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深度】中国为何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

2016-06-07 09:32来源:酷饭网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系统电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一轮的电改已经进行有一段时间,大家已经逐渐接受了这个理念: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与我国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绝对性作用”相一致。2015年3月电改9号文发布以后,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改革的方案,电改的相关讨论也如火如荼。但是,有一个非常基本、重要的问题较少人关注: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电力体制改革与优化资源配置的关系是什么?我国在现阶段电力体制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将直接影响电改相关政策和方案的制定。本文从经济学基本理论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

改革的目的有很多方面,常常提到的有: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等。这些目的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等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而打破垄断和引入竞争是实现以上这些目标的可能的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是“可能的手段”,而且是在一定情况下可能的手段,而不一定是必须的手段。举个例子,想爬上一座高山,有两条路。第一条很陡峭,但很近,第二条很平缓,但比较远。为了保证安全,一般人会选择第二条路径,这是最优的路径。但是,如果在第一条路上修了索链,能绝对保证安全,可能这种情况下第一条路变成了最优路径。后来,又在第二条路上修了公路,可以直接通车,这时第二条路又变成了最优路径。目标是固定的,但最优路径是会随着技术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样,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清楚哪些改革内容是目标,哪些是手段。如果相关技术、经济环境变了,最优的路径可能就变了,相关政策就需要进行调整。具体到能源体制改革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在某种情况下,新能源出力的增多反而会增加社会整体的成本,相关政策就需要调整。

经济学解决的三大问题和解决方法

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一般简称经济学。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可以简称为3W,即“what、how、who”,中文讲就是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为谁生产。以最后一个问题为例,who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对生产出来的有限的产品,如何分配给消费者。三大问题之所以存在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加上人类欲望的无限必然导致选择,选择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经济学就是要寻找解决这三大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大问题实质上都是一个优化决策问题。解决三大问题有两大类方法:计划和市场。计划模式下,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政府或垄断企业)来进行运营和决定三大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种集中决策方式;市场模式下,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解决三大问题,是一种分散决策方式。

计划和市场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其适用条件。就像前述的爬山的两条路径,最终的目标是爬上山顶,具体选择哪条路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样,电力系统的不同区域、不同环节采用计划模式还是市场模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集中决策方法(计划模式)的问题及实现最优的条件

计划模式下,由政府进行统一、集中的决策,确定资源配置的方式,确定市场中产品的价格。集中决策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实现总体的目标,包括经济、环保和公平等各个方面。我国早期对粮食采用粮票的方式分配,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中决策模式。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其每月的粮食定额,可在有限的资源下保证相对公平的分配。任何一个决策问题都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确定目标、收集决策相关的信息和参数、进行决策优化问题的求解。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集中决策存在的问题。

1)决策目标。集中决策需要由某个机构实施,这个机构的目标是否与全社会的目标一致?实施集中决策的机构主要有两大类:政府机构及垄断企业。政府机构直接做决策,如果能避免腐败、寻租等问题,一般可以实现其目标与社会总目标的一致;如果由垄断企业做决策,根据经济学理论,其目标一般与社会总目标不一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较严格的管制,包括价格、产量、服务质量等。

2)用于决策的相关信息和参数的获取。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前提条件是了解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的详细的生产成本、使用效益等方面的数据,即要有充分的信息。比如对粮食分配问题,要想实现最优的分配,需要了解每个人对粮食的真实的需求情况。这需要了解每个人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以及身体的健康情况,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功能等。显然,获得完整的、准确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现实的,因此实际决策中必然采用一些简化的信息,比如在粮食分配中仅考虑性别、年龄和职业三个因素。这样,必然造成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有些人吃不完,有些人吃不饱。与之类似的一个问题是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体制下,电力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电力的分配方案,特别是在电力不够用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由政府对电力负荷进行分类和排序,根据负荷的重要程度、停电造成的损失确定优先保供电的顺序。制定这样的方案,需要拥有所有用户的详细的用电需求的信息,包括每个用户在不同时间用电的需求量、用电可以产生的效益、电力在不同时间间调整的成本等。而在实际中,政府很难得到准确的、完整的信息。

3)决策的优化求解。资源配置问题从数学上看是一个最优化问题,就是在给定一定的目标及约束的情况下求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比如粮食分配问题,目标是尽量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优化的变量是每个个体的粮食分配数额。电力分配问题,优化的变量是每个用户的用电量(在缺电情况下的停电量)。如果整个国家一起进行分配,这个优化是一个多目标、高维、非线性的复杂优化问题,数学上可能无法精确求解。

对集中决策模式,什么情况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1)决策目标与社会最优决策目标一致;2)优化的模型准确,包括所有生产者的生产函数、生产成本信息,以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特性信息等;3)当前的优化求解技术满足这个优化问题求解的要求。

延伸阅读: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上篇):电改的主要历程和内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电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