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风电国产化”相关结果3291

      来源:《求是》2025-02-10

      中广核“华龙一号”产业链已带动5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推动“华龙一号”实现核电整机设备100%国产化。...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走核电、风电、太阳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协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能源安全保障作用

      来源:广西能源集团2025-02-10

      项目创造了中国全嵌岩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最快速度,成为广西第一个下海测风、第一个核准、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并网发电、第一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机组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100%。

      来源:能见2025-02-07

      国家电投集团2024年,国家电投旗下云南国际完成打挂山风电场85号风机自主可控plc应用试点,实现集团公司首台风机plc 100%国产化;富源西风电场作为国内首家拥有超算中心的智慧风电场,所有专题模块已上线运行

      来源:南网50Hz2025-02-07

      高达264.5米全国产化新塔建成后,将刷新全国水上最高输电铁塔的高度纪录,并大幅提升广州南部地区供电可靠性,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澎湃电力。...南方电网公司努力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当先锋、作表率,持续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主网架建设加力提速。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5-01-24

      “30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投产,推动国产化大容量空气压缩机、透平的研发应用,带动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边广琦说。...首批“沙戈荒”大基地建成9199万千瓦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新能源装机增长的基本盘。2021年11月,国家

      来源:云南电网2025-01-23

      跨区大型输变电标杆项目加速落地,相继建成省内交叉跨越最多、新建线路最长的乌东德电站送出工程,首个换流站、变电站和串补站“三站合建”的永富直流工程……多个工程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全国第一,并实现了关键设备器件的国产化替代

      来源:龙源电力2025-01-23

      从引进外国风电机组“四小天鹅”到实现机组软硬件国产化,再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新能源生产数字化平台,实现少人值守、无人值守,推动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龙源人在能源自立自强道路上昂首阔步向前,为撑起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脊梁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5-01-21

      清原电站首次实现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器软硬件全面国产化,其中3号机组首次应用芯片级国产化调速器核心控制装置,采用高可靠、高性能调速器电器柜样机,实现底层操作系统和编程软件自主可控。...清原电站的全面投产提高了辽宁省乃至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万吨。

      来源:三峡能源2025-01-20

      工程采用对称单极接线形式,建成一套±15千伏、60兆瓦的igct-mmc背靠背两端输电系统,其中igct换流阀组件完全对标海上风电柔性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288只国产化6.5kv/4ka(通流2ka)

      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中国<mark>风电</mark>用了27年

      来源:《风能》2025-01-20

      他们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技术创新,陆续研制出国产化率分别为33%、54%、78%和96%的10台600kw风电机组。...自2022年年底中国下线全球首台16mw海上风电机组开始,技术探索开始进入“无人区”。中国风电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摸索前行的同时,开始为后来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通过技术输出反哺世界风电产业。

      风的守护者,共启风能新纪元!

      来源:美孚2025-01-17

      近年来,大兆瓦机型不断推陈出新,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配套产业持续升级,设备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中国已初步构建成具有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埃克森美孚中国”)作为“风的守护者”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之一,凭借其全球化视野及专业化优势,为风电行业量身打造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润滑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风电行业的稳健发展注

      来源:电网头条2025-01-17

      在施工中,建设者们持续提升工程安全、质量、工期、造价管控水平,大力推动智造创新,实现“三个首次”:首次实现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器软硬件全面国产化、首次在抽水蓄能领域应用气泡防冰技术、首次将金属结构安装多项新技术应用于水电行业

      来源:大唐集团2025-01-16

      湖北能源公司2024年,湖北公司投产了我国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实现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在全球的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实现100%国产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河南发电公司2024年,河南公司圆满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安全生产保持稳定;提质增效稳步增长,超额完成集团公司年度业绩考核值;聚焦“三量”抓发展,加大新能源开发建设力度,风电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

      中广核通报2024年高质量发展成果!清洁能源在运装机突破1亿千瓦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5-01-13

      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永滨表示,改造完成后该系统始终保持“零缺陷”安全稳定运行,核电机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本质安全得到显著提升,成功打造dcs国产化改造样本。...“本次改造采用了中广核数科自主研发的dcs平台sh_n,助力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实现从传统模拟控制向国产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转型。”

      “能储一号”“从0到1”的故事……

      来源:中国能建2025-01-13

      2022年7月,“能储一号”应城压气储能项目正式动工建设;2024年4月9日,首次并网一次成功;2025年1月9日,全容量并网发电……“电站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实现了100%国产化...“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但它们比较‘调皮’,电力供应有时过剩有时不足,而且频率忽高忽低,就需要储能来担当‘绿电管家’,平衡电网供需。”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5-01-10

      同时,在政策支持方面,建议将flng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推动,逐步实现国内flng技术设备全国产化、工程化应用和安全运维。...海上风电风电技术与海洋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在我国近海,海上风电已实现规模化发展,未来要锚定深远海浮式风电产业化目标。

      海得新能源HD08PCS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通过中国电科院全项构网测试

      来源:海得新能源2025-01-08

      海得新能源在风电变流器自研自制上已有15年经验,在变流器国产化之初,海得新能源便一马当先,配备了当时最大的兆瓦级电力专线,于2009年实现“wingrren风电变流器”批量发货,并迅速得到了国内市场的高度认可

      安徽芜湖:到2027年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

      来源:芜湖市人民政府2025-01-06

      在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薄弱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开源体系建设,推动国产化替代产品研发及应用。...依托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等领域加快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到2027年,光伏、风电累计装机量达350万千瓦以上。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深远海利器!运达股份16MW“海鹰”平台成功吊装

      来源:运达股份2025-01-06

      自机组下线到成功吊装,“海鹰”在性能和可靠性上力臻完善,已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全面通过多项测试闭环验证,届时将有力引导我国风电开发挺进深蓝。...科创引领  展翼扶摇志向“深远” 剑指“深水远岸”的全新战场,顺应风电机组大型化迭代的行业趋势,运达股份精准定位开发需求,倾力打造出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16mw“海鹰”平台。

      来源:ESPlaza长时储能网2025-01-03

      双方协力推进,主设备国产化率实现100%,十多项关键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我们将加快推动液态空气储能在新的应用场景落地。”...河北是新能源发电大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超六成,为破解大规模并网消纳难题,河北省加速布局抽水蓄能、压缩空气、氢能等储能技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