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直击现状:实地探访电动汽车充电站

2015-12-16 13:22来源:车友报关键词:充电桩充电站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崇文门新世界百货商场一街之隔的国瑞购物中心,不仅地下停车场面积更大,而且还多了一层。记者来到整栋建筑最底层的地下4层,这里比上面两层车库寂静得多,所见之处有很多空闲车位,再加上光线昏暗,少有人走动,透着点清冷的气氛。因为不熟悉环境,记者绕了大半圈才循着设备运转散热的声响找到了充电桩的所在,此时正好有一辆白色电动汽车正在充电。记者在充电桩前看到了充电进度98%的字样,本想车主不久就会来结算,以便向其了解充电体验。然而近20分钟过去了,车主依然没有出现,很可能车主并不急于取车,而是在附近工作,等下班之后才会将车开走。时间关系,记者只好离开,奔向下一处充电网点。

外形不同 充电方式有区别

给电动车充电,所以在充电的几十分钟里,何先生无处可去,而且车内电源无法在充电期间接通,他只能在车里睡觉或看手机打发时间。

半个多小时后,何先生的车已经充到了总电量的95%。他拿出充电卡准备结算并指着屏幕向记者介绍,电量快充满时,快速充电桩的充电电流会大幅降低,再继续充下去的时间成本非常高。他先结束快充,再把车挪到慢充桩旁边,反而能更快补满剩余电量。记者跟随何先生走到慢充桩,其屏幕上显示的充电电流确实比刚才快充最后阶段高出三四倍。只用了5分钟左右,何先生就完成充电,随即驾车离开了。

作为北京CBD(中心商务区)的外沿,位于东四环附近的慈云寺一带是写字楼密集区,这里的住邦2000商务楼共有13个快充桩和12个慢充桩。而记者所到的1号楼有7个快充桩和6个慢充桩。不同于前面两处充电网点将充电桩集中安放在靠墙的车位,住邦2000商务楼的充电桩设置在承重的水泥柱旁,分布也比较散,除了4个快充桩比较显眼外,其余充电桩都藏在靠墙车位的立柱后方,在昏暗的灯光下很难发现。有几个充电车位已被燃油车占用,很可能是车主压根儿没看到充电桩的无意之举。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充电桩造型比之前两处充电桩略有差异,查看了铭牌,原来是制造商和充电规格不同。新世界百货和国瑞购物中心的充电桩品牌是“金宏威”,而住邦2000的充电桩来自“华商三优”,二者输出电压相同,但后者的输出电流为75安(前者为100安),计算的充电功率为37.5千瓦,比前者小1/4,因此充电速度略有不如。慢充桩则是在220伏家用电压下输出32安电流(某些车型只支持16安),功率仅为7千瓦。

据国家电网工作人员介绍,要分辨快充桩和慢充桩十分简单,快充桩大致呈长方体造型,高度和成年人相近,配有直流电接口的充电枪。而慢充桩则是圆柱体,体积比快充桩小得多,不配充电枪,车主需要用随车附带的充电枪(交流电接口)接上充电桩来充电。

记者到达住邦2000商务楼时正值周五晚高峰,有不少车辆陆续离开,一辆正在准备充电的电动汽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上前咨询充电事宜得知,车主何先生这辆车的续航里程不足150千米,他平时出行距离很长,家里没有安装自用充电桩的条件,住在附近的他只得时常来这里充电。但此处车位紧张,既有电动汽车排队,又有大量汽油车的车主在这栋楼上班,不能第一时间充上电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排队时间比充电时间更长。“为了充个电,我一天得搭进去三四个小时,像今天,我是等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才找到位子。”何先生既着急又郁闷。

推荐阅读

建“桩”有点难 别让充电桩“绊”住电动汽车

互联网+汽车改造三端 充电桩进C端市场还需等待

原标题:实地探访电动汽车充电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站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