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国际碳市场”相关结果183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3-14

      此外,香港交易所通过旗下国际碳市场平台,投资中国内地的植树造林和恢复植被项目所产生的高品质碳信用,以抵消其所有未能削减的重大排放。香港交易所2024年总计注销了约55000吨碳信用,并实现碳中和。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12-31

      关于国际碳市场机制,cop29通过了《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实施细则,特别是第六条第四款,创建一个由联合国直接监督管理的全球碳市场机制。...这些规定为国际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除了气候融资和碳市场机制,多国还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ndcs),同意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势。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12-17

      《巴黎协定》第6.2条主要涉及自愿性的跨国交易市场建设,是关于“减缓成果的国际转让”(itmos)的规则设定,因此也被视为国家/区域已有碳市场之间的联接或更为宽泛的“合作方法”。

      COP29:<mark>国际</mark><mark>碳市场</mark>启动的焦点问题和进展展望

      来源:电联新媒2024-12-10

      本次大会成果为推动国际碳市场实质意义上启动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国际碳市场的建设涉及国家多、各方诉求差异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便于理解6.2条和6.4条谈判的进展,特别是大家关注的国际碳市场实质启动的要素,我们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的重启要素作为对照,以便更直观地理解第6条国际碳市场的进展程度。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助力<mark>碳市场</mark>服务升级!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2024-11-20

      而且,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碳双控”政策推进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将是未来碳市场建设重点。...作为中国中检旗下专业认证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也将联合理事会成员,进一步推动碳核算核查技术的提升与业务发展,推进结果多边双边互认和供应链碳足迹国际互认,助力国际碳市场建设。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18

      国际碳市场中,《巴黎协定》第六条强调借助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为最不发达国家参与碳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报告》显示,最不发达国家正积极利用国际碳市场机制,参与碳市场活动。

      来源:中国华电2024-11-18

      中国华电就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展与展望、国际碳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碳市场合作减排展望等主题进行交流,凝聚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共识,共话全球碳市场新机遇,共创绿色低碳美好未来。

      来源:《能源评论》2024-09-29

      另一方面,绿电市场碳市场缺乏协同度,企业无法通过绿证抵消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叠加国内碳市场国际碳市场尚未打通,绿证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受限。“供需错配+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4-09-19

      至于为什么,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考虑到与国际碳市场规则对接。这里的国际碳市场是指的即将正式收费的欧盟碳关税(cbam),关于cbam是啥可看一下这边文章欧盟碳关税,公平竞争还是贸易壁垒?。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8-29

      有序开展国际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交易,在香港国际碳市场和美国cbl市场完成首笔vcs减排量挂单交易,在国际自愿减排量交易拓展上取得新突破。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6-14

      积极推动各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确保试点地区控排企业实现100%履约;牵头联合成立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实现了我国参与和建设国际碳市场从“0”到“1”的突破。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4-04-11

      二是与碳市场缺乏协同度,导致绿证通用性受限。在使用中,企业无法通过绿证抵消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叠加国内碳市场国际碳市场尚未打通,绿证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受限。

      钟宝申出席2024博鳌亚洲论坛:更公平的可再生能源,有利于能源自主与全球协同

      来源:隆基绿能2024-04-01

      中国与欧洲都已经制定了绿色发展的总体目标,但中欧合作发展绿色经济还面临诸如碳壁垒、国际碳市场发展不完善、全球能源不确定等挑战。与会嘉宾还就中欧如何深化在能源转型与气候行动的合作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3-06

      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强化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管机制,完善全国碳市场的法规和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基于《巴黎协定》的国际碳市场双边或多边市场机制的合作联通,提升中国碳市场的全球影响力。

      来源:电联新媒2024-02-29

      我国碳市场设立之初,就借鉴了国际碳市场制度设计经验,自2011年试点碳市场建设启动,就奠定了以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配额交易为主,同时允许国内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ccer参与抵销履约的基本格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3

      我国碳市场价格会在多长时间后与国际碳市场趋平,是一个值得继续观察的问题,较快的碳价上涨更有可能出现在碳达峰之后。...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日首次公开发布的《国内外能源与电力价格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期来看,全球碳市场呈现出广度、深度持续提升的形势,为实现气候目标,全球平均碳价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碳市场价格将上行至与国际碳市场趋近水平

      推进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12-21

      推进与葡语国家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领域的对接合作,联合澳门建设链接国际绿色项目和资本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碳市场建设研究。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北京绿色交易所2023-11-30

      香港交易所是中国香港唯一的证券及衍生产品交易所和结算所营运机构,其旗下的香港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致力于连接资本与香港、中国内地、亚洲以至全球的气候相关产品和机遇。...下一步,绿色交易所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研究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机遇,逐步落实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发展定位,为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2023-11-10

      推进企业碳排放在线监测,以及mrv体系、配额分配方法等相关制度、标准、方法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同时,提高ccer国际认可度,推进ccer参与国际交易,与海外碳市场形成连接等。

      李谚斐:<mark>国际</mark>绿色氢氨醇贸易将加速发展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11-03

      政策方面,因为政策涉及到交易的标准、相互认证的方法学,以及碳市场认证的方法学,碳市场对氢成本支持的程度。如果能参与到国际碳市场的交易中,是否可交易,还有国际协同,共同创造下游的市场都非常重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