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权”相关结果38

      来源:外交部网站2023-08-24

      日方所作所为是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将伤痛延续给人类的子孙后代,成为生态环境破坏者和全球海洋污染者,侵犯各国人民健康、发展环境权,违背自身道义责任和国际法义务。

      张阳:碳排放交易的监管赋能:问题与方案

      来源:武大经济法2022-10-25

      环境权路径本身并无问题,毕竟碳排放权的权利客体是环境资源要素(大气容量),但这种偏领域性的宏观权利较抽象,无法对碳排放交易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一)本质厘清:财产权的否定和行政权的确定碳排放交易,实践中多称为“碳排放权”交易,冠之以“”确有明晰产权之意图,相关学说也以此权利界定为前提展开,集中于环境权、物权和行政权。

      来源:新华网2022-07-07

      戴建军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是全球性议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我们应当敬畏自然,珍惜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生态环境;认可环境权与生存、发展的紧密联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这符合人类根本的利益诉求

      来源: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2021-10-08

      但随着中国深入参与国际碳减排实践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引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了碳排放权作为环境权与人权的属性。...基于传统的自由市场环境主义思想,财产权的支持者认为碳排放权市场是应

      碳交易的司法救济

      来源:享法互联网JoyLegal2021-08-13

      (三)环境法角度分析理由:1. 环境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指公民享有在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碳排放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环境的发展,这一点与环境权的概念不谋而合。缺陷:1.

      来源:金茂法律评论2021-06-28

      碳排放权的人权可以理解为基本环境权,气候环境资源使用权说认为,碳排放权是为保障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排放主体所能享有,由自然直接赋予或者依法律规定获得可以向环境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权利;排污说认为

      来源:无知一熊2021-03-12

      垃圾处理的外部经济性很大程度是因为“环境权”或“环境容量”产权的不确定。如果对环境权环境容量进行了确权,并制定了计量计价标准,则可减小搭便车效应,减小垃圾处理的外部经济性。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21-02-11

      虽然环境权主要受公法调整,但是对于特定的民事主体因环境损害遭受的损失而言,则应当由私法进行规定。...如果将民法典的功能限定为保护私,则与现代社会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需求是不符合的,也没有回应时代之问。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2021-01-11

      虽然环境权主要受公法调整,但是对于特定的民事主体因环境损害遭受的损失而言,则应当由私法进行规定。...如果将民法典的功能限定为保护私,则与现代社会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需求是不符合的,也没有回应时代之问。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来源:对外经贸2020-03-13

      对于碳排放权非物权性质的界定,崔金星(2012)提出 “环境权说”,王清军(2010)提出“新财产权利说”,袁巍(2010)提出“债权说”,刘京(2013)则认为碳排放权不能定位为新型财产和债权,也不能归类于准物权

      国务院: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附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综合2019-08-08

      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由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逐步扩大到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各类公共资源,制定和发布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

      国务院: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综合2019-08-08

      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由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逐步扩大到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各类公共资源,制定和发布全国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

      来源:法制日报2019-06-12

      赋予公民环境权,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并对污染环境者形成监督压力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大事”。

      来源:《现代经济探讨》2017-08-26

      在这个污染治理的新模式下,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企业的环境守法义务及违法后果规定更为具体,公民的环境权和参与有所保障。...另一方面,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环境污染监管体制下,没有充分发挥公众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协商作用,损害公民环境权利和公共利益的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和群体抗争事件多发。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1-25

      进一步分析环境权的性质: 首先,环境公益的特性决定了环境权难以被整体塑造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独立的民事权利,从而成为公民个人(环境公益归属主体) 维护环境公益的请求基础; 其次,环境权虽然已被诸多国家写入宪法

      来源:新华日报2017-01-10

      邻避情结实际上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它是一种全面拒绝被认为有害于生存环境权的公共设施的态度;强调以环境价值作为是否兴建公共设施的标准;主要是一种情绪性反应,居民不一定需要有技术层面、经济层面或行政层次的理性知识

      来源:南都社论2016-07-08

      环评法修订木已成舟,法律的实施过程依然有必要盯紧环评、认真对待环评,公民咬住环评不放,公民环境权才有被尊重、被正视的可能。...但环评前置设计执行得如何,与该不该前置是两个层面的问题,环评之所以要前置,是因为涉及环境生态的工程建设,事关社会成员的公共环境权益,以制度性的前置审批来最大限度做到环境把关、一票否决。

      来源:自然之友2016-06-16

      程序性环境权是为实现和保障实体性环境权利而享有的程序性权利,包括(环境信息)知情、(环境事务)参与、请求。(上述内容参考吕忠梅教授的《公民环境权》和《再论公民环境权》。)

      来源:国务院2016-06-15

      进一步健全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延伸阅读:【涨姿势】拿什么保卫我的环境权?...国务院新闻办6月14日公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实施评估报告》,以下是报告环境权利部分全文:国家修改环境保护法,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加强对公民环境保护的知情、参与、监督的保障

      来源:中南环境法所2016-05-26

      坦桑尼亚《环境管理法》总则部分规定:任何人当其环境权受到可能造成人类健康和环境损害的行为或者不作为威胁时,有权提起诉讼,要求防止或者停止该行为;要求已经造成环境恶化的责任人尽可能地将受损环境恢复到损害前的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