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产业链”相关结果1546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8

      据了解,五个供暖季以来,海阳核电已累计输出零碳热量658万吉焦,替代原煤消耗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8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494万吉焦。...据了解,依托1、2号机组建设、运行的成功实践,山东核电加快推进三代核电自主研发和创新,助力我国形成完整、安全、经济的三代核电产业链,推动批量化建设。

      运达股份成功签约邯郸百万吨绿色甲醇制备示范区项目

      来源:运达股份2024-01-18

      樊成华指出,此次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经济和生态效益突出,与前期落地的运达零碳高端装备产业园、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重大项目相衔接,建成后将形成覆盖“风机—绿电—甲醇—甲醇商用车”...、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链,必将丰富拓展邯郸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应用场景,助力全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1-17

      邯郸市市长樊成华表示,本次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经济和生态效益突出,与前期落地的运达零碳高端装备产业园、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重大项目相衔接,建成后将形成覆盖“风机—绿电—甲醇—...2023年9月20日,国家电投与中远海运、上港集团、中国中检共同签署《关于开展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合作备忘录》。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调研温州苍南远景<mark>零碳</mark>产业园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4-01-17

      浙江着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链全链条,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优化产业结构,支撑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远景先进的新型能源系统技术和风光储氢智技术,为浙江发展了注入新动能。...远景已经连续两年出口风机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公司将把温州苍南零碳产业园打造成远景重要的出口基地。

      来源: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01-16

      在嘉兴红船基地“零碳”智慧园区搭建完成了全省首个高效氢储能热电联供系统,嘉化能源2mw氢能分布式发电系统已建成投运。...根据氢能产业链布局情况,tc309已初步构建了涵盖基础与管理、氢质量、氢安全、氢工程建设、氢制备、氢储运与加注、氢应用、氢相关检测8个子体系的氢能技术标准体系。

      来源:山西人大网2024-01-1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应用,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产业链链长牵头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分工协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搭建协作配套平台,引导产业链企业加强协作。

      来源:上海电气2024-01-12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技术与装备产业创新、“风光储氢”新能源、“零碳产业园区”创建、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及绿色化工等领域开展合作。山西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上海电气相关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上海电气将以本次战略合作为新契机,在落实好煤电、风电、科创等方向多领域务实合作基础上,全面对接山西“双碳”战略,发挥好自身在能源领域的综合优势,加快推进在晋的风、光、储、氢、电梯等产业布局,积极开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合作,深化产业链创新链协同

      来源:北京亦庄2024-01-12

      依托道依茨公司技术及供应链优势,将促进完善国内氢气内燃机技术产业链,带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作为道依茨在中国设立的首个氢能应用项目,也是北京市近年来在氢能领域引进的一大重点外资项目,中关村道依茨氢气内燃机合资项目将引进全球领先的氢气内燃机技术,开发氢气内燃机产品,并提供高效的零碳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爱贝能科技与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港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爱贝能 AiBESS2024-01-09

      湖南城陵矶新港区依托长江八大良港城陵矶港而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丰富,储能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此次项目合作,是爱贝能科技重要的战略布局之一。...三方将聚焦零碳微电网储能、直流生态产品、储能系统集成等重点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集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拟建500mwh的零碳微电网项目,力争成为零碳、低碳全国示范产业园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09

      在此之前,中国海装于2022年推出国内首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目前已开始发电;金风科技也曾宣布建设温州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包括深远海漂浮式研发总部、零碳示范区等。...业界普遍认为,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构建完整的漂浮式风电产业链,助力我国深远海风电产业发展。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1-09

      创建广州南沙粤港融合绿色低碳示范区,研究绿色低碳园区建设运营新模式,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欧盟碳排放相关标准互认机制,助力“零碳”产品全球范围自由流通。...推动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等创新单元和地方建立深海领域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和标准制定,推进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便捷、高效应用,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1-09

      我们坚信,生态化是企业持久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构建全球光伏制造产业链布局,协同智慧能源、光伏新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我们积极建设零碳智慧工厂、零碳供应链、推动组件回收研究应用,以自身的绿色实践助力广大客户、合作伙伴实现绿色发展。全球“碳中和”大势所趋。我们坚信,光伏发电是未来能源结构绿色转型的主力军。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1-09

      2023年,中国石油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ⅲ区块光热系统正式并网运行,标志着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零碳示范区建成投运,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一桶“零碳原油”就此诞生。中国石化新星公司风电、光伏项目

      来源:广元市人民政府2024-01-08

      同时,围绕低碳、零碳、负碳等领域,谋划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项目。...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节能、氢能、储能、动力电池、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生物质燃料替代、零碳综合供能、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

      福建:支持宁德推进核水风光储氢等开发利用,打造东南沿海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2024-01-08

      支持开展近零碳工程建设,推动探索建设“近零碳工厂”“近零碳产业”“近零碳园区”,打造宁德时代“零碳工厂”“零碳能源岛”试点。支持建设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和霞浦核电等项目。...支持深度布局产业链,推动钠离子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凝聚态电池等产业化发展,加快电动康养(按摩器)、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电动航空、风光储充用一体化等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

      向山越海 WE来有光丨2024晶澳生态朋友圈跨年会暨新产品发布会盛大召开!

      来源:晶澳科技2024-01-08

      同时,晶澳科技还在积极建设零碳智慧工厂、零碳供应链、推动组件回收研究应用,以自身的绿色实践助力广大客户、合作伙伴实现绿色发展。...多年来,特变电工与晶澳科技一直携手同行,在光伏产业链互作支撑,如电站epc、逆变器、变压器、线缆、开关柜等多个领域均有开展互补性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成果丰硕。

      申能集团储能领域再落一子,成初创企业“洛希能源”第一大股东

      来源:洛希能源2024-01-05

      ”能源产业链生态圈,洛希能源也顺利成为其产业链生态成员之一。...强上海申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申能诚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投资了一家储能系统集成初创企业上海申毅洛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希能源”),投资总金额为4900万元,成为洛希能源单一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在新型储能赛道上,申能集团“再落一子”,加快完善“零碳

      来源:国氢科技2024-01-03

      国氢科技作为国家电投实施氢能战略的主体,是全国目前最高估值的氢能企业,也是国家电投的第一个“独角兽”企业,以创零碳经济,享低碳生活为战略目标,致力于为千家万户提供氢能替代方案,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转型...中心将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集中力量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和试验示范,打造完整氢能装备产业链,全面提升我国氢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产能篇:2年新增60个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谁投的最多?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1-02

      远景能源的格尔木零碳产业园项目,既涵盖了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有涉及绿色氢氨生产基地项目及新能源开发建设项目。...“风电+”延伸类型多样化除风电装备制造之外,还有零碳工业园、风电制氢项目,以及配套的储能系统也在产业园建设中不断出现。

      来源:国氢科技2023-12-29

      未来,华南氢能产业基地将加快氢能核心装备产能建设,促进华南地区氢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实现“创零碳经济,享清洁生活”的战略目标。...国氢科技将以此次仪式为契机,加快推进华南氢能产业基地建设,持续开展氢能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及产业化能力提升,助力佛山市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