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南长沙十三五规划:加快电力项目建设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全文)

2016-06-23 08:2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推动文化创意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把握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把湖湘文化创意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着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一、建设全国性文化产业中心

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和文化市场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把长沙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新、运营、交易和体验中心。到2020年,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

1、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实施文化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以整合优势资源、促进集群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巩固和扩大“影视湘军”、“文艺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特色文化产业优势。实施休闲文化产业品质化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休闲文化产业的品牌推广、产品出新、品质提升和链条延伸,让驰名全国的长沙“酒吧文化”、“歌厅文化”、“养生文化”、“美食文化”、“休闲文化”成为传播湖湘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实施地方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长沙传统工艺等资源优势,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2、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按照强文化产业突出强市场主体的思路,着力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服务外包等优势行业深度挖掘,围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产业巨头、战略投资者和国内文化产业100强企业对接,培育大型文化创意集团,支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打造优势互补、整体作战的湖湘文化产业集团军。大力推进华强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湘台文创园、后湖国际艺术区、金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形成精美的文化名片。

3、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和健全市场的准入、交易、竞争、监督、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优化市场环境。着力培育文化要素市场,成立长沙文化产权交易所、版权交易所和设计交易市场,促进文化中介组织的发育,提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交易的功能。健全文化资产评估机制,构建文化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文化产品和品牌的保护。优化融资环境。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机制,健全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开发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产品。促进文化与资本深度对接。

专栏22: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影视传媒。以湖南广电集团、长沙广电集团为依托,支持互联网技术下的媒体内容开放式制作与个性化推送新模式,推动移动媒体、数字电视、互联网媒体等新媒体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信息传播枢纽城市和影视产品制作中心。

新闻出版。拓展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动漫游戏出版和印刷行业,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产业功能的融合发展,打造中南地区重要的出版物发行配送中心和印刷包装基地。

演艺娱乐。提升发展歌厅、酒吧等雅俗共赏的演艺娱乐业,支持有条件的机构积极承接各类国际一流水平的话剧、舞台剧、音乐会,培育形成若干个核心竞争力强的演艺娱乐产业集团,提升娱乐产业品牌价值。

创意设计。实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电子通讯产品、包装、模具等工业设计,以及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园林设计、广告设计等,建设全国重要的设计创新基地和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动漫游戏。大力发展影视动画、漫画、动漫软件制作等产业,支持企业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游戏引擎、3D动漫电影等新兴实用技术。支持动漫游戏周边、动漫角色扮演、动漫舞台剧等配套产业发展,推进体感游戏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二、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

加快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项目对接、业态对接和资本对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释放湖湘文化拉动经济的最大效应。

1、推动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整合在长高校及各类设计院所的优势资源,针对先进装备制造、工程机械、轻工与包装等行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品牌,增强工业设计对产品、企业和产业竞争的支撑能力。大力发展高端工艺美术业,加快推进沙坪湘绣产业园、湖南湘绣城、顺龙国际工艺美术品产业基地、铜官陶瓷创意产业基地、隆平高科园红瓷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工艺礼品产业研发设计和生产营销能力。

2、强化湖湘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影视文化、山水文化、创意文化及民俗文化等独特资源,实施“五色”旅游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旅游产品。以“醉美浏阳河、神奇九道湾”为主题,发挥“名河、名歌、名人、名址、名景”的产业聚集效应,加快推进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推动音乐、影视、绘画、艺术和休闲等领域的娱乐文化旅游发展,打造一批湖湘标识明显、文化品位高、震撼力强的演艺产品。推动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发展,多维度展示长沙的“山水洲城”、历史古韵和湖湘文化魅力。

3、加快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注重以科技改进湖湘文化传播方式、丰富湖湘文化表现形式、创新湖湘文化发展样式,加强湖湘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促进文化产业升级。重点在立体电视内容制播、数字高清电影、网络游戏、演艺产品创作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古籍保护、“三馆一厅”数字展览展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等领域开展创新示范,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培育科技和文化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兴业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湖湘文化重要典籍、书籍、文献的数字化,精心打造一批湖湘文化视觉盛宴,谋划推出一批优质影视节目,全面扩大湖湘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专栏23: “五色”文化旅游建设工程

古色旅游。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让古色古香的湖湘文明重新焕发生机。重点打造古街(区)、古镇(村)、古遗址、古寺等古色旅游景区。

红色旅游。整合第一师范毛泽东纪念馆、清水塘旧址、新民学会旧址、烈士公园以及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精品路线,积极发挥长沙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规划建设长沙革命历史纪念馆、黄兴纪念馆、抗战遗址公园等革命纪念场所,扩大长沙作为革命圣地和英雄之城的影响力。

