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少挖煤”背后的市场逻辑

2014-09-17 13:09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关键词:煤炭价格煤炭行业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也不光是煤炭,一切商品都按照价格信号来决定其产量,市场上就不会发生供需不均衡的现象。这时候市场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胶鞋就能变成粮食,我们手中的钱可以购买一切东西。在此,我们看到价格极其重要的功能,它能够调剂余缺。我们千万不可任意改动它。国家管理物价就是保证价格能够随供需变化而变,也就是不要管它。只有价格不能灵敏地反映供需的商品时,要由管理部门来制定价格。

最近在这方面犯错误的一个例子就是委内瑞拉。政府认为超级市场的定价太高,损害了消费者,国家减低了超市的价格,受到大众的欢迎。大家都去超市抢购,把超市的商品抢购一空。超市的老板因为没有经营的自由关门不干了。于是政府派军队接管超市,整个经济陷入巨大混乱,商品严重短缺。这样的错误许多国家都有过同样的经验,包括我们中国。

这就是政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的确,商品定价过高会伤害消费者。解决的办法是鼓励竞争,让别的供应方彼此监督各自的价格。所以竞争是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讲,垄断是不可以的。它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消费者利益是方法不是干涉价格,而是消除垄断,鼓励竞争。

由于价格可以自如地调剂产量,经济就有了非凡的可塑性。只要有需求,生产总能满足它。如果没有这种可塑性,我们手中的钞票就不可能随便买任何一种东西,而只能买供过于求的东西,不能买供不应求的东西。这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我们拿钱可以买粮食,是因为有价格在起调节作用,和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关系。我们的钱不但能买粮食,还可以买几千种商品,从来不会缺货,绝不是有几千条红线在保证他们的产量。老实说,光有土地也产不出粮食,还需要劳动、化肥、电力、煤炭、运输等等上千种直接间接的辅助品,比牙膏的生产可能更复杂。

所以,拿18亿亩红线来保粮食产量是非常缺乏逻辑的想法。可是很多人都相信这条红线是必要的。这就是专家和普通群众的区别。这也是一个社会为什么需要有与众不同的专家想法的原因。

经济有可塑性,就是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增产或者减产。其原因是经济普遍存在着替代性。所谓节约能源就是因为能源价高,于是用别的没有涨价的资源替代能源。如更好的绝缘材料,更精密的仪表,都可以替代能源。在粮食生产中如果土地价高就可以用更好的良种、更适时的灌溉等来替代土地。用没有涨价的其他资源替代涨了价的投入品,其效果是节省了钱。如果价格不动,空喊节能、节地,是没有用的,替代过程不会发生。

由于替代关系的普遍存在,经济活动中没有固定的比例。炼一吨钢要用多少电,满足全国人民所需的粮食是多少,生产这些粮食要用多少土地,都是变数。经济学中没有固定比例。这是经济学和物理、化学等学问根本不同的地方。

虎克定律说:应变和应力成正比;化学中说:两个氢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成为水分子。这些比例不但在地球上是对的,到宇宙任何地方都不会变。可经济学就没有比例。所以常说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有计划,按比例”就全错了。经济学里只有匹配,没有比例。

原标题:“少挖煤”背后的市场逻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价格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