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南长沙十三五规划:加快电力项目建设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全文)

2016-06-23 08:2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19: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建设

空间布局。构筑“三核四带五基地”的空间布局。“三核”,即临铁、临空、临港三个核心片区;“四带”,即依托临铁、临空、临港多式联运的绕城高速现代物流发展经济带,依托浏阳河构建的文化旅游产业带,依托金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隆平高科技园、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的智能制造经济带,依托空港城、高铁新城打造的会展、商务休闲、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经济产业带;“五基地”,即现代物流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总部经济产业基地、高端服务业基地。

重点平台。把握我国临空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打造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临空临铁优势联动开发,整体形成“一轴两核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一轴即空铁联动轴,两核即空港服务核心、高铁服务核心,三组团即空港枢纽组团、临铁新城组团、星马创新组团),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空铁联运枢纽、中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高端临空产业聚集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示范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航空运输相关的直接经济增加值200亿元,带动周边产业经济增加值800亿元。

机制体制。构建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的制度优势,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挖掘市场发展空间,完善大通关体系建设,建设电子口岸平台、出口退税免税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快无水港建设。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申报和建设航运交易所、文化产权交易所、银行外汇结算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完善产业准入目录,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研发、产业成果转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等。

第三节 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充分发挥“一带一部”核心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格局。

一、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全面加强项目对接、产能输出、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显著提升长沙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功能。抢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密和拓展新的“五定班轮(列)”班次,推动提升湘欧快线国际货运班列运行效率,将其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陆上国际货运通道。充分发挥阿治曼中国城、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东帝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海外平台的带动作用,借助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鼓励长沙企业输出优势产能,支持大型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参与沿线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加强与中亚各国以及西部各省在生态农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对接和合作,加快中马国际清真食品产业园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对接,着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探索建立区域合作项目信息平台,加大对企业在融资服务、专项税收优惠、出入境手续简化等方面的精准扶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领馆、节点城市和商会协会的深度对接,逐步构建常态交流合作机制。

二、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

充分发挥长沙作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增强在中部开放开发中的聚集辐射能力。强化与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的经贸合作,全面落实与上海等城市的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长江中游省会城市会商会等区域协作机制,做好与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社会保险、医疗卫生、旅游消费等领域的“一卡通”对接,着力在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科教文化等领域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环保标准等领域的互通互认,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和合理配置。加强与长江中游主要口岸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共同推动建设长江中游通关一体化体系。鼓励工商联、商会、社团、学术机构、新闻媒体建设跨区域合作组织,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交流融合。

三、引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切实发挥长株潭首位城市的担当精神和引领作用,加强我市重要规划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及株洲、湘潭两市各类规划的全面对接。协调推动道路交通、通讯通信、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同城共网。依托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湖南湘江新区等重点平台,主动加强与株洲、湘潭的产业协调和创新协同。积极对接长株潭公交、健康、社保三个“一卡通”和交通、户籍、信息、规划四个“一体化”,推动长沙教育、医疗、文化优势资源的辐射共享。

四、推进湘赣边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

围绕将浏阳打造成湘赣边界中心城市的目标,促进大围山、文家市、大瑶等省际边界集镇发展,加快打通省际、市际“断头路”,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烟花鞭炮等湘赣边界特色产业集群,共同打造湘赣红色旅游带和全国知名的健康养生基地,建立试验区协同治理、利益协调、人才交流等区域治理机制,将湘赣边开放合作试验区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区域和国家省际开放合作典范。

专栏20:湘赣边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工程

主要目标任务:推进浏阳与湘赣边县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区域间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壮大特色产业集群,逐步深化浏阳与湘赣边县市在交通、商务、金融、人才、科技、教育、文化、环保、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十三五”期间,力争湘赣边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湘赣边旅游经济圈基本建立,湘赣边县域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构建。

重点支撑项目:湘赣边路网畅通工程、湘赣边绿色通道建设、湘赣边旅游合作项目、湘赣边贸合作项目、大瑶-上栗共建产业园区项目、大围山-沩山共建产业园区项目、湘赣边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湘赣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项目、湘赣边物流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湘赣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

第四节 参与国际市场大竞合

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开放发展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创新开放模式,拓展开放领域,集成开放优势。“十三五”期间,实现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

一、高水平“引进来”

面向重点合作国家和地区,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营运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入驻,集聚一批国内外贸易组织、贸易促进机构、行业组织、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引进培育一批植根长沙的国际企业。鼓励外商转让关键核心技术或采用共同开发的模式,带动本地技术创新主体“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拓新的外资市场,构建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促进国际资本及其它高端要素加快集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推进全价值链“垂直整合”招商引资模式,推动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二、大规模“走出去”

在巩固与欧美日、港澳台等传统市场合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金砖”国家、中亚、东欧、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大力支持长沙优势企业“抱团出海”,鼓励工程机械、文化创意等产业组成“产业联盟”参与全球竞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经贸合作园区、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拔中心,积极搭建各类经贸交流合作渠道,打造长沙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实现从单一企业“走出去”向产业链“走出去”转变。推动对外投资形式多样化,鼓励长沙企业建立海外生产研发基地,构建全球营销网络、承揽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跨国兼并收购,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鼓励长沙企业参与国家援外项目,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带动设备、技术、服务、劳务等输出。完善我市企业与央企对接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借船出海”。