绿色旅游。建设湘江百里人文景观,配套城市库区游、生态游和文

化游的软硬件设施。依托梅溪湖、西湖、石燕湖、千龙湖等建设文化体验平台和生态休闲平台。保护好岳麓山-橘子洲景区生态环境,提升“山水洲城”旅游品质。依托山水资源,规划建设自行车绿道。继续办好世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城市联盟峰会,促进现代农业、湿地经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依托道吾山、大围山、黑糜峰、沩山、香山、影珠山等地的生态资源,建设国家休闲旅游度假区和房车露营基地。加快长沙县北部乡镇生态旅游开发,打造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带。

橙色旅游。充分利用湖南广电集团、长沙广电集团、湖南出版集团等“影视出版湘军”的品牌优势,以影视出版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 积极办好“金鹰电视艺术节”、国际图书展与版权交易会等大型节会,开展观众体验影视拍摄等相关旅游主题活动,催生新的旅游项目。在优秀的影视、出版作品和节目中融入湖湘文化元素,让游客跟着影视出版作品来长游玩成为时尚。

彩色旅游。大力提升烟花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开发具有高度观赏性、艺术性的多元化产品,结合节庆等举办主题烟花艺术节,将“橘洲焰火”和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办成精品,打造特色烟花文化旅游品牌。

三、扩大文化对外传播交流

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长沙优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1、提升长沙文化国际影响力。依托“金鹰电视艺术节”、“橘洲国际音乐节”、“汉语桥”等大型品牌文化平台,凸显长沙城市特质和文化主题,将橘子洲打造成国际音乐之洲和烟花艺术之洲。办好中国(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长沙国际音乐艺术季、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周、中国(长沙)手机文化博览会等文化节会,大力推进“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国际雕塑文化之城”建设,提升长沙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加快文化传播和服务输出。积极引导文化创意企业根据国际文化消费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定制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让湖湘文化以新的形态展示给世界。在重要公共场所设立外语服务窗口,提升城市涉外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与美国旧金山市、日本鹿儿岛市等“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积极推介长沙城市文明和湖湘文化,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上担当更大责任、实现更大作为。

第三节 推动文化事业与社会文明和谐共进

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的文化需求为重点,加快构建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机制长效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普惠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形成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以增强城市文化集聚和辐射功能、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化为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备、运行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与长沙城市个性相匹配,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重大标志性功能文化设施。进一步发挥“三馆一厅”的城市文化标识功能,加快实施长沙戏剧艺术中心、长沙文化艺术展览中心(长沙美术馆)、长沙蜡像艺术馆等项目建设,推进市青少年宫等项目实施和投入使用。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加快中国简牍博物馆、影视博物馆、省邮政博物馆、音乐博物馆、长沙文物考古研究所、湘江博物馆等建设或改造。扶持县(市、区)级博物馆发展,支持发展非国有博物馆事业。加快推进综合性、多功能的长沙方志馆建设。

2、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在主城区和城关镇、中心镇和特色镇、一般乡镇分别建成10分钟、15分钟和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群众文化广场、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图书馆、文艺院团、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文艺社团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3、提高文化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成领先全国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城乡人口流动趋势,推进资源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的引导,创新文化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拓展服务领域,形成公共文化产品“超市化”供给、“菜单化”服务、“个性化”定制模式。

1、落实文化普惠工程。着力以公共文化优秀节目展演为平台,深入实施群文湘军“五百行动”计划。支持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开展健康文体活动,培养群众文化优秀团队,培育一批富有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活动品牌。大力开展送书、送戏、送展览、送电影下乡活动,加强面向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及其他特殊群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社会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2、推进文化产品创新。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长沙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充分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开展主题文化建设。研究制定促进文化产品创新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原创,激发文艺名家、文化领军人物、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文化创造力,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展现湖湘文化精神、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充分调动各种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积极培育文化行业协会、理事会等文化非营利组织,加强文化中介机构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多元化,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结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总体水平。

三、建设更高水准的全国文明城市

围绕打造“文明高地”、“爱心城市”、“书香城市”,以推动公共环境优美、公共秩序优化、公共服务优质、公共关系优良为重点,倡导公共文明行为规范。

1、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湖湘文化为底蕴、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为特征的新时期长沙人文精神,使之融入市民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构建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强大凝聚力的精神家园。大力营造“雷锋家乡学雷锋”的氛围,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打造“志愿者之城”。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特色新型智库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文明创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深入开展以“道德守礼、谦虚有礼”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明行动,广泛组织《长沙市市民文明公约》宣传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培育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与国际文化名城相适应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

3、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大力推进市容环境美化、公共服务优化、公共秩序强化、人文环境净化四大行动。健全完善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算评价体系,着力推进文明区县、文明街道、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多形式的创建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高城乡整体文明程度,加快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湖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