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终端能效”相关结果3900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2024-05-16

      继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广使用智能终端和应用智能作业模式,深化北斗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鼓励企业开展能效、水效对标,推动重点用能、用水设备升级,争创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健全绿色工厂培育体系,到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企业100家左右。

      来源:宿迁市人民政府2024-05-16

      在绿色城乡建设行动中,方案指出: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探索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另外,在主导产业链提级行动方面,方案指出:储能电池领域,重点开发高稳定性、高能效、绿色化、智能化的新一代铅蓄电池产品;紧跟微电网储能、多能互补微网系统等新型节能系统的发展趋势,积极研发基于锂、镍、钴、石墨等新型原材料的储能电池

      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碳绩效责任报告:江苏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来源:苏电牛思2024-05-16

      “国网江苏电力本部大楼通过安装感应器和控制终端,实现人走、灯灭、空调关,截至4月底,今年累计节约用电36.27万度,碳排放强度较改造前下降了6%。”...国网江苏电力以“供电+能效服务”为抓手,聚焦工业、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科学有序实施电能替代、需求响应、能效提升,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2024-05-14

      对建成投产一年以上的超级快充站(主机最大直流输出功率不小于600千瓦,至少配置1个480千瓦及以上超充终端),按超充设备功率给予一次性补贴,同一企业每年最高12万元。【审核单位:区发展和改...鼓励主导或参与数据中心能效、碳计量、动力电池、绿色金融、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评价技术要求等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编制,对上一年度主导或参与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给予扶持,每年最高

      来源: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2024-05-14

      对建成投产一年以上的超级快充站(主机最大直流输出功率不小于600千瓦,至少配置1个480千瓦及以上超充终端),按超充设备功率给予一次性补贴,同一企业每年最高12...鼓励主导或参与数据中心能效、碳计量、动力电池、绿色金融、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评价技术要求等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编制,对上一年度主导或参与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的企业和其他组织给予扶持,每年最高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2024-05-14

      继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广使用智能终端和应用智能作业模式,深化北斗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鼓励企业开展能效、水效对标,推动重点用能、用水设备升级,争创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健全绿色工厂培育体系,到2025年,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企业100家左右。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2024-05-13

      推动农机装备智能化升级,支持农业物联网、农机车载监控应用终端和数据传输设备安装应用。到2027年,全市累计推广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机装备25万台(套)以上。...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动力电池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提高优质产品供给能力。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13

      今年,理想更是宣布其mega车型可搭配使用5c超充桩,达到充电12分钟续航500公里的补能效果。...以特来电为例,截至今年1月,特来电助力主机厂累计建设超充站260座,超充终端600根。而运营企业的加入更是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也因此成为切入超充站、光储充一体站的主要成员。 充电运营企业优势何在?

      议程发布丨这个会议带你玩转全国虚拟电厂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5-11

      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虚拟电厂聚合商;电力设备企业及投资商;环保节能企业;碳交易市场主体新能源项目投资商;设备商、投融资公司及电力辅助市场用户;网络通信、信息安全服务企业、电力终端厂商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2024-05-11

      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动力电池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提高优质产品供给能力。...(三)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产品设备能效诊断,鼓励企业采取融资租赁、节能效益分享等模式,与节能服务公司开展节能设备和技术改造合作。

      来源:高工储能2024-05-10

      今年,理想更是宣布其mega车型可搭配使用5c超充桩,达到充电12分钟续航500公里的补能效果。...以特来电为例,截至今年1月,特来电助力主机厂累计建设超充站260座,超充终端600根。而运营企业的加入更是带来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也因此成为切入超充站、光储充一体站的主要成员。充电运营企业优势何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5-08

      为帮助大连造船这样的重要企业客户清晰了解“用一度电附着多少碳”,大连供电公司完成了“源网荷”全链路电碳表和采集终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够实时测量企业的电力碳足迹因子,为节能降碳提供电力技术与数据支撑。...该公司还持续优化“供电+能效服务”,依托大连市负荷管理中心的负荷管理系统采集大连造船每月的负荷数据,并以此为依据绘制负荷曲线,全面分析当月负荷情况,建立多维数据和企业画像分析模型,提供“一户一策”负荷能效管理服务

      来源:辽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2024-05-06

      根据国管局发布的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名单,做好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公共机构领域国家绿色数据中心遴选工作。...四、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持续优化用能结构持续研究开展全省公共机构用能结构优化,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消费,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鼓励市场化方式推动分布式光伏、光热、清洁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扩大“绿电”利用规模

      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024-04-29

      在能源消费环节,中国通过不断提高全社会电气化和能效水平,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聚焦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目前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29%,预计2030年将达到34%左右。辛保安强调,推动全球能源转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合作推进。

      来源:湖南工信2024-04-28

      统筹推进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工业用能和终端产品电气化,严格落实能耗、安全生产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4-25

      推动终端消费向生产制造传导,积极争取优势产品、优势装备进入国内设备更新大市场,以设备更新实现产业焕新,建好建强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一)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一秒一公里”“度电十公里”|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举办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4-25

      极致用电能效“度电十公里”的目标则需要车企与华为共同努力,通过优化整车能效公式中的各项指标来实现。同时,华为提倡纯电和增程共平台的设计思路,以提升增程车的纯电体验。...2024年,华为将坚持技术创新,推出系列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全新360、480系列液冷主机可以适配更多场景,双枪同充、充电终端兼容更多车型需求。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3

      电动汽车终端消费者的核心痛点已从“续航焦虑”转变为“补能焦虑”。车主对电动汽车“快速补能”的需求日益迫切。...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补能效率”,助力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4月28日下午,在“第五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4重庆)国际交流会”期间,将举办“高效补能技术与应用”主题论坛。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24-04-22

      推动终端消费向生产制造传导,积极争取优势产品、优势装备进入国内设备更新大市场,以设备更新实现产业焕新,建好建强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一)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更新改造超过使用寿命、能效等级不满足工业锅炉节能水平或2级标准、烟气排放不达标的燃煤锅炉及热源供热系统设施设备,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收费试点建设,持续推进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4-18

      国网福建电力在张坑线与圭历线共安装了15台就地型智能分布式型馈线自动化终端,投运以来共实现了对1次短路故障、15次接地故障的正确隔离与自愈复电,故障停电时间同比缩短18小时。...目前,国内的配电网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例如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装备能效水平有待提高;有源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海量多元用户与电网的双向能源信息交互不足;资源灵活利用水平低、分布式能源消纳受限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