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核算”相关结果473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6小时前

      实验室以“降碳、减污、循环、增值”为宗旨,聚焦拆解设备与工艺研发、再生材料循环利用、碳核算与碳资产开发等领域技术创新,探索电力再生资源利用新模式、新路径,力争成为电力物资循环利用领域科技创新的示范与标杆

      来源:阳光时代法律观察22小时前

      助力用电企业降低碳排放、简化碳核算,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在传统电网架构下,由于电力的同质性特征,电力来源(无论是传统燃煤还是可再生能源)在传输过程中往往难以区分。...“绿电直连”能够使得用电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更为简单明了,减少因电力来源模糊而可能产生的争议,也更容易证明其电力使用的低碳属性。

      山东环保“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新突破

      来源:山东环保24小时前

      “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可服务于零碳园区、低碳企业和节能楼宇,广泛应用于工业产业园区能源和碳排放的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企业碳资产精细化管理、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提升等场景,通过无缝对接国内外碳核算标准,...同时,平台内置行业碳排因子库、产品碳排放因子库和折标煤规则三大底层逻辑系统,以确保碳排放核算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电碳市场“解耦”后 我国电碳协同该何去何从?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5-04-01

      碳市场政策调整原因分析从碳核算角度来说,目前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的行业只有发电行业,取消电力间接排放履约可以简化发电行业mrv程序。...在这个前提下,为了更好促进电碳协同、拓展绿电应用场景,近两年陆续有区域碳市场尝试建立绿电与碳市场之间的衔接,允许企业在碳核算时将采购使用绿电部分碳排放记为零(如表1所示),这在国际上也是有权威标准支撑的

      电碳表“上岗”!碳排放可以像电费一样查看

      来源:浙电e家2025-03-24

      传统碳核算模式下,企业面临数据滞后、核算粗糙、协同困难等困境。...3月3日,国网象山县供电公司员工在向宁波诚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电碳表的“算碳”“计碳”原理和数据监测功能丨董玉燕 摄电碳表之后,“碳核算”之路还有多远?

      《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2025年版)》发布!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3-21

      (四)衔接碳市场及碳核算66. 绿证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什么关系?当前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3-17

      目前绿电交易在市场化交易电量中占比仍然较低,规模尚未形成,存在绿电资源供应不足、购买绿电带来的环境价值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不够健全、用户主动消费绿电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须加快推动绿电市场建设,加强绿电市场与碳核算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5-03-13

      参照《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碳核算、碳认证等第三方机构监管。推进落实《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每年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4.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体系。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2025-03-12

      参照《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碳核算、碳认证等第三方机构监管。推进落实《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每年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4.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体系。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2

      中能传媒:推动绿电市场与碳核算、碳市场协同衔接,您有什么建议?王政涛:山西省充分发挥能源基地优势,结合新型电力市场建设,积极推动绿电绿证市场交易,实现绿电绿证市场双突破。...但目前,绿电交易在市场化交易电量中占比仍然较低,规模尚未形成,存在绿电资源供应不足、购买绿电带来的环境价值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亟须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加强电力市场与碳核算

      来源:山西省国资委2025-03-11

      “比如,政策体系尚不健全,‘零碳矿山’评价标准、碳核算方法、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技术装备存在短板,设备老化能耗高,新能源装备规模化应用不足,采空区碳封存、井下储能等存在技术瓶颈;企业动力不足,低碳转型初期投入大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2025-03-11

      参照《上海市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碳核算、碳认证等第三方机构监管。推进落实《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每年编制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4.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体系。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综合整理2025-03-10

      王金南给出了具体建议,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工业园区“一芯四核”互馈式碳核算方法体系。...他建议,加快零碳园区标准建设,形成统一规范的工业园区碳核算方法体系和零碳园区系列标准,“一园一策”制定零碳技术路径,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0

      比如,政策体系尚不健全,“零碳矿山”评价标准、碳核算方法、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技术装备存在短板,设备老化能耗高,新能源装备规模化应用不足,采空区碳封存、井下储能等存在技术瓶颈;企业动力不足,低碳转型初期投入大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5-03-07

      该实验室紧紧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管理和技术需求,聚焦碳监测关键技术与可信校验、碳核算关键技术与足迹认证、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三个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动关键技术成果化、科技成果产品化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06

      全国政协常委、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建议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足迹体系,激发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带来了关于推动绿电市场与碳核算、碳市场协同衔接的建议

      来源:国务院2025-03-05

      推动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碳核算和可持续信息披露。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推动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碳核算和可持续信息披露。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三)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优化普惠重点领域产品服务供给。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05

      绿电交易在市场化交易电量中占比仍然较低,规模尚未形成,存在绿电资源供应不足、购买绿电带来的环境价值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不够健全、用户主动消费绿电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须加快推动绿电市场建设,加强绿电市场与碳核算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5-03-04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策略提供有力依据,开辟出一条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让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摆脱被动局面,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他们在机制设计、平台建设、落地实践等核心工作中的持续发力,深入研究对电碳核算

      来源:上海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2-28

      积极招引培育碳检测、碳核算、碳足迹、碳认证、碳交易、碳咨询、碳金融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和认证机构。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发挥带头作用,稳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