三、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推进服务贸易与实物贸易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加工贸易,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积极承接国内外加工贸易订单和企业转移。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以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为依托,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创建一批国家级软件研发与技术服务、工程技术研发服务、动漫游戏、呼叫服务、物流服务等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服务外包知名品牌。支持各类贸易主体发展,推动高桥大市场建设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大力提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机电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形成多种外贸业态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鼓励适度进口,抓住国家进口政策调整机遇,扩大资源性产品、高端消费品、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支持高端装备及配套产品进口,形成对本地市场和产品结构的有益补充。

四、搭建外经合作新载体

推进外经平台建设,加快谋划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进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芙蓉外贸示范区等外贸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一批出口创新基地。拓展口岸功能,积极申报肉类、水果等进口指定口岸。推进电子口岸及其信息化建设,全面建成“单一窗口”。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外贸“一站式”服务,全面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逐步推行“5+2”工作制和24小时通关服务,降低企业的进出口成本,提高长沙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新增一批友好城市或友好经贸交往城市,规划建设长沙国际交流区,争取引进更多外国机构和企业落户长沙。

第六章 特色发展 打造具有湖湘特质的文化名城

文化之于城市,既是灵魂和软实力,更是角逐未来竞争的力量源泉。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以弘扬湖湘文化为重点,以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节 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千年湖湘历史文脉,充分利用现代理念和现代手段,推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

一、保护古城整体格局

积极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保护层次清晰、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形象突出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加大对古城、古街(区)、古镇(村)、古寺、古遗址和名人故居(墓葬)“五古一故”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文物保护机制创新,探索多种有效保护方式,更好的传承历史文脉。完善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市规划设计,严格控制历史城区范围内整体风貌、街巷格局和建筑高度,大力降低古城区内人口和交通负荷。以云麓宫、麓山寺、爱晚亭、岳麓书院、橘子洲、朱张渡、天心阁为轴线,规划建设集中展示长沙历史文化精粹的城市景观轴。保护好珍贵历史街区,整合修缮太平街、坡子街、潮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有效保护与利用一批历史古镇、传统村落,形成以靖港、乔口、铜官等为代表的湘江古镇群。恢复重要历史遗址和文化遗迹,推进长沙国王陵、马王堆汉墓、长沙铜官窑、炭河里等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加强名人故居保护力度,在城市的重要节点树立一批名人雕塑,兴建一批名人纪念园,弘扬湖湘名人文化。

专栏21: “五古一故”保护工程

古城:重点保护好明清古城和岳麓山两大历史文化风貌区,保留明清长沙古城街巷,保护街巷肌理格局,处理好天心阁与岳麓山、橘子洲的空间联系及景观视域控制,形成河西以岳麓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与河东以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交相呼应的湖湘文化景观格局。

古街(区):重点保护太平街、潮宗街等2处历史文化街区,开福寺、西文庙坪、省立一师范、化龙池等4处历史地段,修缮保护吉祥巷、古潭街、坡子街等12条历史街巷。

古镇(村):整体保护和开发靖港、乔口、铜官、新康、书堂山、丁字等六大古镇为主体的湘江古镇群,探索具有湖湘文化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打造成“中国最具魅力的古镇群”。加大对大围山、黄材、沙田、巷子口、文家市等历史文化名镇,彩陶源村、新开村等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力度。

古寺:保护和修缮开福寺、麓山寺、洪山寺、密印寺、陶公庙、洗心禅寺、浏阳文庙、戴公庙、铁炉寺、东岳宫、宝宁寺、桐溪寺等古寺庙。

古遗址:规划建设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长沙铜官窑考古遗址公园、炭河里考古遗址公园、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等遗址公园。加大对白沙古井 、浏城桥楚墓 等古迹的保护力度。

名人故居(墓葬):保护好贾谊、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一系列湖湘名人的故居和墓地,规划建设“湖湘名人堂”,用众多名人资源传承湖湘文化,在国内外形成“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高度认同。

二、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设。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保护机制,传承和振兴湘剧、湘绣、皮影戏、长沙弹词、菊花石雕、陶瓷技艺、望城剪纸、浏阳夏布等传统民间民俗文化遗产,规划建设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启动“长沙记忆”工程,加大对反映长沙历史发展进程、对国家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的征集整理,加强历史古城遗址、民风民俗名人、老街老字号、方言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积极推动岳麓书院与省内外传统书院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彰显“惟楚有才”的文化品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经济价值的同时得到保护和弘扬。

三、让湖湘文化元素融入城镇乡村

把历史和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力求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倡导旧城改造在原有街区风貌基础上保护性开发,促进湖湘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融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特色,促使与原有城市风貌、人文特征相协调,用各种可视、可读、可感、可消费的文化形态打造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名片,充分体现长沙的湘情湘韵。在乡镇和农村建设中注重自然景观和乡村民居特色保护,积极挖掘整理历史典故、名人、传说、民俗等资源,让纯朴清新的乡村风貌风情、自然人文景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得以传承和保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湖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