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陕西咸阳十三五规划:建设一大批火电等电源项目 建设彬长“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全文)

2016-07-15 08:1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节 加快重点园区建设

加快重点产业园区整合、扩容、升级,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作、竞争有序的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明晰各重点园区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统筹考虑重大项目布局。

咸阳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三大核心支柱产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规模经济水平、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到2020年,高新区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18万,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家,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中韩产业园。在咸阳高新区、大西安(咸阳)文化体育功能区和乾县建设中韩产业园,积极吸引韩国企业落户,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及化妆品、文化旅游、节能环保、健康养老、物流电商等七大产业,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中韩智造城,共赢示范区”。到2020年,园区总产值超过300亿元,拉动关联产业产值超过9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以“商贸带动、服务支撑、做强终端、做优下游、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引领,坚持特色化发展,以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为重点,以园区服务功能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力争在棉纺织、功能性和品牌型服装家纺、特色产业用纺织品等重点领域形成优势,将园区打造成中国西部纺织产业最具实力的示范区。纺织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商贸集散中心初具规模,纺织技术研发中心和物流配送基地启动建设。到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从业人员6万人左右。

大西安(咸阳)文化体育功能区(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体育、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临空物流等产业,打造咸阳市区北部拓展区、大西安城市群文化体育中心、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聚集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功能区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3万人。

咸阳精细化工产业园。依托彬长旬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承接大西安能化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形成上下游产品关联产业链,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精细化工产业园。

三原高新区。加快先进制造技术、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打造高新技术引进应用成效显著、产城关系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品质建设良好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科技产业新城。到2020年,园区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户,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

县域工业集中区。以增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为重点,整合提升现有各县市县域工业集中区,提高投资强度、土地集约利用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争取有条件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打造支撑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全市各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全面实现“七通一平”,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南部8个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值平均达到500亿元以上,北部5个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值平均达到200亿元以上。

第十一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总体要求,以中心城市发展建设为引领、以大西安(咸阳)文化体育功能区及咸兴之间产业与城镇化对接为重点,以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县城为支撑,大力推进与西咸新区有机融合,辐射带动全部县城和建制镇建设,不断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增强城镇要素聚集能力。优化提升城镇形态和功能布局,不断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第一节 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依托关中环线、西宝高速、福银高速、咸旬高速,加快构建“一主一副双核心和两环两轴多辐射”新型城镇体系。一主一副双核心即中心城区主核心,彬县副核心,两环即关中大环线、西咸北环线,两轴即西北部彬长城镇轴,东北部的旬淳城镇发展轴,多辐射即312国道、211国道、108国道、福银高速、咸旬高速、西宝高速、包茂高速沿线形成的城镇。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按照“积极北上、合理西扩、适度南跨、稳步东进”的城市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以咸阳主城区为核心,以高新区、大西安(咸阳)文化体育功能区、新兴纺织工业园区为支撑,五陵塬景观带和渭河景观带为间隔的“三城两带”发展格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精品城市名片。强化区域服务功能,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研发创新、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卫生等功能,不断丰富城市内涵,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50万人以上,发展成为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市发展的增长极。

建设彬县副中心城市。以彬县为中心,联合长武、旬邑、麟游等,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造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彬县城区规模扩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高供水等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切实转型发展煤炭、煤化工、电力、建材产业,做强做优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做活三产,强化与“主核心”的分工协作,带动市域北部地区发展,构建北部综合发展城镇群。鼓励各县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优化环境,集聚人口,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将永寿打造成生态旅游示范重点县。将旬邑、淳化打造为渭北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关中优质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将长武打造成为咸阳庆阳交界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能源装备基地。

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化。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标准,进一步合理配置城镇资源,有序引导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合理集聚,加快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县城发展,主动承接大西安的产业转移和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疏解。将兴平市作为咸阳主城区空间拓展及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将泾阳打造成西咸大都市区域重要的生态宜居城市及未来发展战略储备区。支持三原融入渭河北岸区域板块,打造成大西安城市副中心县,将礼泉、乾县打造成大唐文化旅游名县、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将武功打造成关中地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推进重点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省市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为带动,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实施镇村综合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镇设立镇级市,推动重点镇向小城市转型。支持引导小城镇发展成为工业重镇、商贸强镇、生态靓镇、休闲名镇等特色镇。统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就近合并、中心聚集、节约资源、利于发展的原则,启动实施“社区化新农村建设工程”,科学推进中心村整合,积极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到2020年,全市建成200个左右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采取“一村一特”、“一村一策”办法,因村制宜,分级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村落,到2020年,全市规划提升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村落100个。

专栏3-5 咸阳重点镇

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长武县亭口镇、兴平市西吴镇、礼泉县烟霞镇、彬县新民镇。

10个市级示范镇:秦都区马庄镇、渭城区渭城镇、淳化县润镇、武功县武功镇、乾县阳洪镇、永寿县常宁镇、三原县陵前镇、泾阳县云阳镇、彬县北极镇和旬邑县太村镇。

2个文化旅游名镇:武功县武功镇、永寿县永平镇。

第二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着力促进30万已经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落户在城镇,解决涉及30万人的城中村和城镇棚户区改造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30万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农民工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农民工住房保障渠道,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完善农民工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设包容性城市。

第三节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全面落实《咸阳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14-2020年)》,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强城镇规划与周边乡村规划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衔接协调。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构建城乡统一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搭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平台,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长效机制,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和其它要素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有序流动。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为重点,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十二章 深度融入大西安

按照对外开放上融合、城市建设上对接、产业发展上互补、民生改善上同步、社会管理上一体的思路,树立融合、协同、错位发展理念,与西咸新区共建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壮大创新驱动的现代工业产业聚集区,构筑文化生态大融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营造开放包容的内陆开放开发高地。

全面对接西咸新区,优化咸阳主城区与西咸新区各城区的功能定位,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共建共融西咸新区。依托空港新城重点发展临空经济、现代服务业;融汇秦汉新城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创意文化等产业;借力沣西新城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际化教育产业;携手泾河新城重点发展都市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服务西咸新区能源金贸中心建设,打造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与欧亚各国能源合作的核心区、金融合作的经贸平台和互联互通的经济激活点。支持西咸新区国际文教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国际文化、教育、医养、科研产业,创建具有国际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教育新市镇,打造对外开放窗口。每年将新区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共同推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西安北客站至咸阳机场轻轨、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建设,推动交通设施无缝对接。

专栏3-6 西咸新区重点建设项目

空港新城:建设空港国际航空物流枢纽、西咸保税物流中心、中意航空谷、空港中吉丝绸之路产业园、枫叶国际学校、空港高效农业示范园、航空公司综合运营基地、圆通速递西北转运中心、普洛斯空港航空国际物流枢纽航港基地、申通快递西北地区转运中心、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西北航空电商物流中心、巴夫洛电商冷链物流园、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一批项目。

秦汉新城:建设第四军医大学医教研综合园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秦汉新区分院、大秦文明园、瑞高高性能压电陶瓷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际华园、周陵新兴产业园、新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信息平台、周礼小镇、生态田园休闲观光、西部芳香植物园、秦汉森林公园、秦汉皇家花园等一批项目。

沣西新城:建设能源金融贸易中心、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陕西软件园、中小企业园、海绵城市示范、沣西绿廊、都市农业园等一批项目。

泾河新城:建设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产业园、科技文化产业园、秦龙现代生态智能创意农业园、乐华国际商业街、乐华优美小镇、崇文重点示范镇、崇文塔景区、茯茶小镇、泾河田园文化小镇、秦坊汉苑、泾河特拉福德中心等一批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