通用电气等风电设备企业已与中国的机械设备制造商成立了合资企业。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2-10-10

      可以说,这一棒子下来外资制造商就再没有缓过来。他分析说,中国风电市场也自有其一整套运营体系,很多外资并不适应,有些水土不服。对此,祁和生亦有同感。...我国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才完成的风电发展之路。显然,中国风电发展的速度之快,远超乎外资制造商的想像。而待外资一边抱怨着中国的政策支持和本地关系,一边纷纷转向大容量机

      来源:能源评论 记者 张越月 韩伟2012-10-09

      此前,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市场的主要厂商共有21家,本土制造商仅12家。而到2011年年底,我国整机制造企业已达80多家,仅5年就增长了3倍多。以至于业界惊呼,中国风电发疯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9-26

      2011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市场排名前五的制造商分别为金风科技、华锐风电、联合动力、明阳和东汽,其中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装机达到2847mw,比前一年增长73%,成为2011年最受瞩目的企业

      来源:英大网2012-09-25

      打开金风科技公司的发展历史,从起步发展、壮大到覆盖国内市场、遭遇政策寒冬出走海外市场、再到国内回归理智市场回暖,这家在中国风电制造业打拼时间最长的领军企业的故事与经历,无疑可以清晰地折射出我国风电行业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发展速度与历程

      来源:能源评论 张越月 韩伟2012-09-12

      此前,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市场的主要厂商共有21家,本土制造商仅12家。而到2011年年底,我国整机制造企业已达80多家,仅5年就增长了3倍多。以至于业界惊呼,中国风电发疯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