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电网报2025-05-30
预计中远期随着高端产业占比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弹性系数降至1以下,电力消费逐步趋于饱和;但近中期仍处于新电气化快速推进、用电新业态快速增长阶段,预计电力—经济增速差距收窄速度较慢,“十五五”我国及南方区域电力弹性系数仍大于
来源:叶春能源2025-05-12
中短期,受气候、电价、市场、电气化程度进程及产业政策的调整,电力弹性系数或将围绕1上下波动,随着新型产业在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进入产业成熟期及成本下降期,电力弹性系数或将保持在较高的程度。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5-05-07
“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业化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变,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二产用电比重持续下降,带动电力弹性系数稳步下降,“十五”期间电力弹性系数平均约1.32,“十一五”降至1.05,“十二五
来源:浙电e家2025-03-27
关于电力弹性系数解答这个问题前,先普及一个名词:电力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大体可归纳为系数数值等于1、大于1和小于1三种趋向。以全国电力弹性系数为例,2024年全国电力弹性系数为1.36,浙江则达到1.72。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3-18
传统产业维持较大用能体量,新兴产业用能快速增长,推动能源消费刚性增长、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走高。极端天气频发,民生用能比重持续提升,电力负荷峰谷差不断拉大,短时尖峰负荷特征更加突出。
来源:中国电力2025-01-06
(二)2020-2023年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走高原因2020-2023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连续四年大于1,不同于疫情前十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总体小于1的情况,也与工业化后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的国际经验不一致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4-01
2020—2023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均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即我国近四年用电量增速均高于gdp增速。近几年各产业用电量规模持续增长,拉动用电量增速超过gdp增速。...2023年,电力行业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电力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电源投资占比大幅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九成,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均首次过半。
来源:环球零碳2023-02-21
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的趋势是否会持续?...期间,除2018年较为特殊外,其余年份的电力增速均低于gdp增速,即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按照业内共识,2020年和2022年经济增速同比回落,电力弹性系数应小于1。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0-10-13
电力弹性系数持续降低,单位gdp电耗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充分体现了深圳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良好势头。...高可靠供电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特区快速发展的40年也是电力先行的40年。
来源:深圳商报2020-10-12
电力弹性系数持续降低,单位gdp电耗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充分体现了深圳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良好势头。...记者从深圳供电局获悉,深圳全社会用电量从5月份开始快速反弹,彰显了深圳经济在面对重大困难时的韧性和弹性。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0-04-26
深圳“十五”期间电力弹性系数为0.99,“十一五”期间电力弹性系数为0.64,“十二五”期间弹性系数为0.42,“十三五”前四年弹性系数为0.58,整体来说呈振荡下行趋势。(2)近20年呈现“w”型。
来源:中债资信2020-04-09
考虑疫情影响后的行业展望结论第三部分 结论第一部分 2020年火电行业分析逻辑一、 行业分析逻辑二、行业需求展望2015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波动较大,但gdp增速变化较平稳,两者变化趋势关联度越来越低,电力弹性系数法逐渐不适用于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的展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0-04-03
采用产值单耗法、电力弹性系数法、人均用电量法等多种预测方法,对我国...“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攻坚克难、持续创新,实现了巨大飞跃,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电力工业发展呈现新的特征,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3-13
根据2016~2019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加权平均估算,此次疫情将下拉全社会用电量330~1000亿千瓦时左右,影响2020年全社会用电增速0.46~1.39个百分点,联动传导gdp增速下滑1~3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03-12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02-27
2019年全年gdp总量为99.08万亿元(增速6.1%)、全社会用电量7.23万亿千瓦时(增速4.5%),2016~2019年四年来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分别0.73、0.97、1.29、0.74,加权平均并结合疫情三种情形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