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11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首次提出“透明电网”的概念:即把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相结合,在电网上安装小微智能传感器,让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展示出来,包括电源信息透明、网络信息透明、市场信息透明、设备状态透明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11-10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化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林铭山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建明主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10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近日在中电联举办的“2020年中国电力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指出,为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国能源转型主要朝两个方向进行:终端消费侧,电能深度替代化石能源;能源生产侧,以电能形式开发利用新能源。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0-11-10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强调,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赶上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为此,行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第一要勇于担当大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双成,以及来自华能、大唐、华电、国能投、
来源:中国煤炭科工集团2020-11-06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主持会议。...、包头能源总经理杨光荣、神延煤炭公司董事长刘民强、信息公司副总经理梁国华等子分公司负责人;中国煤科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赵玉坤,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见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王国法,总工程师张彦禄,总部有关部门
来源:中核集团2020-11-06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罗琦长期从事核动力反应堆设计研发,是我国核动力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领军人之一。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0-11-05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认为,“未来,山东将成为我国继浙江、广东、福建之后的新兴核电大省和核能强省,烟台将成为环渤海地区核电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另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官方消息,由中核集团组织、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导编制、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参与编制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系统设备和管道保温层设计规范》(标准编号为iso 23466
来源:新华网2020-11-05
“三峡工程的成功实践,极大提高了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技术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说,三峡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0-11-05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提出,能源转型的重点的在生产侧降低煤炭和石油的占比,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在消费侧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的比重。...向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韩国、日本等用能中心送电,形成洲内“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多能互补、区域互联”的能源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0-11-0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04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看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所需的金属材料已出现告急——镍、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较高,存在安全风险,“现有资源能否保障锂电池行业持续发展,值得探讨。”
来源:亨通集团2020-11-03
11月2日,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在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院长柴大鹏陪同下考察亨通集团,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率集团副总裁祝芹芳、电力产业集团总裁李自为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0-11-02
2019年,安泰成立合金材料研发中心,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及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核心技术团队,重磅打造更具全面性科研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此外,研发中心更与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建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中心及实验室,在材料性能方面不断突破,始终立于国际前沿。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10-30
另外,国网河北电力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探索了电力和5g资源的融合共建模式,发挥电网、通信、装备制造等企业集团化协作优势,构建了技术装备产研用无缝衔接的新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沈国荣说。
来源:清华大学2020-10-30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过增元、周远、王光谦,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等先后发言参与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在致辞中指出,储能技术作为未来能源供应系统的关键核心,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储能产业已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来源:第一元素网2020-10-29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在开幕式上就技术路线图2.0的编制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表述。...关于技术路线图2.0,中国汽车报第一时间邀请了汽车行业内的三位重量级专家来进行解读,分别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候福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秉刚、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来源:遂宁新闻网2020-10-29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通过研究预测,2017-2035年,我国锂消费量将从12.5万吨增至170万吨。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代替20%的石油需求,中国石油消费顶点将于2025年前到来。
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公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全球和中国分别消费了31万吨和16万吨碳酸锂。其中,全球动力电池锂消费达10万吨碳酸锂,中国动力电池锂消费达5.5万吨碳酸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